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6 08:23
红毛城(闽南语:Âng-mn̂g-siânn),古称安东尼堡,是一座位于中国台湾新北市淡水区的古迹。最早建城是在1628年统治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所兴建的“圣多明哥城”,但后来圣多明哥城遭到摧毁,1644年荷兰人于圣多明哥城原址附近予以重建,并命名为“安东尼堡”。而由于当时称呼荷兰人为红毛,因此这个城就被他们称作红毛城。
红毛城炮台城垣红毛城伫立在淡水街尾往淡海方向,高踞淡水河出海口的山巅,迄今已超过三个半世纪历史,是淡水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也是一级古迹。由西班牙驻军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所建,作为传教化民之地。后来荷兰人将西班牙人逐出淡水,重新修葺。当时台湾人都称荷兰人为红毛,故名红毛城。以后又被英国人和美国人占领。前后300多年的红毛城历史,是淡水最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也是台湾多年来的沧桑缩影,现已列为台湾一级文物古迹。 红毛城古炮红毛城古迹区概指主楼、英领事馆及南城门等三处。主楼建筑呈正方形,长宽各50米,两层高10米,周围约7米,外壁有2米多厚,城内有1栋主楼、别墅及楼间的小宿舍;城外有4尊清朝嘉庆年间的旧式大炮。四周林木苍郁,庭园幽静。具有拱形回廊的英国领事馆就在旁边,外墙上仍可看见象征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蔷薇饰砖,内部依旧时领事家居情形摆设,并陈列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台湾开发过程、淡水发展历史等有关资料。城顶的观望楼,非常适合登高望远。 由堡内扶梯登临城上,站在上边,远眺观音山和淡水,东望大屯诸峰,西望汹涌大海,真是风云万千。而黄昏时分,沧海、落日及渐老红楼将交映成的绝美气氛,风景令人叫绝,可以欣赏到难得的“日落黄昏,沧海浴日”的极佳景色。早已在历史中凝结成淡水小镇难以抹灭的印记。
自从十六世纪西方的新航路发现之后, 西欧的航海强权国家逐渐由海路到东方寻求贸易利益。当时,荷兰与西班牙两个国家分别登陆了台湾,并划定范围实施统治。荷兰人控制南部;而西班牙人占有北部。为了巩固统治权力,他们都选择港口要塞作为据点,建造了防卫性极高的城堡。荷兰人于1624年在今天的安平及台南市一带,建造了“热兰遮城”。而西班牙人则在1626年于北部鸡笼(今基隆)外的社寮岛(今和平岛)上建造了“圣萨尔瓦多城”(San Salvador),并于1628年1在沪尾(今淡水)建造了“圣多明哥城”(San Domingo;依西班牙语应为Santo Domingo圣特·多明哥),即今日的红毛城。
1642年,荷兰人北上,乘西班牙人有事于吕宋,而趁机攻占基隆,并“不战而下淡水之城”。之后,荷兰人于1644年春天,由台南运来建材和匠人,对“圣多明哥城”重新筑城,城名“安东尼堡”。由于汉人称荷兰人为“红毛”、“红夷”,此城因而被民间称为“红毛城”。这次的重建非常重要,现红毛城大部分为这次的遗物。
西班牙人将淡水作为统治淡水河的中枢,1632年西班牙人进驻台北盆地,降服沿河诸“番社”,辟淡水至基隆之陆路(约今阳金公路),或航由基隆河通往基隆,并也扩及势力至新竹一带。而天主教神父也随行到此宣教,建教堂教化番民。
荷兰人所记的“巴达维亚城日记”文献资料,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建造情形。陈嘉文对于这次的重建,有以下这样的叙述:“荷兰人是在1644年5月7日破土动工,奠下第一块石头。除了石材,还使用以船只远道运来的石灰与砖头。石灰使用量非常大,达数千包之多。建造时,除了挖深地基外,也使用穹窿式的构造,证明荷人有决心要建造一座非常坚固的城堡。据当时的文献纪录,工程甚为艰钜,至1645年的年底,因为下大雨无法如期完工,故重建的红毛城大约在1646年才全部完成。”
1662年郑成功驱逐了南部之荷兰人,淡水之荷兰人见大势已去遂而撤走。后来,郑氏因防清军乘虚攻其北部,曾命左武卫何佑驻防淡水,重修红毛城。郑氏在1683年降清以后,红毛城则任其圮废。清初叶,由于北台私垦者众多,带来了抚番、治安和海防的需要,1724年淡水厅同知王汧重修此城,增设城墙和城门以强化防务。但由于防守形势的改变,红毛城渐渐失去防卫机能,年久无用而成废墟。
红毛城遭到多年弃置,到1851年五口通商之后,却有了转机,开启了台湾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了红毛城的新生命。咸丰年间两次英法联军之役,和各国陆续订立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通商条约,台湾的基隆、淡水、安平、打狗四个港口,乃被迫辟为通商口岸。17世纪的航海强权国荷兰及西班牙,已被新兴的英国和法国所取代了。英国尤其注意台湾岛的经济利益,于是在开放的各口岸设立洋行及领事馆。
在那段期间,英国在打狗、安平及淡水皆设有领事馆。打狗的领事馆建于1865年,红砖洋楼至今尚存,是台湾现存的最古老洋楼。淡水方面,由于当时北部的茶叶及樟脑输出正盛,港口贸易额直线上升。英国乃于1867年与清廷订立“红毛城永久租约”,第二年并将领事馆办事处设在红毛城内。当时居住在红毛城内的英国人约有十人。除了代理领事威廉·格里高利(William Gregory)外,尚有海关助理官员数人及洋行商人。
日本在1895年占领台湾岛以后,英领事馆曾向日本重提租约,于1912年获同意。1941 年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人接收红毛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翌年3月,英人重新复馆直至1972年,因为国民党当局与英国“断交”的缘故,英国撤馆,并委托澳大利亚大使馆代为管理。后来澳国再与国民党当局“断交”,再托美国大使馆代为管理,国民党当局与美国“断交”后再移交“美国在台协会”代管。一直到1980年,经由台湾当局的奔走和教会的斡旋,方在6月30日交回台湾当局,再次整修后于1984年开放供民众参观。
“南门”是红毛城内唯一的中国风建筑,是清朝初期修筑红毛城围墙时同期的建筑物,位于红毛城园区入口处。南门整体建筑为使用观音山石堆砌而成,门额上题有“南门”二字,并设置东西两大门,南北两小门,目前仅留南门,其余东、西、北三座城门已于英人时期为出入安全管制而拆除并封闭。
(1)由台北市塔城街搭往淡海的指南客运,或由公园路搭往淡海的新店客运,至淡专站下车即到。
(2)自淡水捷运总站沿中山路往淡海方向约1千米。
淡水红毛城全区分为红毛城及领事馆两部分。 红毛城古堡红毛城主堡前后历经西班牙、荷兰、明代、清代以及英国等数次不同使用者的整修。由于所处的山坡地形陡峭,可供建筑之地有限,因而自初建至今都未曾移过。他的基础为西班牙人所奠。 红毛城的主堡:为正方形格局。适合防卫,地基深、墙壁厚,加上“外石内砖”的砌法,在古代可不畏炮火的攻击,可能因地势高耸,在荷兰时代并没有做突出的碉堡,而且把设有楼梯的西南角当作防卫的中心,正对着河口方向。红毛城主堡的总高度约十三公尺,内分为上下二层楼,内部采用半圆筒形的穹窿结构建造。底层使用俩个并列的穹窿,呈东西向;二楼亦使用俩个并列的穹窿,方向却转为南北;上下楼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让主堡更加稳固;此为红毛城建筑之最大特色。底楼分成四室,其中两间在英人整修后做监牢之用,在清末,凡是在台湾北部犯罪的英人,经英国领事审判定罪后,阶囚禁于此。二楼亦分为四室,阶作办公之用。它的穹窿顶部高达六公尺多,初建当年大概做为守军指挥官的办公室。英国人进驻后,将原先灰白色的红毛城,粉刷成红色的特色墙身,还将尖形屋顶改成平台式,在东北及西南角位置增设各有一悬吊出去的眺望小堡,是以五组类似中国式石雕斗拱作支撑。二楼南侧外也增建露台,露台上同样设有雉堞及枪眼,居高临下看守,以防止入侵者侵扰。英国领事馆:位于红毛城东侧。是红砖、拱廊的洋楼建筑,完全不同于红毛城强硬、封闭的城堡性格,精美的砖造建筑,英国建筑师设计、中国技师施工,领事馆运用中国建材,红砖楼、拱圈回廊、斜屋顶和高台阶却成功地表
全区分为红毛城及领事馆两部分。
红毛城原是为军事需求而存在,外墙厚1.9米。城下的古炮是由英国人搬运至此做为装饰用。其中炮身字迹明显者,显示为“嘉庆十八年”铸造,五尊形制相同,另一尊体积较大,但炮管已有毁损。楼顶的巨型旗杆高约12米。
至于现在所谓的领事馆,系建于1891年,是一栋两层楼的典型英国殖民地建筑式样洋房。建筑材料大部分取自台湾,墙壁为清水红砖,屋顶是闽南红瓦,但是一楼屋内彩色地砖是爪哇产品。一楼回廊立面是弧券拱,二楼回廊立面是半圆拱。而回廊兼具遮阳挡雨的功效。
建筑物内部墙上挂置历史图片,与家具摆设一并展出,让游客除了认识本古迹保存区的历史外,更可了解早期台湾历史。领事官邸内部原有一些刻有“VR”字样的家具,但近年整修时未予登记,而被取走,现在展示的是较新的家具。主堡内则留有英国人留下的焚字炉与保险柜,另有一些火器和古图片。
淡水河
淡水河为中国台湾第三大河川,发源于中央山脉北端的品田山,流域面积2726平方公里,河长158.7公里,主流上游为大汉溪,新店溪及基隆河二大支流蜿蜒经台北地区平地,分别于江子翠及关渡二地汇合成本流后向西北流,于淡水镇油车口注入台湾海峡。流域上游大汉溪发源于品田山,河长135公里,流域面积1163平方公里,水力蕴藏丰富,目前已开发者有荣华坝、义兴电厂与石门多目标水库工程,为台湾北部灌溉及公共给水之枢纽;石门以下河床转宽且平缓,淡水河航运全盛时期,舟楫曾航行至大汉溪。淡水河流域包括台北市、台北县大部份、桃园及新竹两县之小部份;其中台北市为台湾地区政治及经济文化中心。而北势溪流域以坪林为中心,村落散布于河口开阔处,居民多以种茶、果园,或在山涧种田为生。基隆河上游山区煤蕴藏量丰富,自平溪至瑞芳间之居民多以矿工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