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尾蝎鲎

更新时间:2024-10-20 05:10

圆尾蝎鲎是剑尾目鲎科蝎鲎属动物,又称鲎、圆尾鲎、鬼鲎、鬼仔鲎。由头胸部、腹部和尾剑3部分组成;全体覆以硬甲,背面圆突,腹面凹陷;头胸甲背面突起较低,内凹较浅,宽至10厘米;腹部呈六角形,两侧缘有6对可活动的倒刺;腹部末端无尖刺;尾剑呈半圆柱形,光滑无小刺,尾剑明显长于背甲。

形态特征

圆尾蝎鲎的基本身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前体、后体和尾。前体是甲壳上大的圆顶形前部。边缘有刺的较小的后甲壳是 后体。看起来像尖刺的后部延伸部分是尾节,通常被称为尾巴。在鲎中独一无二的是,尾巴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它在其他物种中基本上是三角形的。尾巴用于在翻转时将自己正面朝上。

圆尾蝎鲎是四种现存鲎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与其他物种一样,雌性比雄性长得更大。在马来西亚半岛,雌性平均长约30.5-31.5厘米,包括约16.5-19厘米的尾巴,甲壳宽约16-17.5厘米。相比之下,雄性平均长约28-30.5厘米,包括约15-17.5厘米的尾巴,甲壳宽约14.5-15厘米。大小在地理上存在显着差异,但这并不遵循明确的南北或东西模式。来自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那些平均比马来西亚半岛的略小,雌性和雄性的甲壳宽度分别约为16 厘米和14厘米。在其他地方,它们的平均值甚至更小,最小的报告来自印尼的巴厘岛和勿拉湾地区,那里雌性的甲壳宽度约为13厘米,雄性为11厘米。该物种最大的雌性体长可达40厘米,包括尾巴。

圆尾蝎鲎有两只复眼。这些复眼的主要功能是寻找配偶。此外,它们还有两只中眼、两只不发达的侧眼、一只位于甲壳上的顶壁眼和两只位于嘴巴下方的腹眼。科学家认为,腹侧的两只眼睛有助于鲎游泳时的定向。每个鲎都有六对附肢。第一对螯肢相对较小,位于嘴巴前方。它们用于在其中放置食物。其余五对腿分别放在嘴的两侧,用于行走/推。这些是须肢和推腿。大多数附肢有直的剪刀状爪子,但雄性的第一和第二对行走腿有很强的钩状“剪刀”,用于在交配时抓住雌性。位于它们腿后的是书鳃。这些鳃用于推动游泳和交换呼吸气体。

栖息环境

栖息地一般喜欢选择在泥泞的河流,河口沼泽和红树林,喜欢居位於盐度较低的河口。和该属的其他物种不同,在海水退潮时不返回大海。分布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浅水区,底部是柔软的沙质底部或广阔的泥滩。圆尾蝎鲎是底栖动物,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其半咸水、沼泽水生境(如红树林)附近或底部度过。

生活习性

活动

成年圆尾蝎鲎,多见于深水,而幼鲎多见于潮间带浅水区。潮间带沙滩和泥滩是它们的繁殖地。雌性的马蹄蟹会于水涨时到沙泥滩产卵,每只雌性每次约产下二千枚卵。 但由于圆尾蝎鲎在野外的存活率偏低,在一万只幼鲎中,大约只有1到2只可存活10到15年。

脱壳

圆尾蝎鲎的脱壳是由头胸部的周缘裂开,而新的旧体才由其间隙跑出来。刚脱皮的甲壳非常柔软,这甲壳要恢复到原来的硬度,也需要相当的日子,几乎令人怀疑它是否会恢复到原来的坚硬度。鲎由于生长速度慢,所以是一种不大能长大的动物,科学蜀仍不清楚确定几年才能生长成成体。大概认为雄的脱15次皮,而在第13年成成体;雌的脱16次皮,于第14年成成体。

食性

选择性底栖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幼虫、小鱼、寡毛类、小蟹和薄壳双壳类为食。它们没有下颚,用腿上的刚毛磨碎食物,然后用螯肢将食物放入口中。摄入的食物然后进入表皮衬里的食道,然后进入胃腺。 胃腺由“嗉囊”和“砂囊”组成。嗉囊可以膨胀以适应摄入的食物,而砂囊则将食物磨成“浆”。研究发现,圆尾蝎鲎对昆虫幼虫的偏好超过了其他食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

繁殖方式

圆尾蝎鲎为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肠的两侧,直延伸到腹部,经一对短的生殖导管以生殖孔开口在生殖厣板下。每年夏季为繁殖季节,鲎从深海游到近海潮间带的沙滩上,雌雄聚集在潮间带,由雌鲎扒沙作窝。雄性以脚须抱住雌性,雌性以附肢挖坑产卵时,雄性排精在卵上,行体外受精。产卵后雌雄分开。

春季,圆尾蝎鲎从较深的水域迁徙到较浅的泥泞区域。筑巢通常遵循满月和新月涨潮的周期。在交配期间,雄性会在产卵前使用改良的前体附肢长时间跟随并紧贴其潜在配偶的背部。产卵密度低且性别比例为1:1的鲎物种。圆尾蝎鲎,是一雄一雌制的。此外,雌性不选择自己的配偶。雄性通过视觉和化学感受信号找到它们的雌性伴侣。一旦找到配偶,雌性就会挖一个洞并产卵,而雄性则在外部给它们施精。产卵后,雄性和雌性返回海洋,卵自行发育。它们的卵很大,几周后,卵孵化成成虫的微型版本。

新加坡的圆尾蝎鲎在8月至翌年4月繁殖。每次蜕壳时,幼鲎会长得大约33%,从2厘米长到成年体型大约需要5 次蜕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1996年ver 3.1——数据缺乏(DD)。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种群现状

圆尾蝎鲎生长周期很长,需要近13年才能完成繁殖。但鲎资源已经急剧减少。由于填海造地、滩涂开发等原因(因为鲎很挑地方生长)鲎失去了赖以生息的浅海沙滩。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所以无法逃脱被滥捕滥杀的命运,面临着灭绝性的灾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