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9 17:49
国家战略能力是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国际政治概念。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①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基于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科技、政治、文化、教育、国防、外交、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所具有的综合实力。其中,政治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它来自于国家政治体制和政治文明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经济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军事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制性要素,是国家能够直接用于战争的力量;科技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先导性因素,决定着国家战略能力的长远发展;外交实力是形成战略能力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可以协调和利用的国际政治资源;文化实力是战略能力中的非物质因素,指那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市场竞争力、思想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此外,国家意志、国民士气、民族凝聚力等也是形成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精神力量。②对综合国力的调动艺术。国家战略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但综合国力不等于国家战略能力,只有对综合国力进行充分调动和运用,综合国力才可转化为战略能力。这种调动和运用能力,包括战略动员能力和战略谋划能力。前者是为应对各种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危机、冲突或战争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紧急措施,将各种战略资源转化成能够立即被调用的战略力量;后者是在预防和消除国家面临的重大威胁时体现出的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战略力量的艺术,它取决于国家的战略文化、领袖集团的素养和参谋集团的素质。综合国力大体相当的国家,由于对综合国力的调动能力和运用能力不同,国家战略能力也不同。
①动态性。国家战略能力是一个动态概念,它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主观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当国家综合国力强大时,其战略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综合国力下降时,其战略能力也随之削弱。在古代和近代,国家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应对战争的问题,虽然还没有战略能力的概念,但对处理安全问题能力的评估主要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出发,更多地强调军事实力。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安全问题更强调综合运用各种战略力量,外交实力、文化实力等软实力也成为国家战略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后,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国家需要应对包括战争在内的多种威胁,国家战略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需要相应增加新的内容。②协调性。构成综合国力的各要素是否协调,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弱。综合国力各要素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协调得当可形成良性循环,使国家战略能力得以提升;反之,则相互牵制和抵消,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国家战略能力的衰退。因此,必须对不同领域间的发展状况进行有效协调,包括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的协调,尽量实现各种战略能力要素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以求国家战略能力总体上的可持续增强。③差异性。各国实行的国家战略不同,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国家战略能力,在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和运用的实践中也各具特色。有的国家追求“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依托强大的综合国力,突出军事实力的建设和运用,动辄对他国施以军事威胁、经济制裁和技术封锁,其战略能力具有典型的强权色彩。中国倡导“新安全观”及“和谐社会”的理念,战略能力建设在坚持各项要素综合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强调政治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倡导安全合作,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战略能力。
军事能力在国家战略能力中居于特殊地位。处理国家安全问题固然需要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统筹考虑,但军事力量是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力量。与其他战略能力要素相比,军事力量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国家对于安全问题的态度,最坚定、最可靠地传达国家意志。当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手段的运用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时,军事力量通常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