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5 23:31
圩区是指平原河网或沿江滨湖等低洼易涝地区,通过圈圩筑堤,设置水闸、泵站,以外御洪水、内除涝水,从而形成的封闭的防洪排涝保护区域。
圩区(polders):四周环水、地势较低、依靠堤防保护方能从事生产、生活的地区。堤防包围的每一个独立区域,在长江下游地区称“圩”,中游地区称“垸”,统称“圩垸”。分布在沿江、滨湖和受潮汐影响的河流三角洲地带,地面高程大部分在河道的洪枯水位或高低潮位之间。汛期河湖水位常高于农田,必须筑堤防洪,在圩堤的适当位置建水闸、船闸、泵站,解决圩内的排水、灌溉问题和满足圩内外来往的交通需要。
圩区是包括农田、河网、湖泊、滩地、城镇及农村等在内的一个地区。
圩区是从圩地发展起来的。圩地是一种在浅水沼泽地带或江河湖海淤滩上通过围堤筑圩,围地于内,挡水于外;围内开沟渠,设涵闸,实现排水利田。简而言之,圩地就是四周被堤围着的耕地,因此又叫“围田”。
圩地是平原地区人们在长期治水实践中创造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各地依本地习惯对其有不同称呼:两淮及江南东、西路称“好田”;浙西路称“围田”,浙东路称“湖田”;两湖平原乃至长江中游地区称“坑田”。
通过连圩、并圩等方式,圩地规模不断扩大,河网、湖泊、滩地、城镇及农村等均被圈入圩内,从而形成新的圩区。
在平原河网或沿江滨湖等低洼地区,河湖的洪水位高于地面高程,必须筑堤成圩,挡水于圩外,同时在圩堤上设置水闸(节制闸)和泵站,使圩内河网和圩外干河能根据需要或互相沟通,或互相分开,圩内涝水视圩内、外水位变化,或开闸自流排水,或通过水泵进行抽排,从而保证圩内正常的生产生活。
对于圩区,各地习惯称呼有所不同,长江下游地区称为“圩子”或“圩”,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子”或“垸”。
圩区地形平坦,地势低洼,洪水期水高地低,因此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圩地起源于先秦,吴越交战,吴国在固城(今江苏高淳)筑城、围湖为田,是太湖地区最早的圩地;三国孙吴筑圩地以充军需,设督农校尉专司其事,是安徽沿江筑圩的肇端;南宋晚期至元代,两湖及江汉西部的江陵、荆门一带,开始兴起圩地。也就是说,圩地由长江下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展,依次为太湖地区、江淮地区和汉江流域。
圩地的开发与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分不开。圩区所在地区通常水资源丰富;湖荡众多、水网密布,通江贯海,便于水运;气温温和,无霜期长,土地肥沃,宜于作物生长,适合人类生产、生活。
土地资源利用是中国传统农业核心基础,而圩田的修筑、存在和发展,体现了湿地开发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反映各地区农业、水利、人口等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圩地的开发使得圩区成为千百年来富庶的农业区。近现代随着商业的兴起和水陆交通的发展,圩区相继出现许多大中城市,如沿长江的沙市、武汉、黄石、九江、安庆、芜湖、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城市,因此圩区进一步成为工农业发达、资源要素聚集、财富相对集中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