更新时间:2024-08-26 15:51
四御是指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玉皇大帝”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他们是: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在一些道教宫观中,主要大殿除三清殿、玉皇阁外,还建有专门供奉四御的四御殿,四御神像头戴冕旒,身着朝服,雍容华贵,为人间帝王形象。三清、四御作为道教尊神群体,常被合称。
“御”是对皇帝的敬称,也有治事之意。道教最早尊奉的三清神明之下有六御: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统御万神的勾陈大帝、统御万星的紫微大帝、统御万灵的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类(雷)的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后土皇地祇。这种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六合”观念,所谓“六合”,指宇宙的巨大空间,即上、下、四方(东、西、南、北)。南宋刘用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中对此的排列顺序为:玉清上帝、上清上帝、太清上帝、昊天至尊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东极太乙救苦天尊(即青华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后土皇地祇。前三尊为三清,后六尊则构成了上(玉皇)、下(后土)、四方的“六合”布局。道教称之为“昊天六御宸尊”,加上三清,合为“九皇御号”。后来为了符合道经四辅(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类,去掉了“玉皇大帝”和“青华大帝”,成今日之“四御”。即: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四御之徽号均为宋真宗、徽宗时所加。四御是居于三清之下、位于万神之上、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神。《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统率天地万神者。
北极紫微大帝信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极即是北极星的简称,又称“北辰”、“天枢”,所居神宫位于北极中天紫微宫。道经中称紫微大帝的职能为: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统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紫微大帝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如《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卷上曰:“北极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由此紫微大帝受到历代帝王的崇祀,尤其在宋代,常与玉皇大帝一起受到奉祀。四川大足等地,今还可见到宋代塑造的紫微大帝神像。《明史·礼志四》载:明时,宫廷还敕建了紫微殿,“设象祭告”,其形象为帝王打扮,旁边有威风凛凛的武将护卫,十分高贵威严。
元始天尊之元神分身。据道经《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元始天王“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专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统领”。协助玉皇执掌四时气候之神,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亦控制万物祸福生发之枢机,故号都雷教主霹雳伽耶天尊。上座掌神霄玉清府号玉清真王,总揽三十二天八区,而号统天元圣天尊;于浩劫中能济度群生,普化众生,下化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雷霆神部之根祖,同时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与北极紫微大帝一样源于我国古代星辰崇拜,勾陈同“钩陈”,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极星,共六颗星组成。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简称“勾陈大帝”、“天皇大帝”,职责是辅佐玉皇权衡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协助中天北极并主持人间兵革权衡之事。
又称后土娘娘。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郊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活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后土皇地祇为主宰大地山川之神,其职责是掌管山岳土地变化及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岳大帝等大神,并节制劫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