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更新时间:2024-04-19 11:11

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三校一开始是迁至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17日开始上课。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联大校庆。随着日寇的进逼,长沙危急,三校又迁往云南昆明。其旧址位于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

地理位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老城北门街。旧址内有闻一多篆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冯友兰撰碑文,详载日本帝国主义自清光绪年甲午(1894年)以来,特别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大举入侵,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迫于形势南迁至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文、法、商、师范等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4日学校回迁。

建立原因

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

三校一开始是迁至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17日开始上课。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联大校庆。随着日寇的进逼,长沙危急,三校又迁往云南昆明。在云南师大校园正大门东侧墙上镶嵌着两行金色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落款为朱光亚题。朱光亚为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为了全面保卫中华教育精华免遭日寇的毁灭,国民政府决定将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府进行内迁。抗日战争进行的8年时间里,先后迁入云南的高等院校有中法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医学院等10余所之多。其中最著名的为西南联合大学。

建设历史

西迁师生分两条路线前往昆明,其中一路乘火车经京广铁路至广州转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经滇越铁路来昆,最值得一提的是经陆路到昆的这一路人马。从陆路进昆的这一路人马,被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陆路的这帮人马完全靠步行,由湖南西部经贵州进云南抵昆明。参加者是经体检合格后的210多名男同学,组成湘、黔、滇旅行团,11名教师组成了辅导团。1938年2月20日,旅行团从湖南出发,师生们沿途餐风露宿,跋山涉水,经受了体力的考验和意志的磨炼,了解了沿途的风土人情,目睹了各族人民的疾苦。原本拟担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后却被国民党中央政府任命为驻美大使的胡适先生说:“临大南迁昆明,当时最为悲壮的一件事情引得我很感动和注意,师生徒步,历时68天之久,经整整3000余里之旅程。后来我把这些照片放大,散布全美,这段光荣的历史,不但联大值得纪念,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值得纪念!”

长沙临时大学到昆明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于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直至1946年5月4日宣告结束。联大在昆运作整整8年时间。联大共设有5个学院(文学、法商、理科、工科、师范)26个系,另外还设有两个专修科电讯、师范,一个普修班在职教员的普修班和一个先修班,是国内当时最大的高等教育学府之一,西南联大在昆的八年中曾设过两个分校,一个是蒙自分校,1938年因联大刚到昆明校舍无着落,因此文、法两个学院设在蒙自,一个学期后即迁回昆明,分校随即撤消;二是叙永(宜宾)分校。1940年夏,日军占领越南,为防万一,学校在叙永设立分校,当年考入联大的所有新生及先修班学生全部到叙永上课,1941年秋,战局稳定,叙永学生迁回昆明,分校随即撤消。

联大的校务工作仍像长沙临时大学时一样,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常委会主持工作,三人轮流担任主席。这8年时间里,因蒋、张还另有任用,所以,实际上西南联大的工作,完全是梅贻琦一个人在独挡。

于抗战烽火中诞生的西南联大,办学条件极为艰苦,仅就教室一项就可说明其艰苦程度了:联大刚到昆明时,所有的校舍全靠租赁解决,散布于昆明各个地方:理学院在大西门外昆华农校;工学院设在拓东路上的迤西、江西、全蜀三个会馆;文、法两个学院在昆明寻不到立足之地,只好借用蒙自原海关、法国银行和希腊歌胪士大洋行等闲置的房舍,设立了分校先上起课来。一个学期以后,文、法两学院迁回昆明,商量借用昆华工校、昆华师范暂作安排,新设立的师范学院则借用昆华中学的南院和北院做校舍。此时的西南联大,还处于一种“寄人篱下”的情景之中……

不久,学校在昆明城西北地台寺附近购得124亩荒地(即今云南师范大学校址)正式修建自己的校舍。1939年春夏之交,新校舍竣工,文、法、理三学院首先迁入新校舍上课,工学院和师范学院依然在“寄人篱下”。由于战时的困难,经费极其紧张,所以新校舍一律建成平房,没有任何一栋楼房,学生宿舍为土墙茅草顶,教室和办公室为铁皮顶,到了1944年4月,因经费出现严重赤字,学校当局只好换上了茅草顶,把铁皮瓦顶卖钱维持教学经费的开支!

1946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宣告结束,三校北返之时,西南联大为报答三迤父老的养育之恩,经教育部批准,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昆明独立办学,更名为昆明师范学院,上个世纪80年代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正大门东侧墙上镶嵌着两行金色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落款为朱光亚题。朱光亚为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三校回归

1946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宣告结束,三校北返之时,西南联大为报答三迤父老的养育之恩,经教育部批准,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昆明独立办学,更名为昆明师范学院,上个世纪80年代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人们漫步在校园里,一定会看到校园东北角矗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此碑立于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撤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北返前夕的1946年5月4日,纪念碑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撰文,中文系教授闻一多篆额,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罗庸书丹,因而被称为现代的“三绝碑”。纪念碑碑体雄壮,书法遒劲,文采飞扬,意蕴深广,气势恢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学价值。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纪念碑作为西南联大的历史见证,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和海内外的联大校友所珍视,观睹奇意,魂牵梦萦。1988年,为纪念西南联大建校50周年,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一致决定对矗立在云师大校园内的西南联大纪念碑进行复制,复制碑立于北大勺园内,翌年5月4日,复制碑落成。当年撰写碑文,如已94岁高龄的冯友兰先生,亲手为复制碑揭幕,并援引自己43年前撰写的碑文内的话对记者说:“西南联合大学之终始,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今天,联大精神仍应弘扬光大之!”2006年05月25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主要展览

在校园东北角矗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此碑立于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撤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北返前夕的1946年5月4日,纪念碑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撰文,中文系教授闻一多篆额,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罗庸书丹,因而被称为现代的“三绝碑”。纪念碑碑体雄壮,书法遒劲,文采飞扬,意蕴深广,气势恢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学价值。

纪念碑作为西南联大的历史见证,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和海内外的联大校友所珍视,观睹奇意,魂牵梦萦。1988年,为纪念西南联大建校50周年,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一致决定对矗立在云师大校园内的西南联大纪念碑进行复制,复制碑立于北大勺园内,翌年5月4日,复制碑落成。当年撰写碑文,如已94岁高龄的冯友兰先生,亲手为复制碑揭幕,并援引自己43年前撰写的碑文内的话对记者说:“西南联合大学之终始,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今天,联大精神仍应弘扬光大之!”

获得荣誉

2006年05月25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8年10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资助,云南师范大学统筹建设的“一二一”运动标志性纪念景观工程。

办学成果

从西南联大走出来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著名专家以及著名作家,更是难以计数,如刘国光、汪子嵩、黄丹森、任继愈、朱德熙、王均、马识途、汪曾祺、许国璋、王佐良、陈羽纶等。

在联大的师生名录里,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猷、杨振宁、李政道、闻一多等人的名字赫然其中。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164人;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6位是联大学生;2000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3位是联大学生……在当年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战火中成立的西南联大创造了一个奇迹。

西南联大学生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了著名的政治家,有的进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彭佩云等;其中有不少人担任了部长、副部长级干部,他们是:教育部部长何东昌;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财政部副部长李明、国家测绘总局局长李曦沐、驻美大使章文晋、驻坦桑尼亚大使何功楷。

今天,当人们回顾联大历史,看到的是: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从西南联大走出来的人杰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永远名垂名册。

西南联大在短暂的9年时间里,为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的著名人士都非常致力于对这所学校的研究,一位花了30年时间来研究西南联大9年历史的美国学者在西南联大建校50周年纪念时说:“正当某些国家大量借鉴于西方教育的经验之时,中国人却能以他们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引以自豪,并且在半个世纪以前,就能够产生一所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学,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评价

2020年1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

在了解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后,习近平深有感触地说,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

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