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

更新时间:2024-10-11 14:00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时期大臣,归德将军陈政之子。

人物生平

将门世家

陈元光出身河东将门。祖父陈克耕,从唐太宗攻克临汾等郡。父陈政,唐高宗年间入闽平叛。

平定啸乱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间蛮獠反,唐高宗下诏命陈政为总岭南行军总管事。“民苦蛮獠之乱,佥乞镇帅以靖边方。”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卒于云霄,埋骨将军山。21岁的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继续带领陈家军开发南蛮之地。“陈元光认为,生产落后、民性凶悍、缺乏管理、失之教育,是这一带经常发生暴乱的根源。”

陈元光与蛮僚的矛盾,应当看作是定居农业民众与游动不定的蛮僚之间的矛盾,唐代的漳州不过几千户人家,这些人,应为唐朝可以控制的农业户口,在他们之外,尚有不可计数的蛮僚生活于漳州山区。陈元光率领定居农业人口与蛮僚为争夺漳州控制权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双方交战的最后结果,定居农业民众控制了漳州沿海一带,而蛮僚控制了漳州的腹地。所以,对唐代漳州的开发程度,不可估计过高。实际上,直到北宋时期,漳州还是属于落后的地区。漳州的发展,是在南宋进入头一个高潮,而其具有世界性影响,则是在明代。

开漳治州

作为民间信仰与传说中的人物,陈元光的主要业绩被闽南地区汉人表述为“开漳”这一历史事件。这种表述中至少包涵了以下几重关系:陈元光与漳州,中央王朝与四方边邑,中原移民与闽南异族。有学者已经指出:陈元光请建漳州之事见诸史端虽始于宋,但其事迹始末之祥则初载于明代中叶黄仲昭所纂《八闽通志》。此后的历修方志多有记载,且时间愈晚,记载愈详。这种现象,不能不令我们想起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历史”说。可见,关于陈元光的叙事,是闽南地区汉民族“集体记忆”不断追加的结果。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呈请皇帝在泉州潮州之间设郡县,以利加强对漳州地区的封建统治。陈元光坚持“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则在闪庠序”。为此,他首开先河,在漳州创办乡校,推行科举制度。漳州从此重学风气盛行,开启了文风鼎盛的时代。改善汉蛮关系,是陈元光主政漳州的又一功绩。面对蛮獠的反抗,陈元光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对于愿意归顺的蛮族,进行安抚,编入户籍,实行区划自治,保其生活安定。他还鼓励部下与蛮獠通婚,以促进民族融合。为此,他身体力行,迎娶当地种氏为妻,打破了过去蛮人不与外人通婚的传统。

除去神圣的一面外,陈元光身上还有与“圣王”身份不兼容的一面。在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二中,有一段关于陈元关的较早记载:周岭南首领陈元光设客,令一袍绔行酒。光怒,令拽出,遂杀之。须臾烂煮以食客。后呈其二手,客惧,攫喉而吐。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潮州一带残寇复起,陈元光率轻骑御敌,途中陷入包围,因寡不敌众,最后身负重伤,战死沙场。漳州全城哀痛,军民们最初把他葬于云霄大峙原,这座山也因百姓在山头挂满白色葛布,得名葛布山。

源祭圣王

清乾隆年间,陈元光被追封为“开漳圣王”。从现有的资料看来,陈元光的“开漳”故事成为“漳州人”共同拥有的、包括文字和口传形式的祖先拓殖史与“汉人-蛮獠”分类史,应该是明代中叶以后的事。有越来越多的姓氏以“寻得(失落者)”的方式纷纷加入了陈政、陈元光将校扈从的行列之中,为本族祖先的来历和“中原汉人”的血统找到了“历史”依据。

流传于闽台地区的开漳圣王传说建构了一个与中央政权有密切联系的高贵显赫的陈元光家族,同时建构了一个来自中原光州固始的入闽平蛮的汉人移民集团,并以中原传统观念为标准塑造了陈元光文武双全、忠君爱民的完美形象。促成这种创造的动因是凝聚于民众心中深深的中原情结。

主要成就

陈元光是唐高宗时的名将、政治家和诗人。他自15岁(671年)来潮至56岁,比常衮来潮(780 年)早 109 年,比韩愈(819年)早148年。他留居潮州、漳州共41年,比常衮、韩愈治潮时间长得多。陈元光身经百战,多次平定潮州贼寇之乱和畲汉纷争,促进民族团结,安定社会秩序,发展潮州经济,传播中原文化,举家世代立籍于潮、漳,繁衍后代,为了保护潮州免遭寇犯,竟献出了他的性命。

政治

唐睿宗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呈请皇帝在泉州、潮州之间设郡县,以利加强对漳州地区的封建统治。同年,漳州郡成立,并设立了漳浦、怀恩二县。陈元光任漳州刺史,为此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人的据点。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文化

在开创漳州治理漳州期间,陈元光屯兵闽南四境,且战且耕,融合汉蛮民族,施行“唐化”教育,传播中原文化,兴学办校,奖农助耕,惠工通商,使处于闽粤间的这一千古蛮荒之地走向长治久安和初步的繁荣发展,成为“扼闽粤之吭,开千百世衣冠文物”的八闽名邦之一。

经济

一:劝农务本,鼓励耕织,兴修水利,改善农耕。比如在漳江上游修建军陂(即水坝)和水渠,使荒原旱野有了灌溉之利。

二:扶持工商,发展工贸。

三:寓兵于农,积极屯田。

四:大力推行均田制,招徕流亡,建宅垦荒,开村落,拓山林。将六朝以来古绥安、兰水一带的荒地、无主地,按各家丁口分到户耕种。民户自垦的土地,八成为口分田,二成为永业田。均田制的推行,对闽、粤、赣的贫苦户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负耒耜者皆望安仁而来”。

五:轻徭薄赋,善政养民,对于归附的山越“流移”,实行“不役不税”,扶持生产。

六: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技术,仿制农具,改造耕作。平原地区推广了双季稻,荔枝、香蕉等经济作物广为种植。近海民户则晒盐、造船,内地居民则制陶、制茶,手工业渐成规模。商业中心蓬勃兴起,商品集散地星罗棋布,农产品、畜产品、手工业品等货物齐全,市场活跃。

民族

对“蛮族”恩威并施,主张“汉蛮通婚”,化解族群矛盾,改善民族关系。对山越人以招抚为主,德威并重,和亲通婚,娶山越女子为夫人。对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对愿归顺者,划地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亦称“九龙里”。

治理潮州

陈元光开拓潮州历史文化的主要功绩

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是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来说,而不是狭义的孤立的就文化谈文化。为此,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陈元光对潮州历史文化的重大贡献。

(1)多次平定贼寇对潮州的侵扰和畲汉纷争,以自己的生命保护潮州。

秦汉置揭阳县后,一批批的汉人自中原迁来,开辟荒原,创建家园。与从外地向这里过流动生活的畲瑶等族长期纷争不息,汉人及驻军经常受到畲族的侵袭。由于戍边的将官无能,致战乱长期迁延不息,边民无法安生。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年),聚居于潮州、泉州等地的畲、瑶又骚乱为害,地方向朝廷求援,请派兵靖边。时陈政在广州扬威府授归德将军。朝廷以为陈政刚果有为,又因其曾随父驻义安郡,遂命其任岭南行军总管,率领将校 123 员,府兵 3600 名来潮。当时皇上的诏书写道:“莫辞病,病则朕医;莫辞死,死则朕埋。”就是要他誓死完成平定边乱的任务。陈政率兵经过万水千山到达当时潮州辖地绥安,因初来乍到,倍极艰苦,尚未立定脚根即遭到畲瑶的袭击。因众寡悬殊,只得屯兵固守,表奏请援。朝廷又命陈政两位兄长陈敏、陈敷领兵3000 来援(两次合称 64 姓军)。那时年仅 15 岁的陈元光也随其祖母魏箴及两位伯父跋涉来潮。但因一路蛮烟瘴气、水土不服,很多士卒半路病死,到了浙江江山县,两位将领陈敏、陈敷也相继病殁。一时三军无主,只得由魏母率领来到潮、泉边境,与陈政内外配合,击退畲瑶。合兵一处,自后仍经常混战,少年的陈元光也从此投身军旅生涯(以上见《云霄县志》《漳州府志》)。高宗仪凤二年(677 年)陈政病死,年仅 21 岁的陈元光代领父职,升玉钤卫左郎将。他继承父业,英勇善战,大败畲瑶。时因潮州告急,他又受命进军潮州,直指循州(今龙川),解除这里的寇患。翌年崖山剧贼陈谦攻陷冈州(今新会县),遍掠岭左各地,闽、粤惊扰;潮州畲族首领苗自成、雷万兴也乘机率众向潮州进犯,先陷潮阳,潮州腹背受敌,海阳岌岌可危。陈元光奉潮州刺史常怀德之檄,率军征伐,一举保卫了潮州;永隆二年(681 年)潮寇复起,高士谦之孙高琯(高琔嗣),封申国公,左迁循州司马,受命专征潮寇,复檄陈元光入潮。元光征鞍未卸,又提兵进潮。一路伐山开道,大小经数百战,杀俘贼寇以万计,逼寇投降。自潮至循、拓地千里,保卫了东南疆的安宁。陈元光因平寇有功,被晋升为颍川侯,继任岭南行军总管。当时他写了一首《平潮寇》五言排律,现出版的《全唐诗》只存“参军许天正,是用纪邦勋”两句,但其部将许天正《平潮寇》的和诗:“抱凳从天上,驱车返岭东。气昂无丑虏,策妙诎群雄。飞絮随风散,余氛晌日熔。长戈收百甲,聚骑破千重。落剑惟戎首,游绳系胁从。四野无坚壁,群生未化融。龙湖膏泽下,早晚偏枯穷。”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陈元光平潮寇时的一些情况。

(2)德威并举,治理潮、泉边境,安定社会秩序。

陈元光平定潮乱后,又还军驻地,屯垦于云霄山下,以他的部兵为骨干,带领汉、畲等族人民开荒种植,发展农桑,传播中原文化和先进的耕作方法,兴修水利,扶掖商贾,使经过多年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得到复苏和发展。陈元光又改变乃父陈政在世时一套对待畲瑶少数民族滥施杀戮,大事迁徙等高压政策,采取以招抚为主,争取多数,德威并举,提倡民族团结,和亲通婚等。陈元光本人就是娶山越族女子种氏为夫人的。对少数冥顽不灵的为首分子则施以武力镇压,对愿意归顺者则划地安居,让其自治,称为“唐化里”(遗址仍在云霄县境)。陈元光博通经史、诗文,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提倡开科取士,任用贤能。他创办“松州书院”,采用“四书”“五经”等教材,将自己的孩子陈珦送院学习;他和部将许天正、丁儒等经常一起吟诗作赋。他自己著有《吉光集》《玉钤集》《龙湖集》等诗文集多本,虽多已亡佚,但被收入《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二书的就有《落成会咏》《示子珦》《太母魏氏半径题石》《漳州新城秋宴》《晓发佛潭桥》等五首诗作;陈祯祥编《颍川陈氏开漳族谱》和陈有国的《陈氏族谱》收有陈元光五言诗 34 首,七言诗 14 首。这些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爱国主义的情怀,描写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具有唐代边塞诗派的乐观、向上、积极昂扬的精神,这是潮汕历史上最早遗留下来的珍贵诗篇,自然给潮汕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

自永隆二年(681 年)循州司马高琯专征潮寇,陈元光奉命进潮,打了一场大胜仗后,20 多年无战事。出现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局面。使潮、泉两州人民得到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使战乱频仍和荒芜落后的潮、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人物辐辏,文化渐开,帆船如云,鱼盐成阜”的繁荣景象,“境内无烽火之惊,边民咸称乐土”。

(3)创建漳州,促进潮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以前,闽粤边疆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地僻人稀,文化落后,到处荆榛满目,禽兽奔窜。入唐以后,经历年战乱,更是民无宁日,地尽抛荒。弘道元年(683 年),当时任岭南行军总管的陈元光,为了保持这一地区的安定和便于发展生产,经过充分的筹划,于垂拱二年(686 年)上表武周皇帝,陈奏“置建州县以控岭表”的重要意义(《全唐文》卷一六四《陈元光请建州县表》),表中叙述了这里地区的形势及少数民族情况后指出:“兹镇地极七闽,境连百粤,自来极为难治。现元恶已诛,余凶复起,法随出而奸随生,功愈劳而效愈寡。”又指出:“兵革徒威于外,礼让乃格其心。揆诸陋俗,乃由职方久废,庠序不兴。所事者,搜狩为生,所习者,暴横为尚……”他主张从根本上开创州、县,加强良规法治,兴办学校,劝农兴商等办法。表上不久,朝廷便准其所奏,划出当时潮州和泉州部分辖地(潮州划出自现诏安县之东、北的云霄、漳浦、龙溪等县地)。置建漳州,并任陈元光为刺史。诏令以云霄西林城置治所,自后陈元光大展其军事,政治才能,大力发展经济、文化,苦心劳志,孜孜求治,经过 25 年的努力,终将一个争战纷扰、荒芜落后的漳州,建设成为初具经济规模和民族文化交融的州郡。从其部将丁儒作的《归闲二十韵》所写:“好鸟鸣檐竹,村黎爱幕臣。士音今听惯,民俗始知淳。烽火无传警,江山已净尘。天开一岁暖,花发四时春。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等诗句,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生产、生活的美好情景和民风民俗的淳朴,军民关系的融洽等和平景象。

轶事典故

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岭南道义安郡(今潮州)绥安县(治所在今天福建云霄县火田村,辖属义安郡)至泉州一带土著啸乱,唐高宗命归德将军、朝议大夫陈政,统岭南行军总管事,率副将许天正,营将李伯瑶、马仁、张伯纪、沈世纪、欧哲及将校123员,府兵3600人入岭南平乱。时年陈元光13岁,随父征战沙场。

父亲陈政初战告捷,但终因寡不敌众受困九龙岭(今漳州华安县),次年祖母魏敬以72岁高龄携儿孙及58姓氏5800府兵驰援。经七年苦战,676年突破盘陀岭进入云霄火田村,开始重建工作,次年,陈政积劳成疾病殁。

平潮寇,建行台

唐仪凤二年(677年),21岁陈元光奉诏袭父职,是年,土著藐视年轻陈元光初掌帅印,再度兴兵起事,畲族首领苗自成雷万兴领8000人进犯潮州,先攻陷潮阳,使潮州腹背受敌。潮州刺史常怀德飞檄向陈元光求援,陈元光接信后即挥师入潮,在饶平县黄冈镇石壁山南麓安营扎寨,并以此为军事基地和要塞,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历经多次战斗,擒获畲族首领苗自成雷万兴,潮州潮阳之围得解。(据《东里志·卷二·境事志》)

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潮寇陈谦复起兵,循州(今龙川)司马高琔受命专征潮寇,复檄陈元光入潮。陈元光征鞍未卸,又提兵入潮,伐山开道,历经大小百余战,俘获贼寇万余众,迫寇投降,使岭南岭东自潮至循,得以安宁。陈元光因平寇有功,晋升为恤川侯,继任岭南行军总管。(以上见《广东通志》卷二九二·列传·陈元光传)

为彻底根除寇患,保境安民,达到社会长治久安,陈元光分别在州郡四境建立四个行台:“一在漳之安仁乡南诏堡,沿线饶平、潮州、揭阳;一在新安县大峰山清宁里芦溪堡,沿线直至诏安太平镇止;一在常乐里佛潭桥,直至沙溪湾里大巫(太武)山止;一在泉之游仙乡松州堡,沿线直至苦草镇。同时在要塞建立36个堡所。其中饶平海山镇欧边村就是部将欧哲驻军堡所,其后人长期戍边,并在该堡所繁衍后代形成“欧边村”。

自潮州一战之后,二十多年无战事,为潮州漳州建设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建设唐化里 传技术,兴商贾

陈元光平定潮寇之后,回军驻地云霄,收集流民建立特区“唐化里”,教导畲族、山越族等少数民族耕作、纺织、造船、晒盐、制陶、榨糖、制茶、疏导水利等中原先进技术,在“唐化里”的少数民族免除赋税。鼓励商贩聚集一起,每日正午击鼓开市,日落鸣金收市,经营货物繁多,农产品,畜产品,手工业品等应有尽有。

倡导通婚 促进民族融合

陈元光积极鼓励部将士兵与原住民通婚,他在《候夜行师七唱》一诗中说:“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姓交为婚。”由于长期战乱,南蛮百越男子多战死或逃亡,致使土著女多男少,而入岭南的中原府兵,由于长期戍守边疆,多数成为胡子兵。为破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融合,陈元光破除汉蛮不通婚民俗,大力提倡汉蛮互相婚配。这一民族融合政策,为促进区域长期稳定和谐发展发挥了极佳效应。

文治德治,兴教救时

陈元光主张以教化治民,他认为造成土著啸乱的根源在于:“职方(地方行政机构)久废,学校不兴”,民众长期“不沐王教”,“民风丑陋”所致,而“兵革徒威于外,礼让乃络其心”,只能“明王慎德,以徕四夷”,施行“文治”“德治”才是根本。他在给朝廷的《请建州县表》中阐述:土著散居于各处山寨,“所事者廆狩为生,所习者横暴为尚”,“诛则不可胜诛,迁徙则难以屡徙”,“抚绥未易,治理诚难”,要使社会长治久安,“其本则在创州县,则民心自知感激”。陈元光把兴教办学视为“救时之急务”。他号召建置学校,在州治设立专司教育的“文学”一职,主持乡校事宜。在陈元光的倡议和支持下,龙溪县县令席宏聘请漳州建州后第一个明经登第陈珦(陈元光之子)负责乡学(教育)。景龙二年(708年),陈珦在龙溪游仙乡松州堡(今芗城区浦南镇松州村)创办松州书院,并亲自到书院主持讲授,倡导中原文化,培养人才,传播文明。随着学校的创办,文教渐兴,诗赋唱和开启了风雅新声,知书达礼的人愈来愈多,带动民风转淳。

元光精神 影响千秋万代

广济王陈元光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边塞诗人,他所作《龙湖集》其中5首诗作——《落成会咏》《示子珦》《太母魏氏半径题石》《漳州新城秋宴》《晓发佛潭桥》录入《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这些诗充分表达诗人爱国情怀,以及边塞诗人乐观向上精神,同时,也彰显中华民族忠孝的传统美德。

唐朝时期,潮州和公元686年经陈元光奏请设立的漳州同属岭南道管辖。以陈元光为核心的87姓氏对粤东潮州文明进程影响深远。从农耕技术到各项手工业技术、商业文化、教育、语言都起到奠基作用。以中原河南洛阳语言和潮州本土语言相结合而形成“河洛话”即潮州话同属闽南语系,更是深刻诠释陈元光对整个粤东闽南乃至福建、台湾、东南亚文明发展的深刻影响。

陈元光对粤东福建文明的历史贡献得到历史的高度评价。自唐朝至清朝,历代帝王对陈元光追封达22次——摘要如下:唐玄宗(712年)封临漳侯,北宋徽宗(1113年)赐庙额“威惠”,南宋高宗(1143年)封“忠毅文惠王”,宋孝宗(1168年)赐“灵著顺应昭列广济王”,明神宗(1579年)封“威惠开漳陈圣王”,清高宗(1730年)赐“开漳圣王”。

1300年来,世界各地纪念陈元光庙宇达800多座。其中,广东“威惠庙”四座,分别在饶平、潮安、南澳和惠州; 陈元光故乡“广济王祠”一座;福建“威惠庙”“开漳圣王庙”数百座;台湾“灵著王”陈圣王庙上百座。道路、桥梁、地名冠以陈元光名号的更是比比皆是。

唐朝初期至中期,广东潮州及故绥安县周边蛮荒地域达数千公里,百越南蛮未开化土著时常袭击广东福建江西三省,社会动荡不安,陈政陈元光父子携87姓氏将校士兵家眷万余人历经十八年苦战平定啸乱。

平乱时代处于盛唐时期,长安、洛阳等中原地区生活极其奢华,而南疆尚处于荒芜时代,物质奇缺,生活动荡,陈元光及将校大都是开国元勋和名门之后,啸乱平定,他们本可以凯旋回师过着安逸奢华生活,而他们则选择开荒屯里,建设州县,传播先进技术,传播中原文明,与未开化少数民族通婚,如此思想境界,可谓天高地厚。

唐朝共历289年,而陈元光祖孙六代150年在南疆守护开发,期间经历安史之乱,军阀割据等时代。但是,陈元光及87姓裔孙始终赤胆忠心报国,为国家稳定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历经漫长150年,蛮荒之地改变陋习渐入文明进而与中原文明并驾齐驱。

人物评价

福佬人名称系由历史上的“福建夷獠”转化而来。唐初闽南粤东地区发生的“陈元光平蛮”,促进了福佬先民的酝酿。种种迹象表明,姑且不论其“史实”性,陈元光平“蛮獠”、建漳州的故事并非从唐代即如后人所知般辉煌卓著,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暗淡到彰显、从小范围到大地区、从少数族姓到广为诸族姓所共享的过程,这一逐渐流传变化的过程在明清之际达到了顶峰,并最终成为被所有以“中原汉人”为认同的漳州人所共享的地方史知识和关于祖先的历史记忆。

人际关系

检视颍川陈氏开漳诸谱世系,发现诸谱世系,完全不是根据历史的客观事实或某种宗族档案,而是根据光宗耀祖的需要,率意编排史书上的陈氏名人。从颍川陈氏“始祖”陈寔到开漳陈氏“始祖”陈政的世系,只有陈寔、陈(纪、政 、洽、谌、信、光)、陈群陈泰等少数几个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大体上据正史抄录,基本真实,除此之外都是随意拼凑或凭空虚构。陈元光以下,陈元光至陈咏的血缘关系可能是真实的。再往后又完全出于杜撰,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们确是陈元光的后裔。

人物作品

人物争议

事迹真伪

由于陈元光其人其事不见于新旧《唐书》,今人历来多以明清以后的方志和族谱等地方、家族文献为据,来重构陈元光于唐代平蛮开漳这段历史,因而在史实层面上曾引起过不少争论。撇开新、旧《唐书》不论,陈元光在有宋一代显然并无很高地位。宋人吕铸《题威惠庙》“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祠将军” 的诗句,很贴切地反映了宋代陈元光既以民间之神被立庙祭奉、而作为“历史人物”又无明确地位的尴尬处境,甚至作为一方神祗,其灵验性也曾受到过郡人的质疑和嘲弄。除了民间的庙祀以及可能已开始流传的故事,在宋代陈元光平“蛮獠”的史事似乎少有人知。陈元光请建漳州之事见诸史端虽始于宋,但其事迹始末之详则初载于明代中叶黄仲昭所纂《八闽通志》(弘治三年,1490)。此后的历修方志多有记载,且时间愈晚,记载愈详。这些方志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与陈元光相关的记载大都直接引自《颖川开漳族谱》及《白石丁氏古谱》这两部谱牒。

例如光绪《漳州府志》言:“按唐陈将军政出镇绥安,将士许天正以下一百二十三人。万历志止载许天正、卢如金二人,康熙甲午志乃于龙湖分注得卢伯道、戴君胄以下三十人。”所谓“一百二十三人”是民间流传的随陈氏父子入闽将校的人数,但其中具体的人名却是经由明清两朝不断“补遗”累加而来,这些增补进来的人很多都是从不同时期编修的《陈氏家谱》《施氏家传》等族谱中“得”来。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一百二十三人”中的成员,实际上是包含三个层次的历史创作的结果:一是陈氏等“大姓”不断重修族谱,重构历史记忆,使其祖先的“历史”经“层累”而变得越后越详;二是地方志的编纂者们不断把“大姓”谱牒中的文字纳入方志之中,使之成为经典化的、并且能为更多人接触和学习的地方史;三是许多姓氏不断受到“陈元光率部入闽平蛮獠”这一地方史主流叙事的影响,并为“中原汉人”正统身份认同所吸引,在创修族谱时有意把本族祖先与这种叙事和正统性联系起来。时至民国,仅以有谱可据者统计,漳州地区各县中有涵盖半数人口以上的“大姓”均称本族是某位随陈元光入闽祖先的后裔,而这一故事的讲述以及寻找祖先与后裔的努力至今仍在继续,“一百二十三人”中还有一些不知姓名的“失落者”尚未“寻得”。傅衣凌所说的十几个“畲姓”中,大部分都能在“一百二十三人”中的有名有姓者找到。

显然,在以“中原移民”为象征的汉人认同成为地方社会的主流话语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持续不断的,渐成风尚的修族谱、找祖先或者把祖先归入陈氏将校之列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姑且可以称之为汉人认同的“文化运动”。有不少原本被目为“蛮獠”或者被视同“蛮獠”的族姓,在“向化”过程中,通过习得那套“历史知识”,重构祖先的历史记忆,从而摇身一变为“汉人”。

籍贯争议

关于陈元光的籍贯,有河东说、固始说及岭南土著说。当代学者关于陈元光籍贯问题的争论,迄今仍难以形成定论。而现存史籍中关于陈元光籍贯的记载,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唐代岭南说、河东说,明代光州说、光州固始说,清代揭阳说、弋阳说,诸说形成时间跨度很大,且相关史籍的记载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使得这一问题益发复杂。

陈元光同时代人张鷟《朝野佥载》称陈元光为“周岭南首领”。其说得到宋元明文集与地方史志的有力支持。 现存广东或潮州方志,也都说陈元光是本地人。唐贞观至开元间,泉潮一带都属岭南道,以岭南军将处理岭南事,完全符合当时的时空特点与军事制度。明末以后,福建的一些方志始见陈元光光州固始说。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明崇祯初刊印的何乔远《闽书》。《闽书》此说出自祯祥谱之《撰唐开漳龙湖公宗谱总序》与《平和侯卿陈氏族谱》托名别驾许天正撰的《一世祖行状》,明显违背唐代名物制度,极不可信。

据顺治《潮州府志·人物部·陈将军传》载:“陈元光揭阳人,父政,屡立武功。元光善用兵,有父风,历官鹰杨卫将军……”《广东通志·卷292·列传·陈元光》载:“唐,陈元光,揭阳人……”这些省、府志乘都言之凿凿地称陈元光为揭阳人,并为之立传。但是翻开历史,我们知道揭阳自晋代已改置义安郡,后又改为潮州,唐时已不复有揭阳县的建置。(现揭阳是宋绍兴八年才复置的)但为何省、府志乘却称陈元光立籍为揭阳人呢?那么,地方志所载陈元光为揭阳人,究竟所指何处?查遍地方志乘,唯有《丰顺县志》有较详的记载。《丰顺县志·人物传》从陈元光的祖父陈洪 (一些方志作陈克耕或陈犊)记起谓:“隋,陈洪,八乡贵人村人。先世家颍川,隋任义安丞,因居留八乡贵人村遂为揭阳人……”(丰顺原属揭阳县)该志又载:“今考贵人村、贵人山在丰顺八乡山镇境、旧属揭阳蓝田都,由飞泉岭经石子溜至贵人村凡六十里。”据《方舆记要一统志》称:“古蓝田隘,一名石崆飞泉径,置石马营,自秦汉迄隋,为南北通道所必经,谓即秦戍守五岭之最南关隘,是陈洪所居。于隘内之八乡贵人村,实扼南北通衢也。贵人山高四千余尺,跨揭阳五华两县界,亘百里。贵人村以山为屏,形势雄伟,为八乡中之最大村,居民向以陈、许、魏姓族为大,自昔以剽悍著称。”八乡贵人村既是南北交通要道和险要的关隘。陈洪作为一位担任保卫边塞职责之义安郡丞,长期镇守这里并携眷来此定居以至生儿育女是完全可能的,陈元光的父亲陈政兄弟可能就在这里出生并度过童年生活的。文史专家贝闻喜认为“立籍揭阳”之说据此。

陈洪先世家颍川,在隋时他由北方南来任义安郡丞。隋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据《韩山名贤世家许氏族谱序》载:“……克华愤朝廷殃职,家世中衰,遂与诸豪起于汜水,事郑主世充。充败,偕陈克耕赞唐李世民征讨临汾等郡,事定,论功封宣威将军。子陶,总章二年以父职同陈政平潮、泉之寇;陶子天正副政子元光削平蛮獠,开创漳州……”又据美国源流出版社 1986 年 8 月出版的《王启史志文集》载:“陈政父从唐太宗攻克临汾等郡,立有军功。陈政本人在唐高宗时也立有军功,官至广州扬威府玉钤卫归德将军。”据此可以知道陈洪是在隋末唐初时趁天下纷争,即举家北上,与许天正之祖父许克华辅佐李世民平定天下。此后可能因年老回河南老家。至唐贞观二十七年(653 年)卒。唐高宗总章二年,因潮、泉一带畲族与汉族纷争不息,边民不堪其苦,纷纷奏请朝廷派兵靖边。朝廷以陈政刚果有为,又因其曾随父驻过义安(潮州),故委以岭南行军总管,率军进潮,镇守绥安(今云霄县)。陈元光也于 15 岁时第二批援军进潮随同其祖母、伯父来潮,自后即世代定居漳州。据乾隆《揭阳县志》载:“陈元光,先世家颍川……”

明代以前,河南方面的地方志还不知道陈政、陈元光其人其事。至清初,顺治《光州志》始见陈元光来自光州说。 顺治《光州志》这段记载应取材于祯祥谱的《唐列祖传记》《平和侯卿陈氏族谱》托名“别驾许天正撰”的《一世祖行状》,以及托名“唐赐进士欧阳詹撰”的《二世祖行状》。其说问题更多。 除同上疑点外,还有:陈元光年十三,尚未及丁,便从父“领将兵冶戍闽,不合唐代兵制,此其一。 唐代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过世袭制度,陈元光一家若果世袭刺史,岂不直接坐实其为“岭南首领”之说,此其二。唐史明确记载陈元光请建漳州的垂拱二年(686),宰相裴炎早已被武则天杀害,而娄师德则还要等八年后才拜相。此其三。顺治《光州志》虽说陈元光是光州人,却无法说明陈元光是哪县人。而光州所辖各县方志,竟也无一认领陈政、陈元光为本县人。更有甚者,明清固始县志也都始终只字未提陈元光其人其事。

陈政、陈元光的光州固始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郑樵《荥阳郑氏家谱序》称:“今闽人称祖者,皆曰光州固始,实由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众从之。后绪与宗权有隙,遂拔二州之众入闽。王审知因其众以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故闽人至今言氏谱者,皆云固始,其实谬滥云。”今闽南族谱,声称随陈政自光州固始入闽的,比比皆是。 足见“闽人皆称光州固始之妄。”王绪入闽过程,王潮三兄弟都只是随行者(过去常说,某人曾随王审知入闽,其实很不科学)。 以此测算,随王绪入闽者中,光州固始县的应不及十分之一。但晚近闽地族谱却罕见(或者说并未见)光启元年自寿州各县或自光州定城(或光山、仙居、殷城)入闽者。 此亦见“闽人皆称光州固始之妄”。光启元年,王绪“悉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入闽,此为史书明确记载有光州固始人批量迁闽的唯一一例。 其人数充其量不过一两千户。今人或据福建晚近族谱的不实说法,说光州固始是“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显然有背历史真实。

后世纪念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 年),正当陈元光准备发挥才干,大展鸿图之际,畲族首领雷万兴、苗自成的儿子为了复父仇,纠集党羽,在潮州复起作乱。陈元光当时虽任漳州刺史,但为了保卫地方安宁,他仍在潮州设有驻军的“行台”,当他接到潮州畲领作乱的敌情后,即亲率轻骑驰赴讨伐。不意岳山一战,竟为敌将篮奉高刃伤腰部殁于军中。消息传开,元光部属及边疆百姓哀号痛哭,服孝送葬;朝廷闻讯,诏赠豹韬卫镇军大将军,诏立庙。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 年)追赠颍川侯,赐乐器、祭器,春秋享祀,建“盛德世祀”牌坊以表旌之。漳州各地 人民尊其为“开漳圣王”,以王礼祀之。元光死后,子陈珦代领漳州刺史,在治漳 20 余年中做到“剪除顽梗,训诲士民,泽治化行”。自后数代相继治理漳州。从陈洪、陈政入潮、漳始,至元光及其子孙,直到其曾孙陈漠,一连数代,长达一个半世纪以上,一直致力于潮、漳等地的开发和建设。使潮、漳人民同沐德政。历代在广东、福建许多州、县的地方志上都普遍为之立传颂扬,广大民间更广为建祠立庙,春秋祭祀。今天漳州、云霄等地的 威惠庙、陈王庙等,有陈元光一家数代及部将许天正、马仁等的塑像,长年香火不灭,受万民参拜;诏安也有陈元光夫人种氏的威惠王庙、九落庙,有祭祀元光及其部将的灵侯庙、将军庙。“文化大革命”期间,唯有这些纪念陈元光的祠、庙,由于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保护而完好无损。

在清代以前,潮汕民间也有许多地方纪念陈元光的威惠庙的建立。《海阳县志》就记载着潮州西湖山北岩,有纪念陈元光的威惠庙,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 年)的有名的潮州湘子桥,它的原名叫“广济桥”。笔者认为这一伟大建筑的命名也可能是与纪念历史上为了保护和开发潮州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陈元光有关。因为就在始建湘桥前两年(即宋乾道四年)朝廷追封陈元光为“昭烈广济王”。陈元光的原籍河南潢川县,也于明万历初,漳州举人陈华,任光州太守时,为了纪念其先祖陈元光,在光州学宫之左建造一座“广济王祠”,这应不是历史的巧合吧。至于台湾各地普遍称颂陈元光为“开漳圣王”,据八县三市统计,共建有“圣王庙”53 座之多,每年二月十五陈元光诞辰之日,到处演戏祝寿,“灯烛灿若日星,匝月不休”。漳、潮及台湾许多地方的人民已把陈元光奉为守护神和菩萨来供奉,足见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与怀念。

墓葬

位于漳州市市郊浦南镇石鼓山,距市区15公里。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有石羊、石狮及华表各一对。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字廷巨,号龙湖,为唐朝归德将军陈政之子,博通经史韬略,自著兵书,父亡后,他接替父职,受命任鹰扬将军。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获准在泉、潮之间建置漳州郡治,并首任刺史长达26年。他厉行法治,重视垦荒,兴修水利对开发漳州作出卓越贡献。公元落711年,陈元光战死并葬于绥安溪大峙原(今漳浦盘陀大崎湾),墓呈圆丘形,墓前碑文为:“唐开漳陈将军墓”。被尊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广场

固始县政府于2004年5月在县城中心地带建成陈元光广场投入使用,广场以“开漳圣王”陈元光命名,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2006年9月,由固始县姊妹县云霄县捐赠的陈元光雕像落成;其高7.11米,长5.55米,宽2.55米,总重35吨,用石123块,现已成为广场标志建筑

现今漳州市浦南镇有一座陈元光墓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保护文物。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海内外陈氏宗亲前往寻根问祖者不计其数。

据统计,漳州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登记在册有251座,而“开漳圣王”庙宇在台湾则达360多座。海内外“开漳圣王”2000多万信众中,台湾信众近500万人,近80座宫庙成立了“台湾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

书籍

2024年3月25日是唐朝政治家、诗人陈元光诞辰1367周年暨唐代87姓氏官兵闽粤传播文明1355周年纪念日。当天,《开闽粤先驱——陈元光》一书首发仪式在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举行。

史籍记载

《大明漳州府志·卷十四·礼纪·陈元光传》

《万历漳州府志·卷四·秩官志·名宦》

《光州志·忠义列传·陈元光》

《云霄县志·名宦》

艺术形象

电视剧《根在中原

电视剧《大唐儒将开漳圣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