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五十年

更新时间:2023-12-18 03:52

《在华五十年》是2010年7月1日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司徒雷登。该书主要讲述了司徒雷登在中国生活五十年期间发生的历史大事。

作者简介

司徒雷登(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

内容简介

司徒雷登回忆录再现中国近现代50年历史,灌注作者对中国真切而复杂的感情。本书对他自己的人生也有一个完整的回顾,其内容有:林肯总统的表亲;学校把我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美国男孩;我做好了去中国传教的准备;吵出来的燕京大学;张作霖父子·冯玉祥·蒋介石·李宗仁·孙科;燕大被日本人严密监控;我和蒋介石的关系;突然成为美国驻华大使;出任大使得到中美两国民众的认可;杭州荣誉市民;国民党的军事、经济方面大崩溃;蒋介石企盼美国救兵;国民政府一团混乱;我与共产党的关系等。

目录

评介

第一章 家世渊源

1 林肯总统的表亲

2 我的父亲母亲

3 父亲办教育受到教会指责,母亲却成功了

4 童年印象:美食与社戏

5 我们兄弟四人成了父母的陈列品叶

6 学校把我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美国男孩

第二章 求知岁月

1 两难之地

2 任教潘陶普斯学院

3 艰难的抉择

4 我成了“跃进运动”的一份子

5 我做好了去中国传教的准备

第三章 重返华夏

1 语言障碍与最初的传教

2 金陵神学院

3 基督教青年会对我的影响

4 来自教会内部的矛盾

第四章 圆梦燕大

1 吵出来的燕京大学

2 燕京大学一贫如洗

3 选址

4 “乞讨”之旅

5 黄国安的加入

6 哈佛燕京学社

7 学校教育的成果

8 燕大要成为“世界大学”

9 以真理得自由而服务

10 同事间的友谊最可贵

11 崇师的中国人

第五章 人在燕京

1 历久弥新的中国文化

2 中国人的艺术品位

3 我的家庭

4 我与两位总统的缘份

5 人只要熬上六十个年头就可以尽情享受盛宴

第六章 中国显贵

1 归国学生

2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

3 爱国的学生们

4 颜惠庆与陈树藩

5 中国的军阀

6 张作霖父子

……

第七章 孤岛抗日

第八章 囹圄重生

第九章 执掌使馆

第十章 希冀破灭

第十一章 荆棘满路

第十二章 竹幕彼端

第十三章 梦萦华府

第十四章 归隐随想

第十五章 何去何从

附录

译后记

译者评论

历史真是个叵测的事物,没人知道哪些会被记录下来,哪些又被人为地冲刷掉。

作为曾在燕园度过六年最好时光的北京大学毕业生,作为司徒雷登唯一一本回忆录的中文译者,我仿佛肩负着某种不容推脱的责任。太多的内容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我不妨去碰触一下那个最浅白也最深奥的问题:谁是司徒雷登?在我看来,这个生于中国、长在中国、将大半辈子生命播撒在中国的美国人有三张面孔。

首先,他是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和校务长。燕京大学在1949年之前是远东地区最出色的教育机构之一,从诞生到发展所产生的一切开销,由司徒雷登及其同伴在中美两国筹集而来。筹款的过程可以“筚路蓝缕”来形容。如司徒雷登本人所言:这种高级乞讨最让人着急的地方就是,尽管我用友善的态度将潜在的捐助人吸引过来,但友谊却迟迟不能化为实际的款项。到1937年时,燕大的捐助基金已达到250万美元。那么燕大声誉最隆时的情况是怎样呢?以颇负盛名的新闻系为例,在一段时期内,中央通讯社在世界上所有大国首都的常驻代表几乎都是这个系的毕业生。燕大,如司徒雷登本人所言,尽管用了美国的钱,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学。

其次,他是一位基督徒。他虽以传教士身份来华,却最终放弃了本行,走上教育家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胡适曾在《在华五十年》英文版序言中毫不吝惜赞美的笔墨,甚至将司徒与马礼逊、伟烈亚力和傅兰雅等人并举,称其最先呼吁社会与政治变革,将古老的中国从沉睡中唤醒。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司徒雷登将传教视为义务而非兴趣,他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信仰的忠诚。

他的最后一个身份,才是政治家。在国共谈判行将破裂之际,司徒雷登匆忙上任大使一职。对此,无论胡适还是司徒雷登本人均承认这是一个失败的任命。从执掌使馆到退休,司徒雷登远离自己心爱的燕大,近观中国时政,最终在大陆全境解放前夕离开中国。其实,司徒雷登并不想做美国大使,也不适合去当大使。他的意识形态,时刻挣扎在对人性无限信任和对新政权深切怀疑的罅隙里,从未得到片刻灵魂的安宁。他曾声称:“从国民党获取政权那天起,各级官员就受贿、贪污、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乱搞裙带关系、大行派系斗争”,而“中共新的政权却给我留下了精力旺盛、效率奇高、清正廉洁的印象”。但宗教情怀和政治倾向使他无法看清当时的政局和民意,最终只能在大陆“沦陷”的背景下黯然退场。

三张面孔,代表着三个司徒雷登。在他的这本回忆录中,处处可见他对传教士与政治家两个身份的抵触,唯有追忆燕大岁月时,才流露出深深的缅怀与温情。历史的演进往往伴随着一个遗憾:真相总是缺席,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对真相的种种解释。当年毛泽东主席的一篇《别了,司徒雷登》仿佛为司徒其人画上京剧脸谱,几十年来他变成了一个符号——能指是司徒雷登四个字,所指是十恶不赦的美帝国主义。尤其令人伤感的一点是,过去60年来,始终未给这位燕大校长任何讲话的机会,就连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中对司徒雷登的称赞,也在选入中学课本时被删除。这样看来,半个多世纪后,《在华五十年》中译本的公开发行,恰是还历史以澄澈的最好方式。

所幸的是,层累的历史终将趋向公正。司徒雷登的骨灰终于在2008年11月17日下葬于杭州西子湖畔,他出生的地方。尽管葬身燕园的愿望或许永远不能实现,但能够在半个世纪后魂归故里,终究是对这位“爱美国也爱中国”、“像中国人比像美国人更多”的老人的迟来告慰。墓碑上,他的头像下面用中英双语刻着简单的一句话语: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我相信,这正是他最希望自己被后人永远铭记的那张面孔。(本文作者:常江,《在华五十年》(新版)译者。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