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有偿冠名

更新时间:2024-01-26 15:49

地名有偿冠名是实行道路有偿冠名,是拓宽地名管理资金筹措渠道,弥补政府投入不足,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一种好方法

现象介绍

“冠名”这个词近些年来屡见不鲜,“春晚”冠名、赛事冠名、项目冠名……,作为一种广告形式,似乎已被大家被动且情愿的接受起来。如此蔓延,以至于到我们身边的公共建设的冠名,层出不穷。

“我们被立体的广告所包围,难以逃脱,呼叫救援……”一位网友曾就此打趣地说,“我正在可口可乐路,蒙牛道,伊利街,肯德基站牌下……”。其实这种现象,也许就在明天。

网络意见

象地铁冠名权、桥梁冠名权、甚至地名冠名权拍卖,涉及到广大群众的观感,一定要考虑到人们的心理接受度。社会公用设施的商业价值开发要适当控制,对于有一定的公共意义的冠名,应慎重。如万一冠名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怎么办,地名频繁更换也并不妥。

一份网络统计资料表明,有53%的网友认为很难接受身边被广告环绕,尤其不可以接受地名以企业为冠名;30%人对此持无所谓态度;17%人认为可以接受企业冠名地名,丰富多彩又有经济效益。而对副名的冠名,则大多数人表示无所谓,不伤大雅,可以接受。但也有人指出,即便是副名也是整体名称的一部分,如果“习惯性”的将所有地名强加副标,如此经济体现有损“市格”。

注意问题

实行道路有偿冠名,是拓宽地名管理资金筹措渠道,弥补政府投入不足,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但在具体实施地名有偿冠名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操作中坚持合法性问题。地名是否可以实行有偿冠名,法律尚无明文规定。虽然政府可以对其所掌握的城市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实行最大限度的增值和获益,但实行道路有偿冠名,这在国务院的《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均无明确规定。因此,如果某地区想要实行道路有偿冠名的话,当地政府应该制定出可以实施有偿冠名的法律性文件,使之“冠”之有据。

二是如何把握实施有偿冠名的时机。实行道路有偿冠名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方可实施。首先是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强实力的著名大企业。其次是这些企业对有偿冠名的宣传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并有有偿冠名的意向。再次是当地政府在“经营城市”理念的支配下,有突破传统地名管理、进行创新和突破的魄力和勇气。因此,实行地名有偿冠名,前期的准备策划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宣传,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如何确定实行有偿冠名的范围。实行有偿冠名的道路、桥梁、广场等应该有所选择,不能滥用。对一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老街道、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社会影响的道路、桥梁、广场不宜实行有偿冠名。冠名权有偿使用范围应该是新建的城市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跨河桥、城市广场、城市非主干道路、住宅小区道路,还有新建的经济开发区道路。

四是冠名企业资格认定的问题。地名是一个城市的“眼睛”,不仅应该具有稳定性,而且应该反映这个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如果以某个企业的名称或其注册的商标冠名某个地名的话,则这个企业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和商业信誉,是当地比较著名的、群众比较认可的,而且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不能谁愿意出钱就卖给谁。因此,在选择冠名企业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谨慎而行。

五是有偿冠名的地名名称规范性问题。地名所冠的名称应该依据国务院的《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实行有偿冠名时,承办的地名委员会应该制定出相应的章程来规范,将今后可能发生的问题预先列出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保证地名的稳定。

六是操作过程中公正性问题。实行地名有偿冠名,应该采用公开招标拍卖的方式,必须杜绝“暗箱”操作,运行的整个过程均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承办的地名委员会应该在媒体上公开发布通告,把实行有偿冠名的道路、桥梁、广场等信息以及参加竞标企业的条件和标准在媒体上公布,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以报名参加。在拍卖的时候,应该选择具备一定规模的拍卖公司主持拍卖,拍卖师必须是国家注册拍卖师,并且请当地的公证处公证,或请当地的工商部门监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