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5 21:12
圆疣齿突蟾(学名:Scutiger tuberculatus)是角蟾科、齿突蟾属两栖动物。雄蟾体长68-76毫米,雌蟾体长64-79毫米。体形肥硕。头宽扁,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略突出于下唇。鼻孔位于吻眼之间。眼间距略小于上眼睑宽,与鼻间距等宽。无鼓膜。颞褶宽厚,其外侧高厚而内侧边缘不清,后达肩部。上颌无齿突。舌大长梨形,无犁骨齿。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关节下瘤不清晰。内蹠突色浅为长圆形,无外蹠突。后肢短。背面皮肤极粗糙;一般吻端至眼前方皮肤较光;体背部高大圆疣多,长疣少,近背中线两行为圆疣;腹面光滑。生活时一般体背面基色为深绿灰色或棕黄色,头前部浅绿灰色上覆以褐色。瞳孔纵置黑色,虹彩棕黑色。两眼间有一个棕褐色三角形斑。
雄蟾体长68-76毫米,雌蟾体长64-79毫米。体形肥硕。头宽扁,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略突出于下唇。鼻孔位于吻眼之间。眼间距略小于上眼睑宽,与鼻间距等宽。无鼓膜。颞褶宽厚,其外侧高厚而内侧边缘不清,后达肩部。上颌无齿突。舌大长梨形,后端游离略有缺刻。无犁骨齿。长而粗壮。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关节下瘤不清晰。内蹠突色浅为长圆形,无外蹠突。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前部。左、右跟部不相遇。指端圆,色浅;趾略扁而细长,趾端圆,色浅。指式:3>4>2=1。趾间具蹼迹,趾缘膜很窄。无关节下瘤。
背面皮肤极粗糙;一般吻端至眼前方皮肤较光,两眼间小疣粒多,其间有数枚较大疣粒,上眼睑及整个头侧满布小刺疣;体背部高大圆疣多,长疣少,前后排列略成6-8行;近背中线两行为圆疣,一般排列整齐,达肛部上方,有的个体排列不规则;股、胫背面以及跗、蹠外侧因腺体较多显得凹凸小平;腹面光滑。生活时一般体背面基色为深绿灰色或棕黄色,头前部浅绿灰色上覆以褐色,头侧褐色上有黑点,一宽黑线沿吻棱至眼前角并延伸至颞褶下方达肩部。瞳孔纵置黑色,虹彩棕黑色。两眼间有一个棕褐色三角形斑,有的向肩部延伸与背部色斑相连;颞褶、背疣及四肢背面腺体上均呈深棕色,但有的与背面基色相同。整个膜面呈紫灰肉色,指、趾端及掌、蹠突色浅。浸液标本背面暗棕灰色,背疣及四肢腺体上棕色;腹面灰肉色。
雄性第一、二指婚刺大,呈锥状,胸部刺团两对,内者大,其上黑刺极细小而密集。
卵径3毫米,动物极灰蓝色,植物极乳白色。
第33-37期蝌蚪体小而细长,全长48毫米,头体长19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56%;尾鳍低,起于第三尾肌节,尾末端圆;背面绿灰色,有深色斑点,尾鳍上有斑点;唇齿式多为Ⅰ:2+2(或3+3)/3+3:Ⅰ,唇缘宽;唇周围均有乳突,口角部位无副突。
圆疣齿突蟾多栖于海拔2600-3750米的中小型流溪近水源处或溪边岸上潮湿之大石下及腐叶中,有的在浸水或湖边沼泽地内石下及腐朽杉木下,也有在小河内石下。该蟾被翻山后,立即将前后肢向内下方缩成一团,匍匐不动,无逃跑情况,故易捕捉。蝌蚪多生活在山溪回水凼内石间或急流处石下,在近山溪尽源处较多,游泳力较强;该种蝌蚪在各种流溪内均可见到。
圆疣齿突蟾主要捕食金龟子、蝽象、蚜虫、鳞翅目和双翅目等小型动物。蝌蚪游泳能力较强,多生活于流溪回水凼内石间,在流溪两旁的小支流内数量较多。
分布于中国四川(越西、昭觉、冕宁、西昌、盐边)。
5-7月为繁殖期,卵群呈圆形或片状,黏附在石底面,直径60-80毫米。据采到的雄蟾第二性证及解剖观察雌蟾腹内卵的发育情况以及采到的卵块等,卵块贴于小沟内石下,所量3个圆形卵块其直径为60.3毫米、66.2毫米及80毫米;·在繁殖季节间,雄蟾在产卵场所逗留时间较长,雌蟾可能在产卵后即离开产卵场所。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特有种。该蟾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减少。受肋、等级:易危(VU)。
圆疣齿突蟾能捕食多种害虫,如金电子、蝽象、甲虫、蚜虫、鳞翅目幼虫、双翅目以及蝇、蛆等有害昆虫及幼虫,对林牧业虫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