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48
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别名茵陈、绵茵陈、臭蒿等,是菊科(Asteraceae)蒿属(Artemisia)的一种亚灌木状草本植物。茵陈蒿植株有浓烈的香气。主根明显木质,垂直或斜向下伸长。茎单生或少数,红褐色或褐色。基生叶、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两面均被棕黄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期茎下部叶被毛脱落,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多数。瘦果长圆形或长卵形。花果期7-10月。
茵陈蒿在古时多作为中草药使用,由于其在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而春季又萌发出新芽,因而古时候人们称其为“茵陈”。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称为“茵陈蒿”。
茵陈蒿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为上品。《名医别录》云:“茵陈生太山及丘陵坂岸上。”陶弘景谓:“今处处有之,似蓬蒿而叶紧细,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陈藏器谓:“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因陈,后加蒿字耳。”韩保升谓:“叶似青蒿而背白。”现时商品来源,与古时一致。
茵陈蒿是植株有浓烈香气的亚灌木状草本植物。
主根明显木质,垂直或斜向下伸长;根茎直径5-8毫米,直立,稀少斜上展或横卧,常有细的营养枝。
茎单生或少数,高40-120厘米或更长,红褐色或褐色,有不明显的纵棱,基部木质,上部分枝多,向上斜伸展;茎、枝初时密生灰白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渐稀疏或脱落无毛。
营养枝端有密集叶丛,基生叶密集着生,常成莲座状;基生叶、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两面均被棕黄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期茎下部叶被毛脱落,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3.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4)枚,每裂片再3-5全裂,小裂片狭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通常细直,不弧曲,长5-10毫米,宽0.5-1.5(-2)毫米,叶柄长3-7毫米,花期上述叶均萎谢;中部叶宽卵形、近圆形或卵圆形,长2-3厘米,宽1.5-2.5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狭线形或丝线形,通常细直、不弧曲,长8-12毫米,宽0.3-1毫米,近无毛,顶端微尖,基部裂片常半抱茎,近无叶柄;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5全裂或3全裂,基部裂片半抱茎。
头状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多数,直径1.5-2毫米,有短梗及线形的小苞叶,在分枝的上端或小枝端偏向外侧生长,常排成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端组成大型、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草质,卵形或椭圆形,背面淡黄色,有绿色中肋,无毛,边膜质,中、内层总苞片椭圆形,近膜质或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或狭圆锥状,檐部具2(-3)裂齿,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锐;两性花3-7朵,不孕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短,上端棒状,2裂,不叉开,退化子房极小。
瘦果长圆形或长卵形。
茵陈蒿分布于中国、马来西亚、朝鲜、菲律宾、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及苏联(远东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浙江、台湾、湖南及四川等地。
茵陈蒿生于低海拔地区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
茵陈蒿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强,生活力极强,抗旱,耐涝,去掉生长点后,留在地下部分的根又重新形成新的多个生长点。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茵陈蒿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且具有化感作用,可抑制铁杆蒿、白羊草等伴生植物的生长,因此在植被群落中可成为优势种。茵陈蒿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也会对自身的生长产生抑制,从而降低其在群落的地位和竞争能力。
中国北方出生的茵陈蒿通常以根茎度过冬天,所有的地上部分都会在冬天枯死,但新的茎会在明年春天从根茎上发芽。茵陈蒿的根和根茎多年生,木质化。
茵陈蒿的花芽分化在每年七月下旬开始,其花序原基在中央部分最先分化出花芽,然后逐渐向周围扩展。中央部分的花芽发育为两性花,但其雌蕊在雌配子体发育的不同时期退化,不形成种子;周围的花芽发育为雌花,形成种子。
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茵陈蒿嫩枝茎尖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修剪处理后,再经过紫外线、酒精等灭菌处理,使用诱导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等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最后进行训化移栽。
茵陈蒿播种繁殖的苗床为阳光充足,土壤肥力较高的沙质壤土及排水良好的地块,播种前将土壤耕翻、耙平、去杂草、开沟作畦,并施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将种子与细沙拌匀,然后撒播,薄薄覆土,保持湿润既可。
选择根粗壮的茵陈蒿立即定植, 每隔15cm开10cm宽沟, 沟内浇足定植水, 株距为15cm。
播种30天后进行除草、松土和施肥,主要施加人粪尿、速效肥等。定植后,遇土壤干旱用喷壶浇水,新叶长出后时松土打垅,苗床基肥施足的基础上,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肥。
播种后的第一年不采收,让茵陈蒿自然生长,促进根系粗壮化发展, 以免形成草荒,便于冬季移植栽培。药用茵陈一般在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
茵陈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虫能力,因此在盆景制作上,茵陈矮桩可作为砧木。如将小菊嫁接到茵陈上形成茵陈菊,其抗寒性增强,开花期提前;可制作成各式小型或微型盆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茵陈蒿春季采收的习称为“绵茵陈”,秋季采收的习称为“花茵陈”,为传统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茵陈蒿味苦,性平,入药部位为其干燥地上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具有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功效。
幼嫩枝、叶可作菜蔬食用或酿制茵陈酒饮用,新鲜或干草也可作家畜饲料。茵陈蒿的嫩苗可用面粉、土豆粉、玉米粉等做成茵陈团,也可制作具有良好清热解暑功效的浆水 。
茵陈蒿自身具有抗病虫害的特性,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可趋避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ferrugineum Fabricius),还可干扰和毒杀根结线虫。茵陈蒿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茵陈蒿的水提取液可抑制多种杆菌、球菌,其挥发油还具有抗霉菌的效应。另外,已有研究通过将其制作成精油,分析出主要成分为蒿酮、乙酸丁酯和桉叶油醇。茵陈蒿精油对大肠杆菌等6种病原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7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因此茵陈在研发抗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剂领域有一定开发潜力。
李时珍曾经写到:“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粉作茵陈饼食之”。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