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8 08:39
圆口铜鱼是鲤形目鲤科铜鱼属鱼类。圆口铜鱼的鱼体是长长的圆筒形,头后背部显著隆起,显得背部高;尾柄高而稍侧扁,强有力;头小而较宽,上下扁平;口在吻端下面,呈弧形;嘴角有一对又粗又长的须。鳍较大,有的灰黄,有的肉红带黄色,有的浅黄带肉红色,有的金黄色镶黑边,点缀着黄铜色的鱼体。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8~20;腹鳍Ⅰ-7。侧线鳞55~58;背鳍前鳞20~23;围尾柄鳞20。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0~13。下咽齿1行,5~5。脊椎骨4+49~50。
体长为体高的3.8~4.8倍,为头长的4.2~5.0倍,为尾柄长的4.0~4.8倍,为尾柄高的8.2~10.0倍。头长为吻长的2.3~3.0倍,为眼径的9.0~12.5倍,为眼间距的2.0~2.4倍,为尾柄长的0.9~1.1倍,为尾柄高的1.7~2.2倍,为口宽的3.0~3.3倍。为须长的1.2~1.6倍。
体长,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前部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尾柄宽长。头小,较平扁。吻宽圆。口下位,口裂大,呈弧形。唇厚,较粗糙。口角具较长的游离膜质片。唇后沟间距较宽。具须1对,极粗长,后伸达胸鳍基部。眼甚小,距吻端较至鳃盖后缘为近。鼻孔大,鼻孔径大于眼径,位置靠近眼前缘。鳞较小,游离部分略尖长,胸鳍基部区覆盖多数不规则排列的小鳞片,腹鳍和尾鳍基部同样覆有若干小鳞。背、臀鳍基部具鳞鞘。侧线完全,极平直。
背鳍较短,无硬刺,外缘深凹形,第一、二根分枝鳍条显著延长,其起点至吻端与至臀鳍基部中点距离相等。胸鳍宽且大,特别延长,前数根鳍条甚长,末端远超过腹鳍起点。背、腹鳍起点相对或腹鳍稍后,腹鳍至胸鳍基部距离小于至臀鳍起点。肛门靠近臀鳍,位于腹、臀鳍间的后1/6~1/7处。臀鳍起点至腹鳍基较至尾鳍基部为近。尾鳍宽阔,分叉,上下叶末端尖。上叶较长。下咽骨宽,下咽齿发达,齿略呈侧扁,第一枚齿末端具尖钩。鳃耙较短小,不发达。肠管粗,其长一般略大于体长,为体长的0.9~1.2倍。鳔2室,前室包于厚膜质囊内,长圆形,略平扁,后室粗长,为前室的2.5~4.0倍,但普遍退化,或前室极小。后室粗长,长达前室的5.0~6.0倍;或前室大,后室极细长;部分个体前、后室均大。腹膜银白色略带金黄。
体黄铜色,体侧有时呈肉红色,腹部白色带黄。背鳍灰黑色亦略带黄色。胸鳍肉红色,基部黄色,腹鳍、臀鳍黄色。微带肉红,尾鳍金黄,边缘黑色。
圆口铜鱼为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常在多岩礁的深潭中活动。食性杂,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植物碎片、鱼卵、鱼苗等为食。其摄食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春、秋季摄食强烈,冬季减弱,昼夜均摄食,但白昼摄食率低于夜间。
圆口铜鱼分布于中国长江上游干支流和金沙江下游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
圆口铜鱼2-3龄性成熟,产卵场在长江上游重庆、四川屏山,并上至金沙江云南朵美一带。生殖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至7月上句,以5~6月初较为集中。怀卵量1.3~4.03万粒,在具有卵石河底的急流滩处产漂流性卵,产出的卵迅速吸水膨胀并在顺水漂流过程中发育孵化。卵膜径一般为5.1~7.8毫米,卵周隙较家鱼大,卵膜较厚。水温在22~24℃时,受精卵经50~55显示即可孵出。
与人工驯养存活相比,圆口铜鱼亲鱼人工培育成熟具有更大的难度,但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根据培育载体的不同,可将圆口铜鱼的亲鱼培育技术分为封闭循环水系统培育、船体网箱培育、可控生态池塘培育、微流水培育等几大类。
封闭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高度集约化和智能化的现代渔业养殖模式,在精准化管理、监控和空间利用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被认为是未来渔业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圆口铜鱼作为一种应激性强、生境需求严格的鱼类,对人工养殖环境的可控性要求也就更为严苛。因此,在养殖环境高度可控的循环水系统中开展圆口铜鱼养殖与亲鱼培育技术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尝试。
采用封闭循环水系统进行圆口铜鱼驯养与亲鱼培育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通过营造适宜的养殖环境、优化饲料配方、加强疾病预防和定期监测等方式,驯养的圆口铜鱼成活率达97.75%,生长速度稳定,同时还较好地控制住了小瓜虫病等疾病的爆发,取得了良好的驯养效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水工程生态所”)等单位主要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圆口铜鱼驯养与亲鱼培育研究。其中,长江水产研究所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环境可控的特点,系统研究了生态调控、营养加强和促性腺物质添加投喂等处理的培育效果,并最终建立了一套可行的圆口铜鱼亲鱼培育方法。经挖卵和B超检测技术鉴定,利用该方法培育成熟的圆口铜鱼数量逐年调高,成熟率已达80%以上。这表明封闭循环水系统是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有效方式之一。
池塘是中国传统的鱼类养殖模式,具有与天然环境接近、养殖容量大等优势,且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可控的状态。通过对池塘中的水温、透明度、溶解氧、pH和氨氮等生态条件进行仿自然调控,同时加强疾病预防管理,可实现圆口铜鱼驯养存活率保持在80%以上,培育成熟的亲鱼逐年增加。
船体网箱是利用自然河道水体和半开放式船体进行鱼类养殖的方式,由于既能维持一定的自然环境,又能保证人为的控制,因而成为许多渔民和养殖户推崇的养殖方式。由于圆口铜鱼对全人工环境的适应能力弱,因此利用船体网箱的半自然环境来提高其适应性成为不少研究单位的选择。与封闭循环水系统相比,船体网箱驯养圆口铜鱼的容量更大,生长速度更快,亲鱼成熟效果更佳。但是由于水体开放,无法控制水温和各种病原,因此更易导致试验鱼罹患各种疾病。而一旦网箱中的圆口铜鱼患病,其治疗还存在很大难度,即便使用药物常常也会因为水体流动过快而不见效果。因此,在利用船体网箱进行圆口铜鱼驯养及亲鱼培育时,应勤巡查、早预防、及时隔离病死鱼。采取船体网箱进行圆口铜鱼驯养及亲鱼培育研究并取得较好效果的单位主要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水生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
微流水培育技术是指在水体交换率有限的条件下,利用水泥池、水族箱、玻璃钢盆、池塘、网箱等多样化的设施进行亲鱼培育的方式。其优势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养殖设施,培育成本较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华鲟研究所”)主要采用该方法进行圆口铜鱼亲鱼培育工作。该研究团队采用玻璃钢盆流水套养的方式培育圆口铜鱼,取得了较高的成活率,且部分驯养亲鱼性腺可以发育成熟。
综合比较以上四种培育方式,封闭循环水系统优势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可控性高、亲鱼存活率高、性腺催熟效果稳定、疾病防治效果好等方面。可控生态池塘在亲鱼培育规模上有较大优势,但需要注意亲鱼催熟效果和疾病防控问题。船体网箱虽然在亲鱼成熟效果上有一定优势,但可控性较差、疾病防控难度大,而且长江船体网箱已大部分拆除或退出,失去了研究载体。而微流水培育成本低,但规模较小,且亲鱼成熟效率还有待提高。
圆口铜鱼养殖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了疾病预防工作可有效防止鱼病的发生。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鱼苗进行养殖前可用3%的食盐洗浴或者聚维酮碘药浴彻底消毒;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避免鱼体受到损伤,为细菌侵染提供途径;做好水质调控:采用充气泵增加水体的溶氧量,用生石灰调节pH值,使水体保持弱碱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用微生物制剂,降解水中氨氮、亚硝基含量,保持良好环境;做好饵料消毒工作,定时定点投喂螺蛳、河蚌等软体动物,而且在投喂前要经过消毒处理,防止寄生虫感染;对水体定期消毒,加强日常管理。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列入中国2021年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由于产卵场的破坏,圆口铜鱼缺乏补充群体,圆口铜鱼资源越捕越少,已成为偶获种,而圆口铜鱼由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驯养难度大,研究仍停留于驯养和人工繁殖技术方面,保护压力十分巨大。由于圆口铜鱼资源有限,许多基础研究无法开展。如圆口铜鱼的性腺发育及调控技术、圆口铜鱼主要疾病小瓜虫病的入侵机理及防治方法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虽然突破了圆口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但其苗种成活率极低。只有将人工繁殖鱼苗培育成亲鱼、实现全人工繁殖后,才能实现圆口铜鱼的物种保护。
基于圆口铜鱼物种保护的紧迫性和严峻性,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外,包括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水利部水生态工程研究所等各大研究机构纷纷聚焦于圆口铜鱼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目研究主要集中在圆口铜鱼的驯养技术和人工繁殖技术攻关上。经过池塘驯养、流水驯养、网箱驯养、室内工厂化循环水驯养、船体网箱驯养等多种模式探索,各大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达成了高度共识:对圆口铜鱼这类喜急流水性鱼类,必须经过江河环境的原位驯化、培育成熟实现人工繁殖后,再经过多代驯化,才有可能实现内塘的全人工繁殖,达到物种保护目的,而船体网箱驯养模式则是最佳、也是唯一的模式。为此,各研究机构对圆口铜鱼的研究均围绕船体网箱驯养模式展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自开展圆口铜鱼船体网箱驯养模式研究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四方面进展:
圆口铜鱼为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常见个体以0.5~1千克为多,最大可达3.5~4千克。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已经在中科院水生生物所获得成功,四川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人工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