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4 10:58
圆彻法师(公元1929~2004年)。圆彻法师,别号:春明一衲。接法名日杲,俗名陈(王+向)秀。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五日(十月初五日),出生于广东梅县丙村圩镇饭架巷五号。祖父陈次石务农。父亲陈智麟是有名裁缝手,母亲张新妹种菜。
圆彻法师(公元1929~2004年)。圆彻法师,别号:春明一衲。接法名日杲,俗名陈(王+向)秀。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五日(十月初五日),出生于广东梅县丙村圩镇饭架巷五号。祖父陈次石务农。父亲陈智麟是有名裁缝手,母亲张新妹种菜。
陈家是名门望族。陈(王+向)秀的伯祖父陈崧(梦石)是潮梅名儒,考取禀生拔贡后被母校「韩山书院」聘为院长九年。父亲陈智麟五兄弟∶陈迪予,禀生拔贡,参加同盟会,在汕头经办《大风报》,鼓吹革命;陈智麟、陈利苍留学日本,曾在汕、潮任警务要职;陈毓缟务农;陈毓缥,参加同盟会,在广东陆军学校英年早逝。师上有一姐一兄,下一养妹。
因战乱,父亲陈智麟生意差,靠母亲向娘家借菜地种卖菜养家糊口。故师长大后作《出身》诗云∶
家世栽云攀桂萼,灌园有母乐清贫。
?锄春早蔬翻绿,刀尺宵深线压金。
细剪烟霞缝破衲,静观花鸟羡空林。
冲龄即具超尘想,每傍精蓝学梵音。
五岁时,随姐陈带英(后嫁华侨而早逝)上学,因调皮而被父亲改留在裁缝店内玩。九岁时,进「介文学校」读书。因此前有三叔陈利苍教其《千家诗》、《幼学琼林》,故国文程度超过小学生,便插班四年级。三年后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丙村中学。自读小学起,胡挺生老师就教其古典诗词知识,使他小小年纪所作律诗就有人传抄。九岁刚入学那年,陪老师到范姓友家下棋,师夸其聪明,友人书上联「秧田雨过蛙打鼓」试其文才,他对曰∶「竹圃风吹凤啭簧」,令范氏叹服。
十四岁(一九四二年)农历八月中旬,陈氏宗族拜山祭祖。父亲于中午在祠堂吃完酒席,带着分给每家剩菜回家,再配饮酒,不久吐泻,越日转为「赤痢」,传染给妻、小女阿兰,至九月初九父故,九月十五日母也故,九月二十日小妹阿兰也亡。陈(王+向)秀也被传染,昏昏睡去,两天两夜后竟活过来,爬出门去找到三叔父,终于战胜死神。
他想,人有许多烦恼、祸殃,从以前在万灵寺中所听到的佛经中感悟到∶解脱人生烦恼的不二法门是修佛悟道。但当时机缘未到。十五岁(一九四三年)时天大旱,潮梅大饥荒,辍学在家,生活甚苦。父母双亡后,哥哥店铺收入不足糊口,原有若干田园也在双亲去世时已卖掉,现家徒四壁,每天到山岭挖野生薯来充饥,饿得矮小似十岁童。第二年春节后要当兵,被嫌体差而拒收。
一九四四年初夏,野菜早已被挖尽,村民饿死不少。他听说凡饥民每天上午九时、下午五时可在县城东校场,县救济站领一份稀粥。为不饿死,独自步行二天,到县城接受施粥。他是文弱小书生,端着破碗排队,被人挤后,只有别人领完了,才能上前领到小半碗剩粥。人贩子趁机把他和七个少年,带上江西。亲友皆不知此事,以为他已饿死,待到二十二年后「文革」被迫回乡时方知他已是和尚。
经十馀天跋涉,走到江西省宁都县丘坊村,他被贩卖给张姓人家做童工。数月后由张氏安排在村中洪氏学堂做杂工。先生有时没来上课,他能代讲课,家长满意,十八岁(一九四六年)时受聘为教师。一九四八年,在教书时识僧瑞顺,随其到福建明溪县聚龙寺,皈依兴启法师。
一九四九年,江西解放,区长见他贫苦又有文化,便作为干部来培养,但他对政治不感兴趣。
一九五二年参加「土改」工作,查田核园,任乡宣传员、宗教委员、人民代表等,负责写黑板报并写稿投《永安人民》报,一度为特约通讯员。「土改」后任邓珩乡中心学校校长。
二十五岁(一九五三年)复查「土改」时,在组长叶怀琰领导下工作。是夏,看破红尘,辞教职而到聚龙寺礼兴启师削发(一说由该寺释兴启带往莲池寺剃度),成为沙弥,取法名盛发,住宁化县法轮寺依慧果法师研习天台宗,兼听梵网经菩萨大戒。同年冬,剃度师兴启法师病倒,遂回寺侍之左右。十一月初四日师寂,徒弟们分散,他到莲池寺,与十八位师兄弟耕种所分到田地,禅农并举。
一九五四年底,寺中曾与兴启法师同寺为僧的住持,在其圆寂周年时,为其灵骨入塔,并叫他修书连同经资寄到苏州灵岩山寺,为师超度。他在信中兼写想到该寺求戒。约十天后,首座了然和尚复信,推荐他到南京宝华山授比丘大戒,并把法名「盛发」改为「圆彻」。他很高兴,经住持批准,邀寺内释常湛、龙聚同赴宝华山。一九五五年三月十九日,参加解放后首次「全国授戒大法会」,成为比丘僧。他激动得彻夜不眠,赋《求戒》诗曰∶
身心已许法王家,荷笠担囊上宝华。
泽沛三坛昭戒日,威严八部逾恒沙。
人天喜踊传金牒,海众欢腾雨妙花。
欣秉僧仪圆具足,三衣一钵老烟霞。
受戒毕,与几位师兄朝礼安徽九华山,遍参金山、高 、焦山等。往上海听能海法师讲《菩提道次第》,及听如三老法师讲《法华经》。回至苏州灵岩山寺,由了然和尚推荐到寺内、全国著名的苏州净宗佛学院读书,学制三年。
一九五六年,他勤学猛进,被选为「监学」,兼任文学课教师,受教课高僧所重。同年,出席了「苏州市青年代表大会」。
一九五七年,在灵岩山寺读书期间,兼任方丈妙真和尚秘书,代理答复国内外来信。一九五八年在学院毕业,留寺常住。他朝礼普陀山。
一九五九年,创作《劝修念佛五更词》长篇。是年秋,与雪相法师踏水车抗旱休息时,雪师出上联「三光日月星」,请他对下联。他脱口对曰∶「一统山河地」,令雪师惊讶。
住灵岩山寺三年后的一九六一年秋,受妙真长老之托到永安代他为觉素等七人剃发,然后回宁化、明溪探候师友。同年至山西五台山清凉桥畔,能海法师座前学「律藏」。一年期满,自愿留山修习,经能海法师推荐,留住碧山寺(即广济寺),户口从苏州迁来。
一九六二年七月离永安赴上海。八月十日,与南京国画院院长钱松岩、副院长亚明、陈大羽(潮阳县人)等登泰山,在玉皇顶欢度中秋节。过曲阜,谒孔林,旋赴京经大同上五台山。朝礼五个台顶后,在五台过年。翌春住五台山碧山寺,受请为藏主管藏经。一九六二年还从宁夏乘羊皮筏渡黄河,遍访山东、山西各名刹,结识贤信法师。
一九六四年游南京,访林散之,共游中山陵、灵谷寺、玄武湖、雨花台诸名胜,各有诗记之。旋应召返苏州灵岩山寺举行隆重仪式,由首座了然大师传衣钵,使他成为曹洞宗第五十七世,接法名「日杲」,赠法卷、衣、挂珠等。该寺是禅宗五脉之一,唐高僧良价法师及其弟子本寂法师所创,因本寂法师住抚州曹山(今江西宜黄),良价法师住筠州洞山(今江西宜丰),而故名「曹洞宗」,后在日本很盛。他接衣钵后不久,仍回五台山。
在五台山五年,研习、整理数百部佛经,饮誉于中原佛教界,大德常与之研讨佛理。可惜好景不长。
一九六六年「文革」乱起,五台山三百多位僧人被遣俗乡,仅留若干老残困守寺院。农历十二月(一九六七年一月),「红卫兵」们把被诬为「黑帮」、三十八岁的释圆彻送回俗乡广东省梅县。一个壮汉,每天要出工又要煮饭,田不会种,家不会理,乡亲们非常同情。村中退休的县政协副主席杨晋康,是丙村中学老教师,对他这学生十分关心,力劝成家。起初无论如何也不答应,无奈乡人已为其在雁洋找了一个叶氏女子,在杨老操持下,成家生子(一九七二年生陈良杰,皈依名「明心」;一九七四年生陈良雄,皈依名「明性」。「文革」后师复僧时办离婚手续)。一九七○年当技术员,种柑桔、采煤等。
「文革」甲寅年(一九七四年)秋日,圆彻法师偕其师兄圆霖法师结伴游于南京,一同上门拜访诗友、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林老是南京书画院院长,知名度甚广。这天适逢「为工农兵服务日」,登门求书乞字者众多,门庭若市。但见林老在客厅当众挥毫,而门口至厅前,人们排成长队,通路阻塞。圆彻与师兄好不容易排到中间,已近中午,真个欲前不得欲退不能。只见林老疲于应付,戴着老花眼镜,汗流满面,无暇与人交谈。圆彻素知林老耳聋,不便招呼,不得已遂从挂袋中取出片纸,写上七律诗一首,由众人传递上,送交林老。诗云∶
千载繁华一掷梭,驻颜无术奈愁何?
纵情未免戕神甚,逐物由来丧志多。
勒鼎浮名身后事,生花健笔眼前魔。
弥陀念念常存想,珍重流光一刹那。
林散之接诗阅罢,将花镜推至额上,举目四望,遥见已着俗装的圆彻、圆霖二僧,原来是诗友到来,不禁怆然泪下,挥手招呼∶「霖师彻师,你们要常来看我,常以此等诗文警策我啊!」立起身来又对庭前民众说∶「今日老友欢聚,改日再写吧!」随后即拉二师进入书房,煎茶畅叙。又说道∶「今日幸逢二师解围,得有半天清闲也!」三人论道读禅,极其投机。但因时逢「十年浩劫」,「四人帮」横虐天下,艺术品已如粪土。每谈时事,不胜唏嘘!临别,林散之对圆彻法师说∶「刚才蒙赠警诗,如无回报非礼也!」遂呼侍从,研墨展纸,自己起身执笔,驰毫骤墨,立成一绝云∶
别后荆溪一梦违,小桥流水鲫鱼肥。
亦知此日春无恙,柳絮如花正乱飞!
墨色淋漓,铁笔银钩,兼融羲之及怀素笔意。更妙的是,诗中挟带牢骚,以畅其怀。圆彻会意,接过墨宝,互道珍重,依依而别。
此后,圆彻师对此书幅十分珍爱,到证果寺任住持时,常挂于禅房欣赏。可惜此书幅后来被其徒偷去,至今未知下落,甚是可惜!所幸李明烈先生当时藏有复印件,得以观其全貌。
一九七八年,即「文革」结束两年后,玉宇澄清,万物复苏。山西五台山宗教委电报催其速返寺,即辗转千里,回到离别十一载之五台山,住塔院寺。
因极左政策未能在短时间内废除,寺中和尚只能扫地种菜,不能做佛事。他只得上书北京原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要求完全落实佛教政策。赵朴初与他有过交往,法缘深厚,接到信件,喜出望外,亲写两信,要他从速上京共商恢复中国佛协工作。一九七九年正月初五,他首次接信,夜书《已未元月初五日得赵朴初会长函促赴京面叙,灯前书此奉答》七律。拟正月二十「天餐日」才赴京,不料正月十二日又接催信,只得交待寺务,于十九日在山下坐火车直达北京。
抵京后,赵朴初马上召集明真、正果、净慧、圆彻等五人会议,成立了中国佛协办公室、佛学研究部、国际部、教务部、接待事务部,研究在各省、市速复佛教协会问题。这次会议后又调入茗山法师,这五大法师各管一个部(办),开始了紧张工作。圆彻法师主管「教务部」,整理现存佛经和宣扬佛教知识书刊的编印工作等。中国佛协办公设在广济寺内。
他首先校勘《房山石经》。它是隋末唐初由幽州高僧静琬和尚开始在北京房山刻藏的石刻佛经,以后高僧在此刻经,直至清康熙三十年共刻藏石经一千多部,三千四百馀卷。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发掘和整理了大小碑刻共一万五千馀块,是我国珍贵的佛教遗物。是年冬,他带着《房山石经》南下,边走边校勘。在福建过年,正月十五,应邀参加闽侯县雪峰寺的恢复挂牌仪式。
回京后,于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受聘为「佛学研究部」研究员,与其它三位法师一起主持工作。在日常事务中,一直协助赵朴初会长工作,经常接待各国佛教团体、友人的来访,代朴老起草一些重要文件等。
在京七年,遍访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了国内外高僧大德,受赵朴初耳提面命,整理和编撰了许多佛教书刊,为中国的宗教事业中兴做出了奉献。还有幸参与修订首部《刑法》,提出了本界别的意见。又每遇喜事,总有诗词佳作,其「诗僧」享誉京华。其书法和绘画亦属上乘,求书诗画者遍及国内外。
一九八六年,福建名刹闽侯县雪峰寺恭聘他为首座,赵朴初批准他离京赴任。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区的雪峰寺,又称「崇圣寺」,为我国南宋末至元朝初期所设十刹之一。山中奇胜甚多,如凤凰岗、乌石岭、应潮泉、鳌山阁等,其中应潮泉和鳌山阁是义存禅师成道的地方。故历代必定要大德高僧才能成其方丈、首座。
在福建期间,他主持恢复了当地多座著名寺院的佛教活动。作为梅县客家人,他在福建省沙县到处寻访「惭愧祖师」潘了拳的出生地。但因机缘未到而未果。据当年的沙县统战部长胡德(金+水)回忆,圆彻师之普通话南腔北调,十分费听,他说要找一千多年前在广东省梅县阴那山开基成佛的「潘」姓高僧出生地,当地人不知他说是找姓「彭」还是姓「范」的高僧,虽然潘了拳的圣迹在当地都很出名,但无人知晓他在哪里得道,找了一阵没找着。直到一九九三年,圆彻师再到沙县淘金山弘法开示时,用笔写下「潘」字,当地统战干部才在夏茂镇洋元村一个叫「粉干曲」的地方查到了「惭愧祖师」的出生地。他非常高兴,马上通知了梅县阴那山「灵光寺」住持释瑞基,中断了一千多年的佛缘才得重续。后瑞基法师募集了一百多万元,在「惭愧祖师」出生的祖屋原基上,建了一座有相当规模的「报恩寺」,还为当地村民修筑了一条直通「报恩寺」的水泥村道。
圆彻师在永安市,有皈依弟子约七百人,而全市佛教徒仅千人,是中兴该市佛教事业的功臣。
圆彻师于一九八八年移锡粤东汕头市龙湖区鸥汀古寨证果寺任住持,直至示寂。住寺期间,兼顾兴、梅佛事。一九八八年冬,返梅县为远照法师圆寂做佛事,受聘兼任兴宁县神光寺方丈。越载倡建梅州市千佛塔。还受聘为梅州市、兴宁市佛协名誉会长。文学家方海权称师为妙梵之师。
圆彻法师之一生,除应召在京为中国佛协复兴做贡献外,最重要两大成就,一是呕心沥血重兴了名刹证果寺,二是妙语连珠留下了《微尘集》千首诗书。
一九八三年四月初八,广东省汕头市郊区下蓬镇鸥上乡陈金豪、官埭头村纪汉臣到潮州开元寺祝圣,触想应复建家乡证果寺,数天后两人联名上书市宗教局和市佛协,引起重视。
一九八三年六月,圆彻师自京南下探访师友,从闽入粤至汕,由汕头市宗教局领导人和市佛协会长释定持陪访创自明朝、受帝敕封的证果寺。师见山门虽废,寺址半荒,然庭中菩提树古木参天,老井泉清冽,故有敬意。当地十八乡父老数百咸迎,倡议筹建,而诸位领导和定师以「筹建主任」相嘱。「衲固辞,以尚在京华供职,无法分身,辞而弗得,乃以筹建事宜咐嘱当地父老陈金豪伯等」(见寺碑记)。越载八月六日圆彻师再来,为寺筹建小组挂牌,然后离去云游没回。一九八八年二月三日,筹建组员纪汉臣(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日被寺聘为顾问)写信给师,说「(证果寺)菩提根深,因缘殊胜,特区之新开发,更将有利于我佛教之国际性之发扬。以师之大德,进住证果,大转法轮,广度众生,将为我华夏创造新一页。」恳请速来汕兴寺。师受感动,即重来,大家坚留主持寺务,始叔然动心,不忍复去,茹苦任艰,力谋修复。」(见寺碑记)。自此长住,为兴寺不辞艰辛,奔波四方。一九九○年八月十四日大雄宝殿奠基,四年后中秋落成。
自一九八八年至二○○一年,历经十二载奋斗,总筹资投入约六百万元,于二○○一年十一月四日重建证果寺落成开光。它坐西北向东南,呈长方形,总深七十七.二米,总宽二十一.七米,总建筑面积一千七百多平方米。分三进∶天王殿(圆彻师自行设计)、大雄宝殿、后楼(分法堂、念佛堂、藏经楼三层),加左厢长方形三层楼分为∶伽蓝殿、地藏殿、报恩堂、功德堂、五观堂、客堂、方丈室、圆明楼、众香阁、僧房、库房等。尤以特高石砌大山门、无量(梁)天王殿、大型泰国铜佛像、九龙壁玉石雕、古菩提树与般若井泉而引人入胜,圆彻师作《证果寺歌》长诗颂之。一九九四年十月六日被汕头市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今有匾二十九块(赵朴初、释圆彻各书寺名)、联六十五副(其中圆师撰书大多数)、古今诗三十二首(其中圆师作二十二首)、碑记五通(全由圆师撰,并书三通)。该寺已成为善信向往的道场、特区旅游的热点,这是圆师为振兴汕头梵宇一大贡献。
圆彻师多才多艺。留下《微尘集》。不仅精通佛理,作狮子吼,弘法利生,而且善诗词,工书画。其文如行云流水,诠释圣理,开宗明义;诗如机锋棒喝,禅味浓郁,明心见性,接引善信入香光室,登觉云路。早于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在京时,诗书才华就大显身手。一九九○年由接法师兄日光(即定持)诗僧推荐,成为汕头市政协岭海诗社社员。后又为湖南长沙市岳麓诗社、上海乐天诗社社员。受聘为美国纽约四海诗社名誉顾问(一九九一年十月十日)、《环球当代诗词》名誉编辑。作品发表于北京《法音》、《佛教文化》、《广东佛教》、《北京晚报》、《南方日报》、《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岭海诗词》、《全国诗社社友作品选萃》等数十家报刊。尤其是一九九三年十二月,获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所颁发《收藏证书》,文曰∶「圆彻先生∶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你热情向毛主席纪念堂赠献书画作品二件,...我们正式予以珍藏。
圆彻师古典诗词造诣尤深,才思敏捷,口缀珠玑,偶有会心而下笔数十首可立就。一生作诗词一千多首,诗作尽管在一九八九年乘车从雪峰寺回汕头时,丢失一大包诗稿(包括定持诗僧诗稿),仍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出版合集《微尘集》,计有诗词千馀首。此前有《尘海清音》、《尘海云踪》、《太姥山杂诗》、《闽江纪事诗抄》、《 江纪事诗抄》行世,皆收进《微尘集》,分成尘海清音、尘海歌风、尘海云踪、集外集四部分,并附文十二篇、碑记五篇、联九十四对。或吟出家参禅、归隐安贫,或咏高僧古刹、名山大川,或赠佛友文朋,或悼中外缁素,旨宣佛理而止恶扬善。 一九九三年中秋,圆彻法师在二鍪山寺礼佛(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当登连珠岩时,颇有感触现场挥毫,赋诗一首赞连珠岩胜景。
二○○四年二月十八日(正月廿八),中国佛协原研究部研究员、著名诗僧、书画家、重建证果寺住持圆彻法师,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证果寺内,以吉祥卧安然示寂,终年七十六岁。二十四日上午举行追思法会,下午一时,出龛往广东省潮阳市灵山寺荼毗,由方丈心印举火,获舍利子逾百。(林俊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