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9 23:00
团球火绒草(Leontopodium conglobatum (Turcz.) Hand.-Mazz.)为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产内蒙古东部及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大兴安岭)。生于干燥草原、向阳坡地、石砾地和沙地,稀灌丛或林中草地。也分布于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中部、东部。
多年生草本。
地下茎分枝短厚,直立或斜升、有单生的或2-3个簇生或与少数莲座状叶丛簇生的茎。
茎直立,高10-47厘米,多少粗壮,不分枝,草质。被灰白色或白色蛛丝状茸毛,全部或除上部外有等距而密生或疏生的叶;节间长1-2.5厘米,上部达6厘米。
莲座状叶狭倒披针状线形,长达12厘米,宽达3厘米,下部渐狭成长柄状,稍紫色顶端稍尖,茎基部叶多少同形,长达7.5厘米,宽约1.3厘米,在花期常生存;茎部叶稍直立或开展,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长2-7厘米,宽0.3-1厘米,顶端尖,或稍钝或圆形,有短小的尖头,边缘平,基部急狭、有短狭的鞘部,上部叶较小,无柄;全部叶草质,两面被同样的或下部被较密的灰白色蛛丝状茸毛。
苞叶多数,与茎上部叶同长或较短,但下部较宽大,无柄,宽达1.2厘米,卵圆形或卵圆披针形,顶端尖或稍尖,基部急狭,两面被白色厚茸毛,或下面被较薄的蛛丝状茸毛,较花序长2-3倍,开展成美观的密集的径约4-7厘米的苞叶群,或有较长的花序梗而成复总叶群。
头状花序径6-8毫米,5-30个密集成团球状伞房花序。总苞长约5毫米,被白色绵毛;总苞片约3层,稍宽,顶端尖,撕裂,无毛,浅或深褐色,露出毛茸之外。小花异型,或中央的头状花序雄性,外围的雌性。花冠长约4毫米;雄花花冠上部漏斗形,有尖卵圆形裂片;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基部稍黄色;雄花冠毛上部棒状粗厚,有细锯齿;雌花冠毛有细锯齿。不育的子房无毛或稍有乳头状毛;
瘦果有乳头状粗毛。
花期6-8月。
生于干燥草原、向阳坡地、石砾地和沙地,稀灌丛或林中草地。
产内蒙古东部及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大兴安岭)。也分布于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中部、东部。
此种与山野火绒草 L. campestre Beauv. 接近,主要以叶和苞叶的形状和毛茸区别,它与后者之间的天然杂种也见于前人的记载 (Handel-Mazzetti, l. c. 115. 1928.)。L. junpeianum Kitam. 据北村四郎的记载应与长叶火绒草L. longifolium Ling 接近,兹从北川政夫 (Kitagawa, l. c.) 的意见,暂列于此作为本种的异名,但如此归并是否确当还待进一步的研究。
又据前人文献 ( Handel-Mazzetti, l. c.) 本种与火绒草 L. leontopo-dioides Beauv, 及绢茸火绒草 L. smithianum Hand. -Mazz.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与“团球火绒草 Leontopodium conglobatum (Turcz.) Hand.-Mazz.”相关的种有:
山野火绒草Leontopodium campestre (Ledeb.) Hand.-Mazz.
黄白火绒草Leontopodium ochroleucum Beauverd
绢茸火绒草Leontopodium smithianum Hand.-Ma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