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漫画

更新时间:2024-02-04 09:56

地下漫画(underground comics)是指以宣泄个人情感为目的,以反主流文化为主题,通过非正式渠道流传的一种漫画形式,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漫画的地下出版物。地下漫画大多关注主流文化所刻意回避的社会的另类一面,比如:性、暴力、摇滚、同性恋等;而在表现手法上,又大多前卫讽刺,离经叛道,具有强烈的艺术实验性质和情感宣泄目的。所以,地下漫画还有另外一个专门的称呼——Comix,“x”即指限制级,儿童不宜。因而,地下漫画的读者群也不同于主流漫画通常面对的少年儿童,而是新潮前卫的年轻人。

由来

Comix起源于美国,并主要存在于美国。它的诞生和发展与嬉皮士运动密切相关。要充分了解地下漫画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本质、文化根源和艺术特点,就必须把它放到美国上个世纪中叶“青年反叛运动”和“反主流文化”的更大的背景之中,才能充分理解它。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中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青年反叛运动,是当时全球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件。有美国学者认为那场运动“由政治和文化两条臂膀组成,政治臂膀是‘新左派’,文化臂膀是‘反主流文化’。”而所谓“‘反主流文化’是指青年人追求并创造的与社会主流文化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同社会中代表主流的信念是完全背离的。反主流文化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战后十几年间美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同人们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之间不断扩大的矛盾的总爆发。

1945年,一位名叫本杰明·斯波克的医生通过一本《婴儿和儿童抚养通俗读物》的书,告诉美国的家长们“对孩子要放手,不要把一些社会规范硬加给孩子,不能强迫孩子成为家长期望的某种人。要让每个孩子尽量发挥他们的个性和潜力。”他的观点在家庭教育方面掀起了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战后出生的一代孩子基本上是在斯波克医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成长的,因此也被称为“斯波克医生养大的孩子”。这批“斯波克医生养大的孩子”具有这一代人的特征: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思考、个性张扬、反叛、不懂服从、不会适应,也不知道什么是社会责任和生活的压力。当他们走进大学,面对艰巨的课程和严格的职业训练时;当他们进入大公司,亲身感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职场残酷无情的竞争时,顿时感到难以适应!其中有一部分人仍然无法摆脱斯波克医生的影响,依然强调快乐和自由是人生的中心,对来自社会的任何约束都认为是侵害了他们享受生活的权利。

发展背景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和科技得到迅猛发展,政治与军事实力空前提高,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当时的美国人无不沉醉在所谓的“美国梦”中。战后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一代人,到了60年代也不过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一个空前富足的社会和舒适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缺乏父辈们在“大萧条”和“二战”中那些艰难经历。他们无法理解,他们的父母乃至整个社会为什么如此强调拼命工作和竞争。两代人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了严重的隔阂。年轻人认为,美国现在已经如此富有,再拼命挣钱和无情竞争只会助长“物质崇拜主义”和“人情淡薄”的不良风气。社会应该努力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不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纯粹的商品关系,使生活变成无休止的奔波劳碌。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战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明显地倾向于技术和理性的力量。美国进入了一个由技术专家治理的时代,技术、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生活被简单地理解为生存。虽然技术和理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但是如果生活只被解释为技术问题,只由理性的力量控制,一切“情感”——像麦克纳马拉说的那样——都让位于理性,那么,人类不是同时也失去了另外一层重要的、区别于机器和物的生存意义了吗?主流文化同亚文化的矛盾和分歧就在这里产生,因为一个靠技术专家治理的社会需要的是懂技术的工程师、有经验的经理和银行家、有专业知识的系统分析人员和计算机设计人员。这些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是社会的骨干,受到社会的重视,而那些从事人文社科类的人则受到社会的冷淡。人的需求在一味追求物质成就和技术崇拜的社会风气中被忽略了。正像英国哲学家斯图尔特·汉普谢尔指出的那样,60年代青年人的造反是反对以理性的名义忽略人的价值和需求。

战后,美国向后工业社会发展,权力的内涵从“资本”向“知本”转移,也就是强调支配经济活动的知识。经济领域由于分工细化,要求每一个部门、每一种工作都有自身的一套学问和规律,这就要求年轻人在真正走上社会之前,必须在大学内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有人称这种教育“其实是把年轻人训练成工具,以适应各种奇形怪状的官僚机构的要求:大公司的、政府的、军队的……”换句话说,社会需要的不是哲学家、文学家或社会学家,而是技术员。愤恨不平的人文社科类学生后来就构成了嬉皮士的主流。

美国大学教育至60年代提倡“自由教育”以来就面临了危机。青年人不懂贝多芬,不知道康德的思想,也没读过《安娜·卡列尼娜》或《红与黑》,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为今后工作接受专门训练。几年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文化人”。大学没有把教育和技能训练区分开来。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而技能训练只能让人们按同一方法操作,按同一个模式思考,它淹没人的个性。强烈不满的嬉皮士们愤怒地喊出了自己的口号“走自己的路”。

嬉皮士对社会的不满还表现在他们看不惯社会的虚伪。

年轻人所受的教育是要讲究友爱、平等、自由和个人尊严至高无上。影视、小说、漫画,乃至歌曲里表现的大体上是同一个主题: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是“自由”;友爱和尊严应重于竞争和成功。

然而,实际生活却是另外一套。物质上的占有和享乐成为生活的第一目标。一个人穿什么料子的衣服,开什么牌子的汽车,住在哪个地区,上哪个大学,干什么工作,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尺度。

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陋现象和政府美妙动听的宣传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年轻人看到的是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种族矛盾日益突出;人际关系尔虞我诈,世态炎凉、麻木不仁的风气盛行;政治气象压抑,麦卡锡主义肆虐;人权侵害普遍存在;民权运动惨遭暴力蹂躏;经济上,大公司、大财团控制了国计民生。与其说美国是民主社会,倒不如说是由大公司、大财团主宰的社会。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渗透和政治控制势头受到遏制,干涉古巴失败,陷入越南战争泥淖不能自拔。各方面的新对手不断出现,核战阴影时刻笼罩在美国人的心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越战对“嬉皮士”的影响巨大。当年,嬉皮士们高呼着“约翰逊,你今天又杀死了多少美国青年!”的口号,在街头举行反越战游行。1964年,在芝加哥更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越战骚乱。这也是使嬉皮士的激进程度远甚于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主要原因。

美国社会主流却不愿正视这些问题。影视、正统漫画仍是一派歌舞升平,故事的结局依然是老一套的皆大欢喜。青年们开始发现所谓“传统美国人美德”中的污点和“美国梦”的虚伪性。他们不得不怀疑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其实是一个堕落的时代。他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该为美国社会和自己寻找一种新的出路。在这种背景下,嬉皮士运动继50年代“垮掉的一代”之后,成为美国社会一次新的反叛。

青年们继承“前辈们”的反抗方式,用留长发、吸大麻、穿着褴褛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彷徨;主张博爱、和平、利他、反对暴力等反主流的理想主义。他们留长发、穿奇装异服,是为了嘲讽当时美国光洁整齐的形象,排斥美国社会及其观点、立场,等于说:“我不愿成为你和你所代表的观点的附庸。”嬉皮士们不参加工作,男女群居,裸体生活,共亨所得,过一种类似原始公社的生活;他们通过动辄数十万人参加的大型摇滚集会、性爱集会等令主流社会侧目的方式宣示自己的主张,冲击传统价值观。

青年人的反叛行为之所以成为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政治运动,是因为它所涉及的已远远超出政治原则的范畴。它关心的是自我意识的解放,即试图改变自我、他人和社会在人们心中的基本概念。

嬉皮士运动作为反主流文化的重要一支,以其独特的方式反对美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权力机关。与当时的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一起,给美国社会,及至整个世界的政治理念、文化形态、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带来巨大冲击,影响力持久深远。

地下漫画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