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瓦人

更新时间:2024-09-04 17:42

图瓦人(英语:Tuvas;俄语:Тывалар)或译作土瓦人,自称“提瓦人”(Tyiva),是一个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民族。中国史籍称之为“都波人”、“萨彦乌梁海人”、“唐努乌梁海人”等。国外(主要是俄国)旧称“索约特人”(Сойоты,源自Сойон,萨彦人之意)、“唐努图瓦人”等。主要分布在图瓦共和国蒙古国中国

民族简介

图瓦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系,属于蒙古人种。图瓦(Tuva)是亚洲腹地的一个古老地名,大体上包括了西伯利亚南端叶尼塞河上游河谷近2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图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6世纪。

公元13-18世纪时,图瓦处于蒙古控制之下。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军击溃准噶尔部蒙古军队后,图瓦归属清朝统治,称“唐努乌梁海”,设四十八佐领(佐领是八旗制度的基层单位)。

清同治三年(1864年),中俄签订《塔城条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割去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佐领之地。

清朝覆亡后,1914年,乌梁海成为沙俄的“保护国”。

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战争波及图瓦,中国军队趁机收复乌梁海中东部三十六佐领,但很快被苏联红军击败,之后乌梁海东部九佐领决定归附外蒙古,中部则在1921年宣布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受苏联保护。1944年结束独立,加入苏联

苏联解体后,图瓦共和国于1992年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图瓦人总数现有20万左右,约3万人分布在蒙古国境内。

历史背景

关于图瓦人的历史,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来的士兵繁衍的后代。他们至今保存着1918年民国政府颁发的“乌梁海左翼左旗札萨克”银印。图瓦人多穿蒙古长袍、长靴;居住的木屋用松木垒砌,有尖尖的斜顶。他们以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为主要饮食,常喝奶茶奶酒。在一年一度的“敖包节”中,图瓦人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活动。他们信奉萨满教喇嘛教,每年都举行祭山、祭天、祭湖、祭树、祭火、祭敖包等宗教祭祀仪式。

图瓦人事实上是蒙古乌良哈部落的人,后泛指林中百姓匈奴时代已有一些丁零人在此生活(匈奴人也统治这里),图瓦人先世是铁勒人的都波(生活在东萨彦岭),与他们最接近的还有科里亚克族楚科奇人等的古亚洲人,在突厥汗国时代被征服,逐渐突厥化,成为木马突厥之一;另外二支是弥列哥(蔑儿乞)、饿支。后被吉尔吉斯人统治。到蒙古汗国时代又被蒙古化(1207年与瓦剌部长忽都合别乞投降蒙古)。中国境内的图瓦人被官方登记为蒙古族(他们并不代表图瓦人的主体成份,图瓦人的主体在俄罗斯联邦)。元朝有一秃马部(打死博尔忽那部落),是林木中百姓,可能也是图瓦人前身。他们先是元代臣民,在明代他们是阿勒坦汗臣民。他们生活在萨彦岭阿尔泰山

另外,他们元代叫图巴,是色目人的一种,速不台者勒蔑也是出自兀良哈部。一些人认为图瓦是一个由突厥人过渡到蒙古人的过渡民族。图瓦人有三支,其中一支是人数极少的图法拉尔人,有数百人分布在伊尔库茨克州,他们的语言有古都波语的特色。蒙古人曾统治过他们,他们曾在19世纪末举行过反抗蒙古封建王公的起义。他们在文化,服饰,生活习惯上非常接近蒙古人。

在中国,图瓦人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阿勒泰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乡禾木村俄罗斯有人说他们基因与北美原住民相似。

中国图瓦人

中国图瓦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奶酒飘香。古朴的小村景致,像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

新疆布尔津县阿尔泰山深处的喀纳斯湖区,生活着大约两千名图瓦人。图瓦人即是晚清《新疆图志》所记载的“乌梁海”人,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居深山密林,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学者认为,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士兵的后裔;也有人认为,图瓦人的祖先是五百年前从西伯利亚迁徙而来,与现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图瓦人属同一民族。

随着位于村子西北面的著名风景区喀纳斯湖的旅游开发,人们开始慢慢接触到这个酒乡,当地人叫这个地方为禾木喀纳斯,并自称为图瓦人。

但是从已知的民族分布来看,阿尔泰地区主要分布着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并没有单独的图瓦人一说,那他们究竟是什么民族,是什么时候在这儿生活下来的呢?

为了鉴定他们的族别,当时政府专门组织了专家前来调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的程适良教授,就是最早参与调查图瓦人的专家之一。

通过初步的调查,程适良教授了解到,居住在我国新疆的图瓦人大约有两千五百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哈巴河县白哈巴村、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和喀纳斯村。

分类

图瓦人同源同种,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图瓦人分为三支:

俄罗斯

俄罗斯少数民族。图瓦人分布的地域大体上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具体来说主要是指萨彦岭唐努山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清代称为唐努乌梁海,设佐领四十八,分隶外蒙的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及札萨克图、三音诺颜两部。同治三年,中俄签订《塔城条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被割去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佐领之地。1914年沙俄强占乌梁海,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收复中东部三十六佐领,但不久又被迫撤退。从此,乌梁海东部九佐领之地,属今蒙古国,中部俄占二十七佐领之地,于1921年宣布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加入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州的权力,1961年升格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图瓦共和国

中国

新疆喀纳斯是图瓦人在我国唯一的聚集地。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旅游的必经之路。海拔1390米。

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库门恰克”,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都播”,元称“图巴”、“秃巴思”、“乌梁海种人”等。

有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这更像是传说。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民族。

蒙古

蒙古国的图瓦人在乌布苏省有乌布苏乌梁海人和唐努乌梁海人(又叫查塘人)两支,巴彦乌列盖省有阿尔泰乌梁海人,总人数约31,000人。

图瓦村

图瓦村夹在两山之间,不宽的山谷,刚好供这么80多户人居住。由于山不高,山谷便显得开阔,村庄因而也显得安详。村庄的背后是山坡,山坡的顶端是雪峰。正值夏季,雪峰被葱绿的树林遮掩得恍恍惚惚,但只要看一眼山顶的积雪,就知道这是一个雪山下的村庄。

在夕照中,图瓦村里那些带有尖顶的、颇具瑞士风格的小木屋反射出一丝丝温暖的金黄色光芒。小屋旁边的松树三三两两地散布着,全都高大笔直。村中还长有白桦树,一棵一棵散落在松树中间,因为枝干雪白,便很显眼,再加上蓬勃的树冠,似一把把大伞。阿尔泰的气候和俄罗斯差不多,在图瓦村的背后,就是中俄边境上的友谊峰西伯利亚的风从友谊峰吹过来,随着地势降低,骤然变暖,便孕育出了这片浓密的山林。

图瓦村是个长条状的村子,由于木头小屋方方正正,村庄看上去也显得有棱有角。村中的小路向村子四周的松林延伸、分支,一进入松林便了无痕迹。放眼望去,四周的山脉像是一双大手,将这个村庄呵护在掌心。这是一个沉睡的、被外界遗忘了的村庄。

村中有人骑马,在路上快速奔驰。村子不大,从一家到另一家,原本不费什么事,但或许由于长久骑马的习惯,他们仍挺胸耸肩,把马打得飞快。马呢,大概也喜欢这样奔跑,从家门口蹿起,箭一般驰向另一处人家。由于路途太短,往往只是倏忽一闪,便又停住,人从马上下来,进了房子许久不出来,留着马在外面,低头啃吃地上的草。

风俗

房屋

喀纳斯图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游牧时仍在蒙古包。狩猎为生,善射箭、骑马、滑雪,勤劳朴素、勇敢强悍。

房屋用原木交叉打隼,并在两根原木之间夹上一层藓苔草,原木相互压紧堆砌而成。由于两根原木之间夹得藓苔草,能够起到密封原木缝隙的作用,保温防风。

语言

喀纳斯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相近,因此喀纳斯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图瓦人学校基本是普及蒙古语

生活习惯

在生活习惯方面,喀纳斯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

婚俗

图瓦人结婚的时候,羊皮是最重要的一种东西。

后来才知道,图瓦人视羊为上天之赐,从不将羊皮从大门里拿出去。有人来买,也是从栅栏上递出。这样,就好像羊仍在家里一样。

到了一对青年男女结婚的时候,双方的家长都要早早地备一张羊皮。迎亲的那天,男方到了女方家,女方便拿出一张羊皮,让男方来迎亲的人争抢。众人各抓羊皮的一角,奋力往自己的怀里扯。羊皮的韧性好,所以众人只管放心地扯,不担心羊皮会被扯破。慢慢地,便有人因力气不支或意志不够执着,手腕一酸就脱了手。只要手一离开羊皮,就不能再去抢了。抢羊皮只图过程,显示男子汉的风度,同时也是为了点缀婚庆的气氛,抢得羊皮者,并不将羊皮拿回家,而是献给在场的长者。将新娘迎回男方后,男方也要拿出一张羊皮让女方送亲的人抢。同样,得羊皮的人也要将羊皮送给长者。

要是选择在冬天结婚,抢羊皮便有好看的一幕,两个人扯着羊皮抢来抢去,有时候会摔倒在雪地里,雪把两个人弄得面目全非,但谁也不会松手。最后,两个人变成了雪人,手中的皮子变成了白色,围观的人发出的笑声一浪高过—浪,但他们就是不松手。到了最后,两个人拚的就是狠劲,其中的一个人猛用一劲,皮子就到手了。围观的人对胜利者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既赢了对方,又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他是双重胜利者。待婚礼散去,总有两位长者腋夹羊皮,兴高采烈地回家去。村子里的人对长者都很尊重,看着长者们拿着羊皮回家,人们的心情都得到了一致的喻慰。

村里人通常将羊皮很快都会卖出去,不在家里长时间存放。确实不卖的,便挂在门前,但通常只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参加婚礼的长者们得来的羊皮。为了喜庆,他们一般要将羊皮在门前挂更多的日子。这是长者对年轻人的一种祝福。

人们经过了男女双方争抢羊皮后,将新娘迎进新房。男方为婚庆杀了十几只羊,羊肉已经煮好,院子里飘满羊肉的香味。新娘刚进院子,便要举行一个仪式,新郎将宰杀的第一只羊的耳朵从锅中捞出,递给新娘。新娘用双手接住,认认真真地吃下。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人一样,对吃羊耳朵颇为讲究。家里来客人了,将羊耳朵递给客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意即你年龄最小,要听话。新娘刚入家门,让她吃羊耳朵,也有让她听话,好好做媳妇的意思。

图瓦人闹洞房和汉族人大相径庭,天刚黑,有人吆喝一声,便开始了。人们因为已经喝了一天的酒,此时都嗷着酒气,一声声高叫着,把新郎新娘推采搡去,闹得颇为热闹。有人还备了树枝,啪啪的直抽新郎新娘,每抽一下,便有一声痛叫响起。所以,她的疼痛也就成了一种幸福。即使再疼,她也得忍着。 一个图瓦男人,到了孩子结婚的时候才像所有的父亲一样,闲了下来。从结婚生子,到养子成人,再到为儿子张罗着娶媳妇,一忙就是几十年。而在闲下来的这一刻,却只有半碗羊肉等着他,不知他能否填饱饥饿了一天的肚子。

洞房仍热热闹闹地在闹。我与他聊天,他说,哪怕自己吃不上一口羊肉,也要让村里人热闹起来,如果人们不闹,不把羊肉吃光,反而是一件没面子的事情。

一家人娶媳妇,先是羊皮显得小,没有人去抢,后又因为羊肉太少,大家没吃饱,喜庆的气氛一下子便冷了下来。到了晚上,人们不约而同地散去,没有谁去闹洞房。新郎新娘虽然没有挨打,但却比挨了打还难受。新娘觉得是男方小气,慢待了村里人,一气之下,跑回娘家去了。娘家人见女儿回来,便向男方提出了退婚。

一张羊皮,一顿羊肉,就那样把一对夫妻给拆散了。

音乐

楚尔

楚尔,也叫“楚吾尔”,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也是汉朝时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乐器中的一种,吹出的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美妙而又神奇。外形似笛子一样,上面有三个孔,由一种名为“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茎秆掏空钻孔后调制成。楚尔的三孔能够吹出五个声、六个音,很是特别。它的吹奏方式更加少有,是开口吹的,靠舌尖来控制进入楚尔的气量,同时吹奏出两个声部——喉咙的振颤发出和声,舌尖的控制吹出优美的旋律,非常奇妙。

“楚吾尔”是民间遗存乐器的其中之一,是中国器乐的活化石。它三孔能够吹出五个声、六个音,这是中国音乐的骄傲。叶尔德西的音乐是有功能性的,也就是说他的音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而是他和自然之间交流的一个手段。

叶尔德西老人是生活在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中,既会制作又会吹奏这一乐器的唯一一位老人。他从13岁起就开始学吹楚吾尔。学了7年才算完全掌握。老人在世时曾自行创作编奏的曲目多达几十首,风景区开放后老人经常向游客表演吹奏的曲目有《美丽的喀纳斯湖波浪》、《雄伟的阿尔泰山》、《黑走马》等。他的楚吾尔音乐从被世人知晓到具有一定知名度,是随着近5年内喀纳斯风景区的知名度的扩大而得到不断提升的。

为使这种当地特有的民间音乐和文化能继续传承下去,老人也曾试图培养自己的儿子掌握演奏这种乐器的技巧,令人遗憾的是他的接班人经过一段学习后,也只是会简单的模仿。图瓦人所聚居的布尔津县也高度重视草笛的制作、吹奏的传承工作,2005年县委宣传部把额尔德什老人吹奏的18首乐谱进行了整理,动员额尔德什老人吸纳了8名蒙古族哈萨克族儿童学习草笛的制作与吹奏技艺。

2005年10月,额尔德西老人曾受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中心和中国音乐学院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在那里专门为图瓦传统乐器楚吾尔所举办的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期间,额尔德西老人在中国音乐最高学府之一的中国音乐学院进行了一次长达3个多小时的学术研究性演出,在北京音乐界引起轰动,并引发了一股楚尔研究热潮。中央电视台为此制作专题片,以期使古老的少数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2006年12月25日叶尔德西老人,因会吹濒临失传的图瓦传统乐器楚吾尔,被誉为图瓦人音乐活化石的叶尔德西老人因患肺癌晚期,于晚10点左右在他的家中安然辞世,享年68岁。

呼麦

“呼麦”,是一种“喉音”艺术。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其实,俄罗斯的当红男歌手天才般的歌手,被誉为海豚王子vitas也是这种唱法的一个类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呼麦、海豚音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金属板的罕见高音,同属泛音,并不是真正声带发出来的声音,不同的是:呼麦采用低音激发泛音;海豚音采用假嗓激发泛音,让你真假难辨而已。还有,就是口腔共鸣运用的恰到好处。就像我国唐代大理寺评事孙广说描述的那样:“犹众音之发调,令听者审其一音也。耳有所主,心有所系于情性,和于心神,当然后入之。”晋成公绥在《啸 赋》写道:“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大而不洿,细而不沈。清激切于竽笙,优润和于瑟琴。玄妙足以通神悟灵,精微足以穷幽测深。收激楚之哀荒,节北里之奢淫。济洪灾于炎旱,反亢阳于重阴。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和乐怡怿,悲伤摧藏。时幽散而将绝,中矫厉而慨慷。徐婉约而优游,纷繁骛而激扬。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哀而不伤。总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 形容得非常妥切`。

有关呼麦的产生,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麦流传。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诸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之类;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之类,保留着山林狩猪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如《四岁的海骝马》等。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从呼麦产生的传说,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喉音”这一演唱形式,当是 古人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从发声原理来看,呼麦应看作是人声的特殊形态,如前所述,古代图瓦人、蒙古人和其他狩猎民族参加狩猎和战争,作战前均须高声齐唱,狩猎成功后也会尽情宣泄,狂热歌舞。在排山倒海般的呼叫声浪中,自然产生出飘渺的泛音效果。显然,人们试图将几种声音或称复音,巧妙地移植到一人身上。经过长期探索,终于创造出这一奇特的声乐形式。而据音乐学家们考证,我国诸多古籍中(包括《诗经》)记载的北方草原民族的一种歌唱艺术--“啸”,就是“呼麦”的原始形态。如此,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300 年以前。此推断如成立,将从人类复音音乐文化发源地这一基本部分改写《世界音乐史》。可见,一向被视为无复音音乐的东方--中国,实际来可能是西方欧洲复音音乐的母体和发源地。   “呼麦”在内蒙古草原已绝迹了100多年,在新疆阿尔泰地区蒙古民族中,也濒临失传。所以,挽救和发掘并发展这一原本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是当务之急,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区,传承和弘场这一古老神奇而技艺高超蒙古民族声乐艺术,应是责无旁贷之事。

所幸,九十年代以来,内蒙古艺术界有志之士,已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途径学习“呼麦”艺术,并提高较快。其中,斯琴比力格、张昭翔、吉日木图、宝力道、宝力达是佼佼者。他们从九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上(先后出访日本澳大利亚),其中斯琴比力格曾被聘请到中央音乐讲学并做示范表演,他们的录音录像,多次在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上播放。

文化

图瓦人的文化特色较鲜明地表现在音乐上:他们拥有世界其他民族少见的“呼麦唱法”,即利用喉头压力产生不同频率的泛音,使得一人能够同时演唱多个声部。图瓦的呼麦歌唱家中,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的有:Huun-Huur-Tu合唱团、女歌唱家珊蔻·娜赤娅克。图瓦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山地、平原的畜牧业者(西部图瓦人)和高山森林中的狩鹿者(东部图瓦人)。

宗教信仰

图瓦人信仰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的影响也较深。

图瓦人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图瓦人每年举行祭天、祭湖祭山、祭鱼、祭火等宗教活动。“敖巴节”是每年一次最大的节庆。

节日

图瓦人比较大的节庆有3个,即春节、敖包节和邹鲁节。春节是图瓦人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时,他们一个个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喀纳斯湖周围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滑雪撬等比赛。狂欢之后,要举行全村人的酒会,并由喇嘛举行颂经仪式。

敖包节又称“塔克恩”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日。图瓦人的信仰虽以藏传佛教为主,但原始宗教对其也有较深的影响,他们仍保留了许多原始自发的自然崇拜,敖包节就是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和大自然的节日。

邹鲁节即汉语的“点灯节”,又称入冬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这也是图瓦人的特有节日,在这一天所有在外放牧的牧民都要回到村庄。主要是为了纪念活佛马盒卡拉逝世日,传说这位活佛活了125岁。

礼仪

图瓦人的礼仪很多,如新生儿的诞生礼,婴儿期的摇篮礼,幼儿期的剪发礼,成年后的婚礼,死后的葬礼等等。他说图瓦人的婚礼一般选在秋天牧闲季节进行。结婚前还要举行订亲仪式,男方要给女方家送一到两匹马,根据女方家的人数,准备足够的赠送布料。送礼时男方要给女方唱送礼歌,女方有回唱就表示两家人和睦友好。待到结婚时,全村人像过节一样,男女老幼穿着礼服、带上礼物赴宴庆贺。

图瓦人的葬礼简单而又特别。人死后多用土葬,一般都在土坑中用原木做一个木框作为棺木,死人在棺木中通常采用坐式,就像出生前在娘胎中的形状。这种丧葬形式表现出强烈的回归意识。死者家属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但一定要请喇嘛念经引魂指路。前来参加丧礼的亲友要在灵前献上一条哈达,以表达对死者的敬仰和哀悼。

成吉思汗

从历史记载来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曾有三次大的西征,每次都要翻越了阿尔泰山,在“也儿的石河”畔休整,而“也儿的石河”就是今天的“额尔齐斯河”的古代称呼,“额尔齐斯河”从阿尔泰山下的布尔津县城边流过,在它上游30公里处,汇入它的一个重要水系正是风光旖旎的喀纳斯湖,成吉思汗的国师丘处机曾在此写下诗句“谁知西域逢佳景,澄澄春水一池平”,这里的澄澄春水正是指喀纳斯湖。

那么当时西征图瓦人是否就是蒙古人呢?为什么后来还要留下“图瓦”这个称呼呢?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关于这段历史的明确记载,但从图瓦人的具体情况来看,首先,他们的长相的确和蒙古人很相似,而且服装服饰和生活习惯也基本一致。其次,在宗教上信仰上,图瓦人和蒙古人都信仰喇嘛教,同时也都保留着一些萨满教的遗址。

图瓦人家家户户都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大多数图瓦人都认为自己和成吉思汗有关系,但是有人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崇拜成吉思汗更多的是因为他是英雄,而不是他和图瓦人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他们长期和蒙古人在一起生活,外界就把他们当成蒙古人了。

其实在禾木村除了图瓦人以外,还有真正的蒙古人。一位叫巴德尔湖的说他们家族就不是图瓦人,之所以住在禾木喀纳斯,是因为清朝时从外蒙被调配到这里来管理图瓦人的。巴德尔湖的叙述表明,历史上的图瓦人和蒙古人可能并不对等,所以到后来蒙古人为管理这片地域的时候,还要专门从蒙古草原派来自己的族人。 那么当初的图瓦人和蒙古人又是什么关系?要解答过去的秘密,只有到图瓦人的生活中去寻找踪迹。

对于自己的历史,图瓦人另有说法。在哈巴河县任过教育局副局长的索伦格是这样说的:成吉思汗西征欧亚时,大军如潮水一般从蒙古一泻而下,让欧洲惊呼:上帝的黑鞭出现了。返回时,他的长子赤征召了一批图瓦人,让他们前往马尔罕湖边驻守。路过图瓦村时,见该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有一个很大的湖(喀纳斯湖),流动着乳汁一般的湖水,就留下一部分图瓦人驻守,并授予他们“科克盟科克”(意思是蓝领带)。从此,这一部分图瓦人佩戴蓝领带,在这里巡逻执勤。在成吉思汗的军队中,戴领带者仅次于戴头盔的上等士兵。一百多年以后,蒙古帝国如一轮夕阳陨落,大汗的子孙们从中原返回西域,各自为部,分割地盘,这一部分图瓦人便被人遗忘了。明朝开始的时候,他们将蓝领带从脖子上取下,将士兵服装收起,变成了老百姓。

据说村子里还可以找到蓝领带。这蓝领带实际上也是一种祖传武功的标志。

风俗趣闻

每家图瓦人的房前都有栅栏,大门就在栅栏的中间;房后也有栅栏,大多用于围住牛羊圈。在房后栅栏的外面还有栅栏,用于围住菜地。图瓦人对栅栏很重视,无论在哪里安家,必修栅栏。图瓦村背后的山坡上有一家人,离村子很远,平时和村子里的人很少来往。

栅栏其实不难修。村子后面就是成片的松林,一棵棵松树长得笔直挺拔,是做栅栏的好材料。图瓦人从山上选好木料,拉到门前,一根一根打好连接口,往上一卡就行了。一般情况下,盖一座房子得两三个月,但栅栏用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栅栏修好了,就接着修大门。图瓦人的大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活动门,人出出进进,推动即可;另一种是横杆门,栅栏的连接处别着三到四根细木头,要出门了,将这几根木头取下。这种横杆门简单之极,却有很高的地位,不像那种活动门,一推就可进入,你走到这种门的栅栏外,要先向主人喊叫一声,报上自己的姓名,说明来意,主人才会出来给你开门,谁也不能擅自动手。我想,这种门肯定是图瓦人的某种古老传统,包含着他们的尊严和严厉的生存规则。

房子后面的栅栏一般都很长,颇具流线美。人们要去山上打柴了,顺着房子后面的栅栏出去,晚上再顺着那条路回来。时间长了,每道栅栏旁便都有一条路,每家人都走自家栅栏下的那条路,绝不轻易走到别人家栅栏下。就连牛羊也认得自家的栅栏,早出晚归,走到村口了,就自觉散开,顺着自家的栅栏返回。在图瓦村,人和家畜在许多事情上都坚持着共同的原则。

在图瓦村,随便进入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热情款待你。你刚坐下,就端上酸奶奶酒奶茶奶疙瘩、酥油、油饼、油筛子等。吃的食品你可以随便挑,但奶茶却是必须要喝的。主人把茶给你倒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酥油和奶皮子。酥油入茶很快就化开,飘起几朵金黄色的油花,奶皮子在茶中也很快会被浸开,软软的漂在茶水表面。喝一口,顺势将奶皮子吸入嘴里,一嚼,马上有一股美妙的酸味弥开。一般人喝奶茶,第一碗都是边尝边喝,不知不觉喝完了,等在旁边的主人马上就会给你添上第二碗。

你从人们严肃的神情中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什么,只好把第二碗也喝了。喝完了,人们才会告诉你,在图瓦人家里喝奶茶,必须喝两碗,因为你是用两条腿走进来的。喝完两碗奶茶,你再用两条腿走出去,吉祥平安。

图瓦村的好多事情都和“二”有关系。

图瓦人打架,两个人打得鼻青脸肿,甚至要出人命了,旁观者在一旁只是看,没有任何反应。最后,其中的一个必将另一个打翻在地,直到他再也无力爬起,才肯住手。曾有人不懂图瓦人打架的规矩,上去拉架,结果那两人马上不打了,一起过来打他。原来,两个图瓦人打架,是要争英雄的,你去拉他们,他们就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们两个人,所以会一起来打你。

图瓦男人一辈子大概就骑两匹马。20岁时,家里人给他备一匹马,他骑着这匹马在阿尔泰大山里来回奔波。20岁是男人的象征,有了自己的马,就必须要去干男人该干的事情。到了40岁,第一匹马已经被骑老了,男人就开始骑一生中的第二匹马,一直骑到老。从20岁到40岁,男人骑着他生命中的第一匹马,要干很多事情。他先要去寻找一个姑娘做自己的妻子。图瓦小伙子追姑娘,只能追两个,第一个不行追第二个,这第二个必须成功,否则他就可能成为光棍。人们会对那些追过两个姑娘但还没有媳妇的人说:再瘦弱的山羊,走过两座山峰,也就壮实了;再没雄心的鹰,飞过两个山峰,也就上了蓝天了;再笨的人,第一次不会干事情,第二次也就会了。图瓦村截至只有两个小伙子没追上姑娘,这两个人一个38岁,另一个46岁,成了光棍。村里上年纪的人说,咱们图瓦人干啥事情都跟二有关系,这两个人可能是成吉思汗看不上的,把第一个打发到这里,过了些年,又把第二个打发过来了。不过大家放心,这两个人已经把二占住了,以后村子里不会再有光棍了。

图瓦人特别能喝酒。村里人喝酒,大都喝得平静从容。过节或遇到高兴的事了,他们便宰一只羊,买来一两箱酒,邀三五个好友,坐在家中喝。这时候的礼节很多,主人倒满一碗,自己先喝了,然后给客人一一敬下去。一轮转毕,主人又喝一碗,又敬下去。一般的汉族人勉强可以喝完第一碗,但第二碗是无论如何喝不下的。村里用来喝酒的碗很大,一斤酒一般只能倒三碗。酒量不行的人,喝第二碗酒后,人和碗便一起落了地。对图瓦人来说,这只是热身,敬酒和斗酒还没开始呢!主人敬三碗酒后,便将酒瓶递给客人中的一位朋友,他马上接住,敬一圈,再递给另一个人。一天下来,一箱子酒往往不够喝,主人吆喝一声,老婆或孩子便出去又搬来一箱。最后,所有的人都喝醉了,骑着马,由马自己走回去。家里人知道外出的人肯定喝醉,便亮着灯开着门等候,听见栅栏外有马的叫声,便知道喝酒的人回来了。

“一年之中,7个月冬天,5个月夏天。”这是图瓦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冬天,大雪将村庄与外界隔绝,酒成了生活中的依赖。有人曾做过统计,图瓦村人有一年喝了45吨酒,按人口算,一个人一天平均喝两瓶半。

时间长了,每家屋后的酒瓶子便砌成了一面墙,阳光一照,闪闪发光。

村子里有整天只喝酒不干事的人,把自己的钱喝完了,便去喝别人的酒。慢慢地就把整个村庄全喝遍了。有些人喝坏了身体,干什么都手脚抖个不停,到了这种地步,人已经无法再离开酒了,只能借酒精麻醉被酒弄坏的身体。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无比快乐地喝了一辈子酒。多林的父亲年轻时善饮,到年老后,仍有能喝两三瓶的酒量。打猎的时候,他带上一瓶酒,等到猎物出现就打开瓶盖,一边喝一边瞄准。趁着酒兴,他居然弹无虚发,百发百中。一次,他被两只狼逼到一个山洞里,子弹已经打光,枪也不慎掉入山谷,他一着急,从腰中抽出酒瓶,准备击狼。一只狼爬上斜伸入山洞的一根朽木,慢慢向他逼近。他隐藏住身子,待它接近后,突然闪出,一瓶子砸向狼的腰。他当了一辈子猎人,知道狼的腰和麻秆一般细脆,轻微一击,就断了。那只狼被他打个正着,惨叫一声,落入谷底,在一堆石头上摔得粉碎。然而,另一只狼突然向他扑来,他只觉得眼前有条黑影一闪,左臂发出一阵钻心的疼痛。那只狼已用双爪攀在自己的腰上,咬住了他的左臂。他怕狼窜起咬自己的脖子,便慌忙用右手去按狼的头。狼死死咬住左臂不放,无论他怎么按,就是不松口。他一急之下,打开酒瓶盖,将瓶口塞入狼嘴里去,使劲给它灌酒。狼叫了一声,身子一软,跌倒在了地上。它大概被酒呛住了,在原地打滚,好不容易才把酒瓶子甩了出去。他走过去一看,便笑了。狼和人不一样,喝醉后,浑身抖个不停。他见那只狼的皮毛不错,就又一挥手,一瓶子将它的腰打断,用一根粗藤缚住,拉回了家。那张狼皮他每天晚上铺在身下,成了温暖无比的褥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