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灾童教养院

更新时间:2022-05-27 13:02

1938年,爱国实业家竺梅先、徐锦华夫妇集资5万元,在现在的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镇后琅泰清寺创办国际灾童教养院,竺梅先任院长,徐锦华任副院长,收容、教养了来自上海等地的流浪孤儿600余人,免费供住宿,开设小学、初中教育,办院6年,捐资25万元。1943年底经费、粮食无继,教养院停办。

历史过程

建立

1938年7月23日,为收容和养育在战火中失去亲人的灾童,竺梅先及其夫人徐锦华募集了5万元资金,在奉化岙口泰清寺创办了国际灾童教养院。当时这里收养的孩子一共有600多个,最小的4岁,最大的15岁。

发展

当时,教养院里有四排教室、七座大寝室、一个大礼堂,还有图书室、厨房、食堂、医疗室、理发室、操场等。70多位教师不乏留洋归来的高材生,教孩子们文学、英语、美育等文化知识。

教养院大门两侧的墙头上刷写着“卧薪尝胆明耻教战,驱除鞑虏,光复中华”十六个大字。清晨,孩子们在大操场上做早操之前,齐唱《报仇雪恨》,歌声响彻山间。

教养院提供一日三餐,四菜一汤,每月吃两次肉。夏天,孩子们统一穿白衬衫、蓝工装裤,春秋季换发夹袄,冬季换发棉袄棉裤,全年穿布筋草鞋或蒲鞋,冬季加发一双布袜。

教养院不但包了吃住,还请来了70多位教师。根据年龄与识字程度,孩子们被分为幼稚班、小学和初中部,四个月一学期,一年三学期,每周休息一天,为的是多学知识,快些成材。

由于没有正规的课本,教养院的课都是教师自编的,语文课全是古文,数学三角、几何都是英文原版。

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在那个特殊年代,这些简单的需求根本是种奢望,可创办国际灾童教养院的竺梅先夫妇,想尽办法为这些孩子们创造了条件,要说呕心沥血也不为过。

转折

“国际灾童教养院”不仅给600名战争孤儿提供了家的港湾和学习的地方,还让每个孩子在战时获得一份平安。宁波沦陷后,当时竺梅先已经去世,她的夫人徐锦华1人挑起重担,有一次日本兵架着机关枪,冲进学校里,幸好有个老师会日语,上去跟他们沟通,徐锦华给他们看各国证书,还把自家养的两头猪给了他们,那本是给孩子改善生活的,不过此后日本兵来侵扰的次数越来越少。

在战争年代,先后要养活600多名孤儿非常不容易。竺梅先独力支撑,历尽艰辛,终因积劳成疾去世。灵柩从永康接回奉化时,从进泰清山路口一直到教养院,一路上跪满了孩子。山路上,哀悼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哭喊声久久回荡在山谷中。

“一定要把孩子们好好抚养下去,直到他们能自立为止。”这是竺梅先的临终遗言。去世后,会计清理资产,发现他持有的四大公司股票全为教养院做抵押了。

竺梅先逝世后,徐锦华独力支撑国际灾童教养院,汪伪驻军师长谢某等人受陈璧君指使,多次去院要挟接办,但徐锦华大义凛然,严词拒绝:“宁可忍痛解散,也决不让‘小囡’去当汉奸的工具”。

据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方平介绍,1943年,因为生计实难维持等原因,国际灾童教养院被迫关闭,那里成了一片空地。20世纪五十年代大兴水利,那里修筑了一条大坝,形成了岙口水库。

史料陈列馆建立

2015年7月2日,“国际灾童教养院”史料陈列馆在浙江省奉化市开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当时竺梅先和灾童的情况。

在开馆当天,当年在“国际灾童教养院”里成长起来的2名灾童焦润坤和苏锦炎也来到了现场。焦润坤老人2014年7月7日作为新四军老兵代表与习近平主席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从“国际灾童教养院”走出来的抗日战士,这里是爱国主义和抗日教育的启蒙基地,竺梅先夫妇不仅是慈善家,更是一个民族觉醒的象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