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9 08:04
竖穴土洞墓
古代墓葬形制有木椁墓、砖室墓、土洞墓三类。其中以木椁墓和砖室墓最多,土洞墓最少。土洞墓在黄土发育,地势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分布较广。
土洞墓第一期为西汉中期偏晚,即汉武帝元朔二年至宣帝时期(公元前127年至前49年)。这一时期墓葬发现较少,仅有召湾51号墓甲室和88号墓,墓葬均为竖穴木椁墓,带台阶式墓道,墓内葬一人一棺,棺有横置现象。二墓出土物以铜器为主,有铜鼎、博山炉、弩机、车马器具等。
第二期为西汉晚期,即元帝至平帝时期(公元前48年至公元8年)。这一时期汉墓数量最多,形制也最丰富,有木椁墓、单室小砖室墓、单室土洞墓等,带小龛单室土洞墓等。
在黄河流域和中国北方地区﹐一般的横穴式墓是地下的土洞墓﹐规模较小﹐构造较简单﹐墓主属于下层地主阶级。这种土洞墓﹐在汉代以后的各个时期﹐长期流行。
土洞墓只在鲁北有少量发现,不宜细分。土洞墓先挖有台阶式墓道(或斜坡式),然后开挖洞室,洞室多为弧顶,平面多作长方形,有的在长方形洞室外内一侧壁上修一小龛。这类墓为夫妻合葬墓,随葬品以陶壶、井、灶为基本组合。
现以临淄两醇墓地发掘的11座为例说明。这些墓葬由长方形竖井式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开在墓道长边的一侧。由葬具的为一棺。但需要说明的是,土洞墓为秦文化的标识性文化特征,鲁北发现的土洞墓很可能与秦灭齐这一政治事件有关。考虑到原报告未发表土洞墓随葬品,赞依原报告断代意见,将其列为周代墓葬中的一类。
墓例两醇M1018,竖直式墓道口长2.1、宽0.95、深4.05米。墓室开在墓道右侧,平面呈长方形,顶为弧形。墓室长2.2、宽0.85、高0.95米。一棺。
墓葬主要有双室砖墓、单室方形砖墓、单室土洞墓,也有少量的双室土洞墓。单室土洞墓又有方形、长方形、“刀形”等。隋和唐初,流行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单室墓。唐高宗时期有一些带前、后室的砖室墓。
武则天以后土洞墓中又有墓道偏于一侧的“刀形”墓,这类墓在唐玄宗以后常见,而且墓道逐渐缩短,天井、小龛数量减少,有的墓使用了竖井与短斜坡相结合的墓道。唐德宗以后这种墓更为流行,带小龛的墓较少,出现在甬道或墓室内设放十二时的龛。
元代的土洞墓,如:洛阳王述夫妇墓,墓主为元代怀庆府路总管。墓道为竖井式,墓室近正方形,四角圆弧,长3米、宽2.8米,为弧顶。室内放置三棺及随葬器物40余件。除一件瓷器外,余皆陶器,其中盘、灯、盒、香炉和瓷碗等为日常用具,鼎、敦、尊、豆和爵为仿古礼器,是元墓中很少见的特例。
此墓为元至正十年(1350年)墓,在洛阳地区有明确纪年的元墓发现甚少,该墓的发掘填补了这一地区元代墓葬的空白。
金代的土洞墓,如:孟津麻屯天德二年(1150年)金墓,墓由墓道、天井甬道、墓室组成。墓道斜坡式,在其北端有一天井,甬道为过洞式,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90米,宽1.90米。墓底铺砖,在墓室四角各放置椭圆形卵石1块。墓内随葬白瓷瓶3件和买地券1方。买地券灰陶质,券文阴刻并涂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