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更新时间:2024-01-28 16:11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1882年由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创作的交响音画作品,

作品简述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的作品。

1881年,鲍罗丁拜访李斯特时,曾把这部作品呈献给李斯特;原曲的总谱出版于1882年;本曲为小快板A大调,2/4拍子。

交响音画属于交响诗的范畴。是一种单乐章的交响音乐作品,其内容总是联系着某一诗意形象或具体情节;为了便于听者确切把握作品的基本特点,所有的交响诗都带有各自的标题;交响诗是古典交响曲中最年轻的一种体裁,十九世纪中叶第一次出现在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的作品中,一般认为他是这一体裁的创立者。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部作品作于1880年。这一年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二十五周年,当时筹划举行一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画面的题材选自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和传说。

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为其中的一幅画面所写的配乐,这部音画充满爱国主义的热情,以其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地流传,成为世界名作。

俄国作曲家鲍罗丁在《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乐谱上写了如下的说明文字:“在单调的、黄沙滚滚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宁静的俄罗斯歌曲的奇妙旋律。接着听到渐渐走近的马匹与骆驼的脚步声,以及郁悒的东方歌曲的音调。一队土著的行商,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他们在俄国军队的保护之下,安然前进。商队慢慢地走远了,俄罗斯宁静的歌曲与东方歌曲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回升长久地在草原上萦绕回荡,最后终于消失在远方。”整个音乐就是据此题注来结构和展开的。

作品赏析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交响音画名(音画是描写自然景物等描绘性的交响诗);其作者为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鲍罗丁;这部音乐作品实则是描绘俄罗斯军队保护阿拉伯商队穿越中亚西亚草原的场景,整个曲子,画面感极其强烈,在音响效果上特别出众;鲍罗丁用音乐把自己“和平”、“友爱”的思想和对民间生活的热爱都体现其中,使之成为一部著名的具有“爱国主义”内容的标题交响音画作品。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部以俄罗斯生活景象为题材的交响音画,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和情调。这是一首含有两个音乐主题并交替变奏的双主题变奏曲。通过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旋律所形成的对比,描绘了景物化的形象。

乐曲开始,首先由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相同八度的持续泛音而形成空旷、寂静的背景,由单簧管接续出第一主题,即俄罗斯音调的主题。然后由圆号重复这一主题,表现辽阔无比、美丽的草原形象,接着,木管乐器的演奏渲染了草原的荒凉寂寥的气氛。

乐曲的第二主题,即代表商队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曲调,是在大提琴低音提琴以相同八度的交错拨弦以描绘马蹄和骆驼的脚步声的背景上,由英国管奏出。旋律优美,甜润中略带忧伤,描写出东方商队进入荒无人烟的中亚西亚草原后不安的心情:路途艰险,恐有不测。

当由单簧管演奏的第一主题再次出现时,音乐的速度稍渐加快,直至发展到气势壮观的乐队全奏,马蹄和骆驼的脚步声也愈加响亮,商队越来越近,出现音乐的高潮。两个主题采用对位形式演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俄罗斯与世界人民的和平友谊。两个主题旋律重叠交织,力度逐渐减弱,形象地描绘出商队继续前进,身影逐渐远去的图景。乐曲的结尾处,长笛以轻柔的泛音效果吹出甜美如歌的第一主题,似回声缭绕,最终它也渐渐地消失在无边草原的上空。

笔者每次用心聆听这部作品,脑中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画面,犹如作曲家本人对这部作品的文字说明:“在中亚细亚的单调的砂质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渐渐地,可以听到由远而近的驼队脚步声,夹杂在其中的东方音调是那样的抑郁而质朴,一支行商驼队与俄罗斯士兵邂逅后友好相处,最后在士兵的护送下穿越了辽阔的草原,慢慢远去。俄罗斯歌曲和东方歌曲相互融合,在草原上形成谐和的回声,最后,在草原上空逐渐消失。”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俄罗斯作曲家,从小就对科学和音乐同时发生浓厚的兴趣;他的专业是化学,1856年从圣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科学上有重要发明,二十五岁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医学院教授。

直至1869年(三十六岁)《第一交响曲》公演前,一直是业余音乐爱好者。之所以能在化学、音乐两大领域中获得成功,一方面由于他的努力,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他的音乐老师和朋友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人。

他是“强力五人集团”成员之一,主要作品有:被称为“勇士”的《第二交响曲》、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和两部弦乐四重奏,为俄国民族交响乐和室内乐的创作作出了贡献。此外还有歌剧伊戈尔王》(自编脚本)。在他去世以后,这部歌剧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格拉祖诺夫续成。

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作品主题和他研究的化学公式;一位评论家说:“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