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22 10:02
《国际汉学》创刊于1995年,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管、大象出版社主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期刊。
1995年,《国际汉学》创刊。
2014年,该刊被中国知网收录,刊期为季刊。
2017年,该刊入选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8年,该刊编辑部召开编委座谈会,会议由副主编任大援主持,主编张西平为到场的每位编委颁发了聘书。
《国际汉学》主要设有中国经典在海外、汉学家专页、中外文化交流、书评与书介、文史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文献研究、传教士汉学、学术动态等栏目。
据2020年第1期《国际汉学》内页显示,该刊编辑委员会有国内编委34人,外籍编委22人,编辑部有编辑3人。
据2020年6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国际汉学》总出版文献量765篇。
据2020年6月2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国际汉学》总文献量261篇,基金论文量115篇。
据2020年6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国际汉学》总被下载次数111426次,总被引次数387次,(2019)复合影响因子0.215,(2019)综合影响因子0.177。
据2020年6月2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国际汉学》总被引量40次,总被下载量1594次。
《国际汉学》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CSSCI》等收录。
《国际汉学》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办刊方针。
《国际汉学》以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为办刊宗旨。
该刊的刊名为魏崇新教授所题。
1、稿件请注明中英文篇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以及作者、译者的中英文姓名。文后附作者个人简历,注明真实姓名,所属学术机构、职称职务、研究领域、通信地址、邮编、电话、传真以及电子邮箱地址等联系方式。作者为两人以上的,请注明顺序。
2、该刊对稿件有删改权。如不愿删改,请于稿件中注明。稿件中的看法不代表该刊的观点,作者自负文责。
3、该刊收到稿件后,会及时向作者发出收稿通知。该刊采用国际通行的学术期刊双盲匿名评审制度,评审时间为3个月。稿件经编委审定通过后,向作者发出用稿通知。若投寄该刊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限于人力,稿件恕不退还,请自留副本。
4、作者保证稿件非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上述问题,由作者承担全部责任。
5、稿件一经被该刊采用,即表示作者同意授权该刊编辑部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该作品著作权中的纸介质和数字化制品形式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上述权利的许可使用权。作者可以在后续作品中引用该作品或将其汇编在非期刊类文集中,但需注明该作品首次发表于该刊,并将该作品后续使用情况告知编辑部备案。若对此条有异议,须在稿件刊发前向编辑部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