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9 15:56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国际社会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和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不同于国际关系学,侧重于研究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由于对国际政治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应以政治学的一般概念、方法和原理为基础,以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为主要研究对象;另一些学者强调国际政治学的跨学科性质,认为它与国际关系史、国际法、世界经济等学科密不可分;也有人说,国际关系学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覆盖了国际政治学的内容;还有的学者认为,国际政治学研究的是跨国关系,而世界政治学侧重研究各国国内政治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性政治变化。在实际运用中,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政治、国际问题等概念往往混用,很难严格区分。
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国际政治社会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行为主体,即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即国际组织、跨国政党、跨国公司等;
3、第三, 我们主要研究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最后,国际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主要是研究和认识国际社会中国家与国家集团的行为表现、结构体系、基本特点、政治思潮,并探讨国际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当代国际政治已发展为一种多层次、多方位的结构体系,国际政治参与者日益增多,各种矛盾与竞争日益深化,新科技革命影响不断扩大,因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它主要包括:
第一,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其他各种关系的整体上,探索国际关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特别在当代,应对国际多元政治中的国际关系及其种种表现,在理论上进行科学的探讨和认识,对国家的对外政策决策和外交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国际关系史学科。它主要是研究国与国(包括国际组织)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关系,而着重的是研究国际政治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
第三,国际关系现状研究。它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当前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战略格局、重大国际问题的形成与症结、国际形势发展的态势与特点、各国外交战略和政策的调整变化,并预测国际关系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
国际政治学一般包括这样一些研究领域:
①国际体系。当代国际体系由190多个主权国家组成。与国内社会不同的是,国际社会中不存在一个凌驾其上的政府,也缺乏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对国际体系的研究,集中于国际政治的结构,即各种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及分化组合、集团政治、政治均势与格局、权力中心或“极”的形成与演变。
②战争与和平。防止国际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一直是国际政治学的中心课题。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寻找国际冲突的根源、爆发战争的具体原因、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途径、国际危机处理、军备控制与裁军、集体安全、核武器的作用、核战略的演变等。有的学者还着重研究各国的对外政治战略和军事战略。
③国家对外政策。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是国家。如国家对外政策的国内根源、外交决策过程、国家领导人的个人素质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国家力量的综合分析、国力对外交的制约、意识形态和宗教在外交中的作用、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不同外交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纳入国家对外政策这一研究领域。
④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的相互作用。随着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加深,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科技革命的巨大冲击,国际政治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各国对外政策也越来越受到本国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需求的制约。诸如能源、人口、环境、粮食、禁毒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问题,单靠个别国家的努力无法解决。在国际合作趋势加强的同时,南北矛盾加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摩擦的范围扩大,孕育着新的国际矛盾和冲突,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
⑤国际关系中的准则和法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原则等都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而它们的具体实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等则是国际政治学者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⑥国际组织。世界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同主权国家一起构成国际政治的行为体。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乃至有政治影响的跨国公司急剧增加,其功能、结构、决策过程、运行机制、政治作用、发展方向等,都成为专门的研究课题。
按照研究层次,国际政治学可分为全球性研究、地区性研究和国别研究;还可分为国际政治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等。
1、国际政治系统论。50年代后期,系统论被引入政治学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家开始运用系统论来研究国际政治问题,特别是研究国际政治社会和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变革。
2、国际政治沟通论。60年代以后科学行为主义方法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卡尔·多伊奇。沟通论源于控制论,强调政治系统与其他诸系统一样,是一个借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而实现维持、变化和控制的过程。
3、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原是一种数学的运筹学方法,20世纪40年代被应用到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经济和贸易竞争。50 年代以后被广泛应用于国际政治研究领域,最常见的国际政治博弈论模型有“小鸡游戏”、“囚犯的困境”等。
4、国际合作机制论。最早在国际问题研究中提出“国际合作机制”概念的是约翰·鲁杰,他把国际合作机制定义为已经被一部分国家所接受的一系列相互期望、规则和规定、计划、组织的能量和财政义务。
5、公共选择范式。公共选择被称为“新政治经济学方法”,主要是运用现代的或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政治过程和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新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之一。公共选择范式主要是通过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对政治过程和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6、比较政治经济方法。主要用来对国际政治经济进行比较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是各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运行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
形成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发展,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从经济上联结成为一体,使得彼此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断加深,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国际政治社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逐渐取代自由竞争而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在这个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为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而在经济上和领土上将世界瓜分完毕,同时,也使整个世界形成为经济和政治上的整体,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全球国际关系体系。
3、国际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较为专门和系统的国际政治教科书和理论著作。
理论渊源
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学科:
1、哲学。哲学是社会科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在东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性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哲学家都从人性的“善”或“恶”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政治学。国际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受政治学的影响最为直接。政治学说中的国家主权理、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理论,以及国家意志论、社会有机体论、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等等,都对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
3、世界史学。世界史学对世界历史中具体史实的研究,大量涉及到国际关系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而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国际法学。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规定其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原则和制度的总和,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直接相关。国际法学自近代以后逐步完善,先于国际政治学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5、地理学。地理学与政治学的结合,早在古代就已出现。近代以后,随着政治学的发展,出现了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从国家的地理状况,以及不同的地理空间和位置的角度,论及了不同国家所应采取的国家战略和对外政策。在国际政治学形成以后,成了国际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6、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起源于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早期的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将其应用于对国际问题的研究,论述了国际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互动,为后来国际政治学中的现实主义理论、新现实主义理论,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
1、国际政治学的创立阶段。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政治学处于初创阶段。首先是在组织机构的发展。其次是各国大学、学院中的国际关系教学研究机构大量涌现,国际关系的课程有了明显的发展,一些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教科书和论著作陆续出版。
2、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胜利对整个世界面貌的变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3、国际政治学在全球范围内大发展的时期(20世纪70-80年代)。首先,西方国际政治学有了新的发展。 其次,在西欧,与西欧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关系的实践相适应,西欧主要国家的国际关系理论也有了很大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政治学相继建立起来。
4、冷战结束后的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首先,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在理论体系、子学科的扩展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均趋于完善。其次,当代马克思主义取得新的进展。 第三,世界范围内围绕世界新秩序而进行的理论探讨逐步深入。
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对国际政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从古代到近代都有许多关于对外关系的历史记载和文稿、文集等。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写出了一批有价值的著作,如国际关系史、欧洲外交史、中国对外关系史、世界大战全史,以及国际法方面的著作。在革命战争年代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对国际形势的观察和分析,他们创造性地运用В.И.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理论,写出了一批有关国际政治的理论著作,并把它运用到制定中国革命战略上来。其中毛泽东、周恩来的著述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许多外事干部和新闻工作者进入国际问题研究领域。50年代初,有几所大学已开始了国际关系史、外交史的研究和教学,有一些较优秀的中外关系史著作问世。60年代初,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了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座谈会,指导成立了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又在几所大学里设立了国际政治系,并创办了几种外国问题研究刊物。当时由于资料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国际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多侧重于国际动态以及对中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方面。在“文化大革命”中,国际政治学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遭受了严重干扰和破坏。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关研究单位、学会、研究会、大专院校的专业系科纷纷成立,国际政治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范围也扩大到国际政治的许多重要领域。同时,注意了解和借鉴国外的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出了建立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设想。
中国的国际政治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提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斗争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点。如有关世界基本矛盾、时代特征、国际统一战线、三个世界的划分、反对霸权主义、国际战略格局、“东西南北”关系、在国际关系中求同存异、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等概念,都具有中国的特色。然而这一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学科基础还不够雄厚,许多分支领域的专门性研究尚待建立,对于国外有关该学科的发展及主要流派、观点,还需进一步加深了解,作出更高水平的评介。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者的政治立场密切相关。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现象,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理解。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问题,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往往不尽相同。
它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柢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也是受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的,研究分析国际政治问题时,必须全面把握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现象中,隐含着一定的阶级关系。以阶级分析方法看,在社会主义国家登上国际舞台后,国际政治斗争的本质特点则表现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即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殖民主义是阶级压迫的扩大和延伸,它形成以阶级压迫为基础的殖民制度;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是爆发世界大战的根源。
在社会主义国家以外,也有一部分学者试图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学者提出的依附论。他们认为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扩张,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迫参与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其结果是形成了“中心-外围”的格局。“外围”(指发展中国家)受“中心”(指发达国家)的剥削,资源的剩余价值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中心”,成为资本扩张的牺牲品,陷入难以逆转的依附状态。还有人指出跨国的资产阶级在当代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统治权,跨国公司在其“整合”世界经济的过程中,造就了一个“国际资产阶级”,这个阶级的成员将本人所属民族的利益置于次要地位,相互勾结,并同跨国公司所在国的统治者结成特殊的联盟。从世界范围内看,存在着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工人阶级的对立;在一个国家内部,又存在着国际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同被剥削人民的矛盾和对抗。
国际政治体系不是各种政治现象杂乱无章的混合体,它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并按一定的规律运动。这种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具体体现,就是国际政治的基本结构,或称格局。分析国际结构的要旨,是找出世界上最重要的力量组合或权力中心和国际舞台上最活跃的主角,分析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相互关系和表现形式,以及政治后果。认清世界总体的和各地区的政治、战略、经济的基本结构,不仅有助于理解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也可以为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
国际系统或体系是比国际结构含义更为广泛的一个传统概念。国际政治研究中的系统论,是西方学者在行为主义流行的60年代首先采用的。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界影响较大的相互依赖论和一体化理论,是在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分析方法所研究的,可以是由所有主权国家组成的全球系统,可以是某一个国家的外交决策系统,也可以是某一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经营网络系统。全球系统包含若干个地区系统,后者是前者的子系统;某个国家的政治系统是地区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子系统,这个国家的外交决策系统又是该国政治系统的子系统。每个层次的系统都有其特征,可能是松散的、严密的、稳定的、不稳定的,但都力图保持某种均衡,针对内外变化进行调整。每个系统都有其边界,使它与活动环境相区别。每个系统又有其一定的开放性和适应性,有信息网络和输入、输出。某一系统(如国家政府)的输出(如执行政策造成的后果)都会形成反馈,作为输入重新进入该系统,如此循环往复。
系统分析方法强调大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把国际关系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因素,看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其中任何一个或一部分变量若发生变化,其他变量或变量组合就会同时变化或接连发生变化。国际系统是由无数个国家的和非国家的社会系统组成的。它们之间又有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每个国际事件都必然有两个根源,一个来自参与事件的社会系统,另一个来自有关系统之间的一连串相互作用。同样,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一方面是国内政治的继续,另一方面也是该国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系统的比较方法主要描述国际关系史或外交史,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研究者力图揭示在类似的国际条件下,某种现象的重复发生,告诫人们重视国际政治发展的历史规律。
80年代后期,国外一些学者热衷于“案例研究”,他们按照一般的调查方法设计出调查提纲,带着同一组问题去考察许多不同的案例,希望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建立一些模式,得出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如在国际冲突的研究中,一些历史学家同政治学家合作,分析历史上的若干事例,企图找出哪些因素容易将国际矛盾和危机激化为大规模武装冲突。其他形式的比较研究包括国际政治同国内政治的比较、各国对外政策的比较、决策过程的比较、国际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比较、对外交产生影响的政治文化的比较等。这些方面的专题研究使国际政治学同比较政治学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西方国际政治学中,实证方法是传统的规范方法的对立面。所谓“规范方法”指的是强调价值判断和道义原则,坚持对历史和现实政治进行主观上的定性分析。实证方法的特点是着重从客观事实中取证,通过数据、公式、图表、模拟等方式显示国际关系的规律性,认为定量分析在国际问题研究中不但可行,而且必不可少。最常见的定量分析见于对各国综合国力的评估。模拟方法则常用于军事战略的研究。8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有关综合国力的量化研究和战略模拟分析方面的成果。但是,定量方法有其局限性,需要同定性方法相结合,这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学者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