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5:13
土地覆盖是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
土地覆盖是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
土地覆盖是随遥感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含义与“土地利用”相近,只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对地表覆盖物(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进行分类。如对林地的划分,前者根据林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林地分为针叶林地、阔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等,以反映林地所处的生境、分布特征及其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垂直差异。后者从林地的利用目的和利用方向出发,将林地分为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薪炭林地、防护林地等。但两者在许多情况下有共同之处,故在开展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常将两者合并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分类系统,统称为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全国性的土地覆盖及其数据库建设等工作,更多侧重于遥感分类的小比例尺宏观研究,其精度和时效性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而国际上尽管有多种被广为使用的土地覆盖数据集,但它们在中国区域的适应性和精度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面对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对土地覆盖时空信息的迫切需求,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组织实施了全国区域的土地覆盖遥感监测,进行了中国1:25万比例尺的土地覆盖遥感制图和动态监测,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我国陆地及近海岛屿的土地覆盖状况,建设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的中国土地覆盖及其变化数据库。《中国土地覆盖遥感监测》一书即是这项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据介绍,土地覆盖数据是区域规划、气候变化、生态系统评估、环境建模等多项研究的基础数据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遥感数据对土地覆盖进行监测,具有即时、高效的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土地覆盖研究的主流。在国内相关研究团队中,由中科院遥感研究所研究员张增祥领衔的中科院遥感所国土室走在了前面。
格网土地覆盖数据产品是指以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为参考依据,生成1km格网的全国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它是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推出的土地资源类系列数据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