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9 16:11
地柏枝是罂粟科紫堇属的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株高达45厘米;茎花葶状;基生叶多数,宽卵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疏生多花,苞片窄披针形,与花梗近等长或稍长,花冠黄色,外花瓣无鸡冠状突起,内花瓣具浅鸡冠状突起,雄蕊束披针形,子房与花柱近等长;蒴果线形。
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土生或石生,直立,株高达45厘米;具一横走的地下根状茎和游走茎,其上生鳞片状淡绿色的叶。根托只生于茎的基部,长0.5-2厘米,直径0.4-1毫米,根多分叉,密被毛。茎花葶状;主茎中上部羽状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或红色,不分枝的主茎高(5-)10-25厘米,主茎下部直径1-3毫米,茎圆柱状,不具纵沟,光滑无毛,内具维管束1条;侧枝5-8对,2-3回羽状分枝,小枝较密排列规则,主茎上相邻分枝相距2-6厘米,分枝无毛,背腹压扁,末回分枝连叶宽2.5-4毫米。基生叶多数,宽卵形或披针形,叶(除不分枝主茎上的外)交互排列,二形,草质或纸质,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不分枝主茎上的叶排列较疏,不大于分枝上的,一形,绿色,黄色或红色,三角形,鞘状或紧贴,边缘有细齿。主茎上的腋叶不明显大于分枝上的,卵形或阔卵形,平截,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形,1.0-2.2毫米×0.4-1.0毫米,边缘有细齿。中叶不对称,小枝上的叶卵圆形,0.6-1.8毫米×0.3-0.8毫米,覆瓦状排列,背部不呈龙骨状或略呈龙骨状,先端与轴平行或顶端交叉,并具芒,基部斜,近心形,边缘有细齿。侧叶不对称,主茎上的较侧枝上的大,2-3毫米×1.2-1.8毫米,分枝上的侧叶卵状三角形,略向上,排列紧密,1.0-2.4毫米×0.5-1.8毫米,先端急尖,边缘有细齿,上侧边缘基部扩大,变宽,但不覆盖小枝,边缘有细齿,下侧边缘基部略膨大,近全缘(基部有细齿)。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5.0-15毫米×1.4-2.8毫米;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细齿,具白边,先端渐尖,龙骨状;大孢子叶分布于孢子叶穗中部的下侧。大孢子浅黄色;小孢子橘黄色。
总状花序疏生多花,苞片窄披针形,与花梗近等长或稍长,花冠黄色,外花瓣无鸡冠状突起,内花瓣具浅鸡冠状突起,雄蕊束披针形,子房与花柱近等长;蒴果线形。
地柏枝多生长在海拔850米-1700米的阴湿山坡、林下、溪边或石缝中。
地柏枝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湖北、贵州、四川及陕西、甘肃等省地,在欧美也有分布。
地柏枝性喜阴凉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宜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栽植。
地柏枝繁殖方法一般为分株繁殖。
药用价值
《本草图经》:“主脏毒下血。”
《草木便方》:“止血,通经脉,镇心除烦,安五脏。治下血,崩淋,刀斧损伤。”
《分类草药性》:“治痔疮出血,解热毒,并治咳嗽,汤火伤。”
据《分类草药性》中记载地柏枝:“治痔疮出血、解热毒,并治咳嗽、汤火伤。”其味辛、微甘,性平。归肝、胆、胃经。有清热、利湿等功效。可用于衄血、小儿惊风、水肿、肺热咯血,吐血,便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发热,湿热黄疸,淋病,水火烫伤。等症状。
地柏枝别名地柏、岩柏草、石柏、山扁柏、细叶狼鸡、红鸡草、并草、垟柏、发治草、孔雀毛、高脚红萝卜、夹韦草、土黄连、石金花、帅石草、石掌柏、岩柏枝、四叶菜、岩花、石松柏、千步还阳、百叶草、百叶卷柏、伤寒草、曲兰草、软鸡草、拨云草、黄疸卷柏、烂皮蛇、金花草等。入药部位全草。
相关配伍
内服:煎汤,15-30克,大剂量可用至60克。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采集加工:7月(大暑前后)拔取全草,抖净根部泥沙,洗净,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药材性状:根茎灰棕色,屈曲,根自其左右发出,纤细,具根毛。茎禾秆色或基部稍带红色,高10-40厘米,径1.5-2毫米,下部不分枝,疏生钻状三角形叶,贴伏于上,上部分枝羽状,全形呈卵状三角形。叶多扭曲皱缩,上表面淡绿色,背面灰绿色,二型,枝上两侧的叶为卵状披针形,大小近于茎上叶,贴生小枝中央的叶形较小,卵圆形,先端尖。孢子囊穗少见。茎质柔韧,不易折断;叶质脆,易碎。气微,味淡。以体整、色绿,无泥杂者为佳。
药理作用:凝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