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机穴

更新时间:2024-08-09 17:54

地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脾舍。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分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直刺1—2寸。

名称释义

(1)地机。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随地部经水运化到人体各部,运化过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脾土物质的运行十分巧妙,故名。

(2)脾舍。脾,土也。舍,来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为提供脾土物质的来源之处。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脾土物质随雨水的流行而输送人体各部,为人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原之处,故名脾舍。

(3)地箕。地,脾土也。箕,挑土的工具。地箕名意指脾土物质通过本穴而运化。理同地机名解。

(4)足太阴郄穴。郄,孔隙也。本穴为脾土物质的主要运化之处,脾土物质的运化是通过地部水液而运行的,脾土物质的运行量不大,如从细小的孔隙中通过一般,故为足太阴郄穴。

功能作用

渗散脾土水湿。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

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解剖

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1. 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2. 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

3. 疝气;

4. 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操作

直刺1—2寸。

临床运用

1、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腰痛,遗精,精液缺乏;

3、其它:胃痉挛,乳腺炎,下肢痿痹。

本穴出现压痛提示有胰腺疾患,与胰俞、中脘、水分互参可诊断急性胰腺炎。

操作

1、灸法:直接灸3-5壮;温和灸10-15分钟。

2、刺法:直刺1-2寸,酸胀感有进可扩散至小腿部。

3、按摩:点按、揉法、指推法。

配伍

1. 配中极三阴交穴治痛经;

2. 配梁丘、中脘主治急性腹痛。

功效

健脾渗湿,调经止带。

附注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

地机配血海,埋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良好。

地机穴研究:有实验表明,针刺地机配曲池穴,可引起胰岛分泌功能亢进。临床上,急性胃肠炎患者、腹痛、吐泻、常在地机穴附近出现压痛阳性反应,针灸之,效果良好。

相关论述

《针灸大成》:“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胁胀,水肿腹坚,不嗜食,小便不利,精不足,按之如汤沃股内至膝。”

《针灸甲乙经》:“在膝下五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