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1 21:06
民国时为土门关镇。
1949年,改设土门关乡。
1958年,土门关并入小南川公社。
1961年,土门关分设土门关公社。
1984年,土门关复设土门关乡。
截至2019年10月,土门关乡下辖19个行政村:土门关村、青峰村、坝沟村、坝沟门村、年坝村、林马村、加汝尔村、后沟村、下山庄村、上山庄村、王沟尔村、红岭村、贾尔藏村、关跃村、业隆村、秋子沟村、上阿卡村、下阿卡村、牙加村。
土门关乡境内大部属半脑山、半浅山地区,地势略为北低南高山谷地形,海拔2505—4182米,平均海拔2458米。
土门关乡境内属小南川河水系;小南川河自贾尔藏村南入境,由南而北,境内河道长15千米。
土门关乡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其特点是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2.8℃,1月平均气温-12℃,极端最低气温-25℃(2011年1月27日);7月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3℃(1997年7月24日),平均气温年较差34℃;生长期年平均135天,无霜期年平均120天,最长130天,最短116天;0℃以上持续期161天(一般为4月25日—10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368毫米,极端年最大降水量40毫米(2010年),极端年最少降水量210毫米(1997年)。
土门关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三年一遇,最严重一次发生在1998年9月5日,降雹时间约13分钟,涉及境内19个村,受灾面积达2723公顷。
2011年末,土门关乡辖区总人口1.8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04万人,城镇化率2.2%,另有流动人口65人,总人口中,男性9280人,占51%;女性8920人,占49%;14岁以下1120人,占6.2%;15—64岁14945人,占82.1%;65岁以上2135人,占11.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7257人,占94.8%;回族654人,占3.6%;藏族256人,占1.4%;人口出生率6.7‰,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2.2‰。
截至2018年末,土门关乡有户籍人口18834人。
2011年,土门关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耕地面积4.1万亩,人均2.3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等,蔬菜种植面积0.5万亩,主要品种有韭菜、大葱、番茄、苗香等,其中韭菜1.8万吨,大葱1.5万吨,番茄1.5万吨,农业总产值0.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生产粮食0.6万吨,人均329.7千克,其中小麦0.2万吨。
2011年,土门关乡工业以建筑材料为主,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工业企业3家,职工17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
2011年,土门关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40万元。
2021年4月28日,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1年末,土门关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93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4所,在校生976人,专任教师6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生783人,专任教师6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167.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6%。
2011年末,土门关乡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9个,各类文化专业户8户,各类图书室20个,藏书2.2万余册,文化广场5个。
2011年末,土门关乡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22个;床位17张,每千人拥有病床0.94张;固定资产总值123.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6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注册护士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5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2011年,土门关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60户、人数273人,支出54.6万元,比上年增长2%,月人均167元;医疗救助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10人次,共支出1.6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737户,人数2041人,支出213.7万,比上年增长49%,月人均87元,比上年增长3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2万元,比上年增长14%,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6万人,参保率82%。
土门关乡有总丹公路1条,实现公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