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楼

更新时间:2024-10-08 20:20

客家土楼,属于庭院式住宅,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堡垒式住宅。主要有福建客家土楼、广东客家土楼和江西客家土楼,分布在福建的永定龙岩南靖平和诏安,广东的梅州饶平深圳和江西赣南等地。

历史沿革

土楼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保留下来的一种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客家土楼的建筑工艺和风格,源于古代中原民居建筑,是北人南迁后结合需求及当地气候条件创造出来的。土楼建筑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土楼,可以追溯到唐代。宋代较多,元代更多,明代以后的更易见到,最盛时期是在清康熙初年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

唐宋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大批中原汉人南迁,辗转进入赣闽粤边,与少数民族融合,形成以南迁汉人为主体的汉族客家民系和以中原汉文化为主导的客家文化。客家先民进入闽西后,多以家族为单元,在聚族而居的观念、高度防御的需求和就地取材的便利等诸多因素结合下,土楼这种围合型生土建筑应运而生,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完善、成熟,直至明清时期在经济发达的永定推向顶峰。

宋末元初,客家先民逐渐进入永定(原属上杭),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野兽、匪盗等侵袭,永定客家先民聚族而居。随着生活的安定,人口的增加,客家先民运用中原古老的夯筑技术,就地取材,建起了集居住与防御为一体的房屋——堡或寨。这些建筑能供较大的家庭居住,防御功能明显。

清朝中期以后,永定条丝烟风靡大江南北,造就了大量大小富翁。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永定人大兴土木,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土楼,装饰追求豪华文雅舒适,建筑技艺炉火纯青。清末以后,永定不少华侨创业有成,在家乡建造的土楼,明显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

清末民初以后,由于受各种文化特别是西洋文化的影响,永定客家土楼在继承前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在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布局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和超越。一些土楼在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融合了西式建筑的美,引进了西方的建筑风格、技术和建筑材料,土楼内出现了中西融合的建筑现象。中西合璧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祖堂建筑的西式化、栏杆等建筑材料及其图案的现代化,成为这种独特建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

建筑特色

特点

概括地说,客家土楼建筑具有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的特点。

充分的经济性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木。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这两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取自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坏耕地问题。旧楼若须拆除重建则墙土可以重复使用,或用于农作物肥料,不会产生像现代转石或混凝土房屋那大量的建筑垃圾。一般来说,由于屋架通风较畅,木构件受白蚁侵袭或潮湿润糟朽的情形并不严重,旧料可以二次使用,土楼的施工技术较易掌握,可以完全人力操作,无须特殊设备。通常建楼时间安排在干燥少雨的冬季,此时正当农闲,族人可以大量参与工程,降低建筑费用。

良好的坚固性

客家土楼,特别是圆寨的坚固性最好。圆筒状结构能极均匀地传递各类荷载,同时外墙底部最厚,往上渐薄并略微内倾,形成较佳的预应力向心状态,在一般的地震作用或地基不均匀下陷还必须况下,土楼整体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形。而由于土墙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即便因暂时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整体结构并无危险。在各地实例调查中,从未有过圆寨坍塌事故的发生,很多传闻倒是某座土楼地震裂缝后,过些时日又自动弥合。土楼最大的危险之一是水袭,但绝大多数土楼做法是用大块卵石筑基,其高度设计在最大洪水线以上。土墙在石基以上夯筑,墙顶则设出挑达3米左右的大屋檐,以确保雨水甩出墙外。

奇妙的物理性

客家土楼的墙体厚达1.5米左右,从而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洌风侵袭,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厚实土墙具有其他任何墙体无法相匹的含蓄作用。在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年降雨量多达1800毫米,并且往往骤晴骤雨,室外干湿度变化太大。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厚土保持着适宜人体的湿度,环境太干时,能够自然释放水份;环境太湿时,吸收水份,这种调节作用有益于居民健康。

由于强烈的内向性,客家土楼,特别是圆寨容易产生噪音聚焦效应,对于大多数厌恶喧闹的现代人来说,这是一大弊端,但在昔日荒山寂野的客家人生存环境中,建筑内部的迥响使土楼内部变得热闹。

突出的防御性

客家土楼的厚墙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住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以常见的4层土楼为例,底层和二层均不辟外窗,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土墙的薄弱点是入口,加强措施是在硬木厚门上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这些全部出于防御要求。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早先是一片莽荒,迟至20世纪20年代初,仍存留有多处原始森林,虫蛇出没,野兽甚多。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这里不但是“天高皇帝远”,朝迁鞭长莫及,就连福州、广州、南昌这三省省城,也因相处极端、隘坚路险而奈何不得。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风强悍的土著袭击外,先后迁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间也不断发生殊死的械斗。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家客家人极其重视防御,他们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难攻的设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生活初级火器时代,土楼使客家人获得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在客家人中间,流传着很多在敌人久攻不下,“大楼安然无羔”的故事。

独特的艺术性

客家土楼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在这方面,3种典型均有其特点。

五凤楼一般选址于山脚向阳处,其立面中轴线上,下堂、中堂、上堂高度递增,作为主体的上堂居于支配地位。轴线两翼横屋与之呼应地渐次升高,其重叠的三角形山面对峙左右,形成极工整的秩序构图。虽不着力于细部刻绘,但那错落有致的九脊歇山,饱含雄浑古拙的韵味。

方楼的造型特征与五凤楼近似,唯其下堂和横屋的外墙另厚升高,形成更为壮观的整体。

圆寨是3种典型中造型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崇山峻岭之间,它以浑然一体的纯粹形态出现,具纪念性。圆的外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密接。在当今方兴未艾的土楼旅游热中,圆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客家土楼的形态特点为:

①客家土楼方形或圆形的规整平面形式,能容纳庞大家族的巨大的居住建筑集合体。

②客家土楼边长或直径达 30—60米的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③客家土楼层数在2层以上,通常为3—5层的居住组合体。

④客家土楼外墙为生土夯筑的墙体,内部构造为木结构。

⑤客家土楼在中轴线上以公有空间连接全家进行节庆活动的堂屋、天井和祖堂。

⑥客家土楼一层为厨房、餐室,二层为仓库储藏,三层以上作为个人活动空间的卧室。

客家土楼的适应性特点为:

①客家土楼就地取材、施工方便、不耗能源、节约用地、经济实用,适应广大农村经济水平。

②客家土楼堡垒式的外观、厚重的墙体和严密的保安措施,满足了人们安全、防卫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也适应了当时社会残酷斗争的现实。

③客家土楼具有通风、采光、抗震、防潮、隔热、御寒等多种综合功能,在内居住舒适方便。

④客家土楼有强烈的中轴对称,以厅堂为中心布局,迎合了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受到封建社会的肯定和推崇。

⑤建造土楼的所有材料均为无污染材料,不论是兴建与毁坏或改变使用功能,均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自然环境,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态建筑”。

⑥客家土楼注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协调,布局讲究“风水”,讲究阴阳调节。

结构

客家土楼分为五凤楼、方楼和圆楼。除五凤楼是中原汉族府第式建筑形式的直接传承外,圆、方土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但其祖祠建于全楼中心,仍保持中原汉族礼制传统中孝悌尊卑观念的核心。

五凤,语出《小学绀珠》:“五凤:赤者凤,黄者鹚雏,青者鸾,紫者鹫鹫,白者鹄。”蕴含有五行配五色的含义。即东西南北中的五方,配五色五凤(鸟),并以此命名住宅。

五凤楼素为高贵庄重的礼制建筑,最标准的平面形式是“三堂两横”。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含有明确的主次卑意识,五凤楼是汉族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发展,在其群体组合中,只有轴线末端的上堂屋(主厅)采用了坚厚的夯土承重墙。从闽西南五凤楼的实例及形制看,平面布置上严格恪守中轴主线、左右均衡的原则;空间形态上张弛有序,层次穿插,体量端庄稳重;造型上屋坡舒缓,以歇山式为主,屋檐飞翘;在房屋的组接上,单体简率、整体较富有变化。通常沿中轴线前后依序布置下堂、中堂和主楼(合称三堂)。前面的下堂和中堂均为单层——下堂为门厅,中堂为大厅,在体量上高大于下堂,是家人聚会之所;主楼三、四、五层不等。具体分配是:底层祖堂,左右及以上各层安排家庭支系;三堂之间分隔天井。前天井左右设厢厅、有通廊连接横屋。五凤楼中的横屋,系与中轴平行的条形长屋,排列在住宅中轴主体的左右。中间横亘有称为“横坪”的长院。从居住功能层面而言,横屋也是居室。在层高上,自前及后,层数递增。迨至后端,略低于主楼。统而观之,主楼制高,两侧鸟翼作左右拱护状,舒展若凤凰展翅。

五凤楼“三堂二横”“三堂四横”的平面构图和空间格局,延续了中原北方合院式建筑的形制基型和风格:三、四合院两侧厢房衍变成了厢厅和横屋,以敷人口众多之需;三至五层高的主楼以及渐高的横屋,一是房屋地基地形等高线所致——通常择址于前低后高的丘陵山脚地带,前有方坪、半圆池塘,后为半圆凉阴。如此负阴抱阳、前卑后尊(前低后高)。二是五凤楼中均为家族中人,人口众多,需要相应的空间。反映在建筑平面构图和空间组合上,结合礼制,须安排重要单元以统率高标于其他,以界分主次、对称和尊卑。

五凤楼的主要特点是:①必有高大、建于中轴线的开敞厅堂。②一般是三堂二横或更复杂形式,小型的至少也有上下两堂。③左右设有平衡对称的横屋,横屋数量2—6列不等。④大门前的晒谷坪及半圆形的池塘必不可少。⑤布局必然是后高前低,层层跌落。

方楼也叫四方楼,是客家土楼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可以说,凡是有圆楼的地方必会有方楼,且建造的历史也比圆楼早。方楼的布局同五凤楼相近,但其坚厚土墙从上堂屋扩大到整体外围,十分明显的是,防御性大大加强。

方楼的特点:①纵轴对称,主次分明。在一条纵向轴线上,布置了一系列楼堂厢房,鳞次栉比,组成主次分明、对称严谨的庞大建筑群体。这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一个传统特征,适合了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因而受到肯定和推崇。②以厅堂为中心。在客家民居中,以厅堂为院落中心组织房间也是一个基本特征。在大型的方楼中,厅堂总是布置在轴线正中,开间最大,装修也最为华丽,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③用走廊贯穿全楼。在大型方楼中,不管房间数量多少,布局如何复杂,都必有宽敞的走廊贯穿诸厅堂加以连接,不因风霜雨雪的干扰而影响使用。④房间方整宜作卧室。方楼的房间、厅堂都呈长方形或正方形,与其他类型土楼相比,房间更便于长方形家具如床、桌、橱、柜的摆设,使用起来方便合理。

圆楼,又称圆寨,在圆形建筑物中,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严重削弱;寨是堡垒,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成为有效的准军事工程。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与方楼相比,圆楼有八大优点:①方楼的四角房间光线暗,通风差,紧临木楼梯,噪声干扰大,因此不受欢迎,而圆楼消灭了角房间。②“圆不会亏一方”,平等、均等是圆楼的重要特性。圆楼的房间朝向与方楼相比,好坏差别不明显,有利于家族内部分配。③同样周长围成的圆形面积是方形面积的1.273倍。因此,采用圆楼可以得到比方楼更大的内院空间。④就圆楼的每个扇形房间而言,由于外弧较长,以土墙承重,内弧较短,是木构架承重。因此,同样面积的扇形房间比矩形房间更省木材。同时,由于圆楼消灭了角房间,对大木料的需要也相应减少。可见圆楼比方楼更节省木料。⑤圆楼构件尺寸统一。因此,只要间数确定之后,普通的木匠就能很快计算出各种梁柱构件的尺寸及整个圆楼用料。⑥圆楼的屋顶比方楼更加简化,圆楼的两坡顶比方楼的九脊顶简单得多,施工也相对简便。⑦按风水先生的说法,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山有凹煞,方楼的某个角总会碰上煞气。因此,在楼角基石上要刻“泰山石敢当”用以制煞。而圆楼无角,据说煞气会滑走。如南靖县船场乡的沟尾楼把方楼靠路边的两个角抹成圆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笃信风水,为避煞气而建圆楼也是原因之一。抛开迷信色彩,把煞气理解为山区的风,那么,显然圆楼对风的阻力比方楼要小,邪气对居室的影响也较小,从这一点看,选择圆楼有其道理。⑧从抗震的角度看,圆楼能更均匀地传递水平的地震力,因此,高度相同、墙厚相同的圆楼与方楼相比,如果圆的直径与方的边长相等,无疑圆楼比方楼有更强的抗震能力。当地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是人们选择圆楼的另一个原因。

建筑分布

福建客家土楼分布的主要区域是分处博平岭南脉东西两侧的闽西南和粤东北几个县市,特别是客家话和闽南话这两大方言交界地区。历史上自宋代以来,这里是汀、漳、梅、潮四州分界线,迄今除极小部分以外,基本无变化。从其地域上划分,福建土楼大致集中分布于以下片区:

(1)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

(2)永定县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

(3)南靖县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

(4)华安县大地土楼群。

主要建筑

福建客家土楼

永定现存土楼23000座,遍布永定每个乡村。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圆楼有360多座,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著名的集庆楼,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由经营纸业的徐氏家族建于清代雍正年间,经历了近400年的风雨,依然伫立完好。整座楼以隔板分隔成72个单位,方形的厅堂建在楼中间,各单元都设有楼梯,门厅还有一架公共楼梯,上下楼十分便捷,是楼梯最多的圆楼。楼内没有水井,只能从楼旁的河边打水。第四层楼外墙的檐下有4个瞭望台,整个土楼仅有一道大门,易守难攻,防御功能十分突出。

2008年7月,初溪土楼群和福建其他土楼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漳州南靖、华安、平和、诏安、漳浦、云霄等县均有客家土楼民居分布,其中南靖县是漳州土楼最集中的县分。据统计,南靖县土楼有1千多座,分布在书洋、梅林、船场、奎洋、和溪、南坑、金山等乡镇。历史悠久的南靖土楼,平面形式和空间造型多姿多彩,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弧形、半月形、马蹄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凸字形,有五凤楼、雨伞楼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土楼。

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为黄姓客家人的小聚落。

田螺坑土楼群主要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田螺坑土楼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为“世界建筑奇葩”,田螺坑土楼群建筑组合是福建客家土楼群的典范。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田螺坑土楼群为第四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田螺坑土楼群作为福建土楼的一部分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7日,包含田螺坑土楼群在内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田楼

在田楼,位于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在田楼坐东北向西南。近看为圆形楼寨、登高远看为八卦形结构,规模居福建省土楼之首,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土楼”“中国仍住居民的最大直径的生土楼”。在田楼直径为94.5米,楼高三层12米,底墙厚达1.8米,是最大的八卦形土楼,基本保留完好。正大门有一副对联:“在昔经营孙曾九二初启宇,田庐居处兄弟四三始创楣。”其建筑按八卦精义而成,主楼依八卦分为八大部分,每一卦再分为八间房,合六十四卦六十四间房。寨屋有内外三围,内围为祠屋三间,外围二层,中围三层,外、中两围共房屋三百二十间。有两个寨门。楼寨后有三角形池塘名“三元池”,池水清可见底。以在田楼为中心,附近还有十二座土楼,水美楼、石马楼、玉田楼、玉峰楼等。

庄上大楼

庄上大楼,位于福建省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被认为是“土楼之王,”建于清代顺治至康熙年间,约有300多年历史。土楼平面形状呈前方后圆,类似一个马蹄形,南北相距220米,周长700多米,楼高9米。土楼将一个近10米高的小山丘包围在其中,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占地34650平方米,是目前所知的土楼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庄上大楼为明末清初天地会首领叶冲汉祖居地,也是庄上村叶姓客家人聚居地。楼内曾住180多户,1300多叶姓客家人,是居住人数最多的土楼。

广东客家土楼

泰安楼

泰安楼,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城湖寮镇龙岗村,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是中国国内较为少见的方石楼,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三层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楼中有屋,功能齐全,在世界民居之林中独树一帜。 2004年至2005年,泰安楼进行二次维修,大埔县人民政府和广东省文化厅共拨款180多万元,对楼内天顶瓦面、飘檐等按原貌进行修复。为丰富泰安楼的文化内涵,大埔县博物馆在楼内陈列展出大埔历史名人,大埔县108名将军,客家民俗风情、生产、生活、服饰,广东汉乐等实物及图片。

道韵楼

道韵楼,位于广东省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道韵楼,楼内房屋分3进,共深29米,后进为3层高楼,年逾400多年历史,以“古、大、奇”而名闻海内外。据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道韵楼俗称大楼,周长328米、高11.5米、墙厚1.6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它有别于赣南、闽西北的正方形或矩形为平方布局的客家围屋,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楼内最多时曾居住600余人,而今仍有160多人在此安居。

江西客家土楼

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位于江西省龙南市关西镇关西村,建于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1798—1827年),有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是赣南客家围屋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功能最齐全、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是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指定参观点。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见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传说轶事

20世纪60年代初,东西方冷战的后期,美国当时最先进的“大鹏”间谍卫星刚刚上天不久,它在中国上空游荡,并且拼命拍照。有一天,美国人分析卫星照片时发现,在中国的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一个名叫龙岩、永定一带的大山里,红色中国不知何时建起了一大批那种巨大的、圆形的、类似射程在万里之外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舞。这一情况汇报到了美国军方的最高层,震惊了美方。于是美方情报部门经过周密安排,让一个身负情报使命的华侨回闽西探亲,并了解、拍摄这些所谓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照片。最后发现,这些所谓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其实只是客家土楼。

研究价值

客家土楼是聪明智慧的客家人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在与封建社会各种复杂矛盾的激烈搏击中,发展起来的特殊产物。也是他们继承发扬中原文化,吸收大江南北建筑艺术,在特定条件下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杰出作品。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更融汇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比较典型的建筑风韵,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客家土楼非常讲究建筑场地的选择。如古时的社学、书院、蒙馆,无不建在幽谷或溪涧旁等僻静之处,意在仰承钟灵毓秀。而民居大多选在依山傍水、面向平川的地方。因为这样既有利于就近耕种农田,上山砍柴伐木,又方便采菇、植树、种果、采药、养蜂、畜牧和捕捉飞禽走兽、鱼鳖虾蟹等,在最大范围内使其具有适应生产劳动的实用价值。

保护措施

1998年5月,永定县成立了土楼申报世界遗产机构。

1999年9月、10月,永定县政府和龙岩市政府先后正式向福建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呈报《关于请求将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请示》,并邀请中外著名世界遗产专家10多批到永定实地考察,指导,专家们对客家土楼的价值给予了肯定,对土楼“申遗”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1999年10月,华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2000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决定把永定、南靖、华安三地土楼联合起来,以“福建土楼”的名义联合申报世界遗产。

2003年,永定客家土楼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6年5月,由龙岩市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28。

2008年上半年,福建土楼顺利通过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正式评估,获得角逐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的“入场券”。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23日,由南靖县、华安县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28。 同年8月,永定客家土楼景区获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7年5月初,永定区投入477万元对集庆楼启动了全面修缮工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