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

更新时间:2024-08-09 02:37

国际形势(International situation)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所有相互关系的现状及其动态。如两极格局一超多强等都属于国际形势。

形势特点

2021突出特点

一是多极化继续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变化。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中国的赶超速度继续加快,两国经济总量持续接近。2020年,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GDP首次攀升至美国的70%以上,中美“双引擎”拉动世界经济的作用更加显著。大国梯队加速分化,欧盟、日本经济受疫情影响相对严重,经济复苏前景仍不容乐观。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内政治经济受疫情冲击超出预期,不少国家经济运行面临失业率高涨、债务增加、资本外流等挑战,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二是大国关系面临新的调整,互动复杂博弈加剧。美国拜登政府上任后,大国关系开启新一轮调整进程。中美关系迎来拨乱反正的机会之窗。中欧关系持续发展,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如期签署生效,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顺利完成,双方合作取得积极成果。美国试图重振同盟体系,在抗击疫情、气候变化等领域重返多边平台,但美国是真正致力于多边合作,还是要搞选择性、排他性多边合作,国际社会仍在观望。美国和欧洲同俄罗斯的关系持续僵化,双方政治对抗升级。英国脱欧后,欧洲内部团结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交织蔓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世界已有260多万人被夺去生命。全球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地区局势仍不安宁,这既有地区固有矛盾的发展,也有疫情导致的一些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转变,还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以及军事干预等行动带来的恶果。中东地区形势混乱,美国空袭叙利亚,延长对伊朗制裁,重返伊核协议充满变数,中东局势难现曙光。缅甸局势持续动荡,军民对峙对抗相当激烈。全球范围内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议题联动蔓延,部分地区恐怖主义、难民问题、领土争端等持续加剧。

四是全球经济重启增长,温和复苏预期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实际GDP增速将达到5.5%,较2020年增长回升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经济将实现6%以上的增长。拜登政府出台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疫苗接种计划加速推进,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3%以上。但美国加大印钞并大量投放市场,对世界经济及美元地位将产生何种影响,引起广泛担忧。其他G20成员国经济增速也都有望实现正增长。不过,全球疫苗接种进度、美国大规模刺激政策外溢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债务高企等风险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

五是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数字鸿沟继续扩大。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在线办公等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未来若干年,5G、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或将迎来重大进展,“通信革命”和“智能革命”的深度和广度将超过以往工业革命。区块链技术引领数字经济及数字货币发展,萌生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力量,加密数字货币研发和监管将同步加强。大国间科技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各国将加紧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科技竞争将成为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的先导力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

21世纪基本架构

一、21世纪初我国周边安全战略的基本架构可以用“稳定两翼,强固后背,经略东南,斗而不破,打牢依托”来勾画。

(一)稳定两翼:改善在亚太多边关系中的现实处境。

1、在东翼,稳住朝鲜和日本

2、在西翼,努力发展中印关系

(二)强固后背:构造以中俄关系为核心的欧亚大陆战略。

1、将运筹中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

2、构筑欧亚大陆友好中间地带

(三)经略东南:提升在亚太及世界大国中的战略地位

1、必须下决心解决台湾问题

2、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3、必须加强岛内工作

(四)斗而不破:从全球利益角度构建中美关系。

1、要以两手对两手,争取双赢,避免双损

2、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扩大共识,减少对抗 3、要突出核心利益,减少美对我解决台湾问题的干涉

(五)打牢依托:推动多极化格局和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二、现我国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命运共同体为主要发展方向

中国看法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面对新的挑战,各国应超越传统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交流合作,密切相互协调。应当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建立适应各国发展水平和要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保障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平等发展的权利。应当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各种文明和各种发展道路应和谐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

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实现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做出积极的努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