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

更新时间:2024-09-02 23:52

作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国家大剧院造型独特的主体结构,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播出信息

分集剧情

精彩看点

不在“大” 而在“变”

国家大剧院的建造时间长达9年,中间甚至一度停工,这在中国的大型地标建筑史上非常罕见。建造完成后的国家大剧院,面积达到217,500平方米,巨型的半椭球型穹顶营造了一个四季如春的公共空间,3座设备最先进的剧场一字排开。即使在5年后的今天,国家大剧院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剧院……的确,这些看得见的“大”,成为一提到国家大剧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它作为建筑之“大”。

然而,该片的主创人员并没有把视角主要放在“大”上,而是突显它的“变”——5年所走过来的历程!这正是该片的最大特色所在。本片围绕国家大剧院为5周年院庆所组织的重点剧目创排为中心,为观众层层展现这些经典剧目排演过程中的精彩幕后故事,为我们呈现出,经过5年的运营,国家大剧院如何逐渐演变为亚洲乃至于全球高雅艺术演出的重要殿堂,如何得到全球艺术家的认可,以及它对国内的艺术进步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如何实现它的艺术机构定位。

万变不离剧

在国际艺术界,一个剧院的水平如何,是以它的原创剧目为评判标准的。片中的国家大剧院5周年院庆重点剧目,皆为经典之作,从它们的编创、排演过程中,我们能了解到大剧院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国际艺术殿堂。

该片多处都提到了《罗恩格林》——这部国家大剧院为5周年院庆编排的、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歌剧。从这个“最大”,该片带我们回顾了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从零开始的发展过程:从45天成立了大剧院管弦乐团,到弦乐团被国际认可而受邀至悉尼歌剧院演出;从邀请国外剧团整个班底来到中国,到学习成功经验与制作流程后,只邀请了3位外籍主创人员;从场内掌声雷动的演出,到场外的公益性艺术推广宣讲……这些为我们讲述出,国家大剧院不仅是一座世界艺术殿堂,更是一个让中国人了解艺术、走近艺术的重要桥梁。

众人说“变”

国家大剧院5年来都有哪些成长?把时间奉献在这里的人最有发言权。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通过他的讲述,我们了解到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从无到有的历程;国际著名指挥家、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讲述了曾经发誓不到中国演出的国际编舞大师诺伊·梅尔,如何主动提出参加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到国家大剧院被国际艺术界认可,甚至成为他们争相演出之地的演变之路;由大剧院钢琴调音师王兴盛如何为众多国际钢琴大师服务的一个个细节,我们能看到大剧院从硬件设施到管理运营与国际接轨的轨迹;从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吕嘉,放弃意大利歌剧院首席指挥的职位,主动请缨回国参与弦乐团组建的真实故事,我们看到大剧院如何筑巢引凤,吸引优秀人才纷至沓来……

对于辛勤的大剧院人来说,正如院长陈平所述,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站在大剧院的入口处,看18点到19点,观众们如潮水般涌进大剧院的那一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