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4 01:37
1997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其中,“积极推进卫生改革”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成为医改的重点。
1999年7月18日,国务院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将社区卫生服务列为满足群众医疗卫生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12月17日,《卫生部关于200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的意见》颁布实施,卫生部提出200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
2002年8月,卫生部、国家计委等国务院11个部门联合向各地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提出不仅城市的基层医院将被改造为社区卫生机构,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也可参与举办这类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也可建立营利性机构。
2002年11月21日,北京市西城区厂桥医院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北京市首家通过此项认证的社区医院,标志着北京社区医疗服务已越来越规范化。
2004年9月22日,北京第一批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挂牌。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公布了参与创星活动的44家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评出2家四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
2004年以来,将社区医院纳入医保的声音高涨。2004年7月,天津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0%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2005年8月5日,北京启动社区医疗服务改革试点。北京市医保中心与复兴医院、德外医院签订协议,确定两家医院下属的汽南、木樨地、黄寺等三家西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北京市社区医疗服务改革试点。
2005年9月5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浙江考察期间指出,大力发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要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医疗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不能走以“医疗”为主的“医院”模式。
国家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出“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的口号。
中国新的城镇医疗卫生改革,将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为居民提供低价、就近、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吸引居民到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就医,分流常见病、轻微病病人,进而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让患者不再排队。
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大医院专家,须在本职岗位上,明确承担基本医疗服务职责,以低廉的诊疗收费甚至“免单”,接诊疑、难、急、重症患者,以维护基本医疗的公益性。
社区医院也分为2种:
卫生局对2种医院都有派遣权力,后者,当地街道社区只是有协调权力,没有管理权力。
社区医院多数都是附属于大医院的小门诊,进社区就是为了方便社区的人看病,另外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小病可以在家门口解决,对社区的人,对大医院的医生来说都是好事。
社区医院执行的规章制度应该和大医院没太大的区别,就是细则更多了。医生都应该有行医资格,有执照的.为了保证用药安全,药品,医疗用品基本上都是和大医院一样的,进货渠道有保证。社区医院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治疗和保健;城市内按区域设立全科医院,为区内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和私人保健医生;城市综合性全科医院,规模大、水平高、服务好。患者有病先到社区医院或私人医生处就诊,社区医院治不了再逐级向上转诊治疗。
通常会有医院办公室、药房、划价处、诊疗室、理疗室,稍微规模大点的还设有病房。
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困境上,社区医院被普遍寄予厚望。但是,社区医院却面临着“路很近,心很远”的尴尬境地。大医院里病人摩肩接踵,而社区医院依然门可罗雀。社区医院之所以“叫好不叫座”,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缺钱、缺资源。社区医院的资金来源多是财政性投入与营业性收入相结合。但是许多社区医院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医疗资源过多集中于大医院,社区医院由于资源短缺而在硬件设施、医疗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捉襟见肘。
二、缺人才。比如在社区卫生服务比较发达的英国,社区医院的医生数量占到医生总数的近50%。而在中国,好的医生大多集中在大医院,造成了大医院“病人等医生”,而社区医院“医生等病人”的迥异局面。有患者一语道破就医心理:“庙小不可能有大菩萨,看病还得到‘三甲’!”中科院医改项目负责人曾益新也认为,老百姓不愿去基层医院看病,关键是医疗水平低下,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师。
三、缺信任。在患者固有的就医观念里,已对大医院形成心理依赖。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22.5%的人生了病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56.6%的人不信任社区医院的诊疗技术。而根据数据显示,本来三级医院65%的门诊病人和77%的住院病人均可分流到社区卫生机构,但大家还是一窝蜂地涌向大医院。大医院苦于病人多,社区医院却苦于病人少。
1、如今北京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社区护士、防保人员和康复人员等严重缺乏;
2、在北京市7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中,能自负盈亏的还不到1/3,绝大多数站点需要靠政府拨款和所挂靠的上级医院的补贴来维持。因此,社区医生收入难以提高。
3、全市各卫生服务站点的全科医生中,有本科学历的不到20%,有高级职称的不到10%。由于医疗设备、高水平的医生都集中在大医院,许多老百姓都去挤大医院。
另外,由于缺乏资金,请不来水平较高的医生,即使是价格比较便宜,周围百姓也不愿意迈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槛。在资金匮乏的现实条件下,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只是徒有虚名,没有实际行动,难以拉近与老百姓之间距离,老百姓并不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际功能,只好“敬而远之”。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还认为,是否是医保定点也是制约病人能否走进社区服务站的因素之一。
社区医院主要偏向于预防保健康复护理方面。可是很多人从来没有去过社区医院,总以为社区医院又旧又破,担心社区医疗人员水平不高,所以无论看什么病都会往大医院里挤。针对很多病人担心的社区医院在检查设备、人员、药物配备等方面没有大医院好,对进社区医院存在很多疑虑的现状,相关业内人士进行了解释。
疑问1、在社区医院能住院吗?
大多数人以为社区医院只是看感冒,拿几片药而已。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开设门诊、住院、家庭病床三项医保服务功能。走进医院,其环境并不比三甲医院差。有些甚至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每天门诊量都保持在200人次,住院部有病床50张,和三甲医院一样,设有单间、双人、三人及多人房,而且每间病房都有独立卫生间,还有电视和空调,但费用比大医院便宜很多。
疑问2、社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可信吗?
和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显得冷清,而大医院又异常拥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社区医生的能力仍存顾虑。其实,社区医生在国外叫全科医生,知识面要求全,要对辖区里面的老百姓的常见病了解,而且对大病能早期发现。
如果按照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配置,平均5000人配备一个全科医生,那全市约需2400名全科医生。但如今对高素质全科医生培养的投入远远不够。面对全科医生紧缺的情况,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医院还聘用市、区级专家。经常对全科医生、护士进行培训率。
疑问3、社区医生能上门看病?
家庭病床是社区医院的一大特色,家庭病床平均每床总费用约为50元/天,只是大医院的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保起付线在职人员是500元、退休人员350元,由于社区医院能上门服务,深受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病人的欢迎。
疑问4、有急诊怎么办?
社区医院药房、检验室样样齐全,但万一有急诊或需要手术怎么办?蒋林芳说,这不用担心,社区医院一般都会与周边大医院建立转诊关系。
“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大病出了院再回社区。”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样既方便又可节省医疗费用。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将构建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共同体”,统一诊疗标准
2006年,北京市卫生局提出“小病进社区,大病(转诊)去医院”口号,鼓励居民遇到感冒、发烧等“小病”,不再去大医院排队挂号,就近在附近社区拿药治疗,同时,鼓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在社区接受全科医生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指导。
2008年12月,北京市卫生局曾公开表示,计划在2009年年底前,通过医保报销政策的限制,实现北京参保居民看病,全部实行社区首诊,否则不予报销。
2009年1月1日开始,社区首诊政策首先在25万参加“一老”医保的老人中试行。这些老人患危急重症可直接到大医院看急诊,但是平常疾病必须先到社区医院就诊,没有社区医院转诊单而直接去大医院就诊的,医药费将不予报销。
本报讯 在即将正式启幕的北京医改中,被提及了近三年的“小病进社区”概念,因缺少大医院的改革配套,难以发挥“疏导患者合理就诊”实效,将在大医院和社区的诊疗共同体中得以重新诠释。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阐述正在筹划中的北京医改思路,称改革关键是建立从社区卫生站到三甲大医院相同的疾病诊断标准,“解放”并拓展北京现有的优势医疗资源,“按患者的病情需求配给相应级别医生和适宜的医疗资源”。
“北京医改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过度医疗需求与有限医疗供给之间的矛盾。”方来英坦言,虽然北京聚集着全国最丰富的三甲医院,优秀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可这些优势医疗资源,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人群,仍捉襟见肘。“那些彻夜排队等待一张专家号的患者;蜗居在大医院附近的出租房里,等待一张床位收治重病孩子的一家老小;还有花高价从票贩子那里买专家号的患者,作为首都卫生系统,都无法拒绝。”方来英说,既然无法拒绝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那么,北京医改的关键,只能是整合、“解放”并拓展北京现有的优势医疗资源。
“什么是小病?什么是大病?拔牙也可能出人命的。这些医疗系统内部都很难规范、明确的东西,不可能以强制手段施行,百姓也不认可。”在全国两会期间,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和其他医疗卫生界的政协委员,曾明确对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小病在社区首诊,大病再转诊到大医院”等改革“口号”,提出质疑。
如今,这些被认为过于追求“形式”的“一刀切”之举,将在北京新医改中得到“矫正”。方来英已经明确表示,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是紧密联系的一体,未来北京医改的一大探索,就是构建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共同体”和畅通“转诊通道”,而之前以行政命令手段,强制大医院专家对口支援社区的方法将取消。
社区和大医院统一标准
“增强社区的医疗水平,不是让大专家定期到社区看感冒,而是要把大医院内的诊疗规范与社区共享。”方来英说,如今公众争议最多的“看病难”和“专家号”,也将通过改革,让患者不再排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即可接受与大医院统一标准的规范诊疗;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大医院专家,须在本职岗位上,明确承担基本医疗服务职责,以低廉的诊疗收费甚至“免单”,接诊疑、难、急、重症患者,以维护基本医疗的公益性。
北京医改方案还将出台具体政策,鼓励专家在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之后的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兼任完全遵循市场规律的医院“特需服务”,或应聘社区坐堂行医,抑或吸引社会资本自己办诊所办医院,满足更多患者对专家的求诊需要。
按病种预付费筹备试点
建立大医院与社区一体的转诊通道,分级诊疗,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间接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但群众反应强烈的“看病贵”,长久以来已成为医患之间矛盾的“凝胶”,亟须远、近、长、短多种惠民政策和改革探索并举,最终让普通人感受到“医疗支出明显”下降的实惠。
在北京医改中,试点按病种预付费,直接控制整体医疗费用的发生和规模,已成为医疗卫生“供方”和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方”代表的共识。
按病种预付费的原理,是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代表患者与医疗机构“谈判”,确定每种疾病的治疗成本和合理收费额。方来英认为,这也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定价”一层涵义的体现。
方来英介绍,如今北京一家三甲大型综合医院正筹备试点病种预付费制度:先测算出全市各医院在治疗某一种疾病的收费情况,计算出一个平均值。再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将情况类似的患者分成一个诊断相关组,不同的组各对应平均值换算出一个系数,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收费定额。比如,一个年轻人患阑尾炎,诊断无并发症,医院按照诊断分组的收费为4000元;同样一个患阑尾炎的老人,因为年龄大,还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诊断分组收费则需要2万元。
为有效解决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北京市将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另外,二、三级医院的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要定期到对口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坐堂门诊、现场会诊、专家咨询、健康课堂等多种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与健康指导。大医院医生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须到社区医院坐诊一年。
据悉,到201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招收的本科及以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都要到认可的市级全科医学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全科医学培训并取得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才能上岗。如达不到岗位要求,三次考试不合格者将被转岗。
在两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曾透露,北京市政府和各区县将共同投资20亿元,于2008年6月底前,在城乡建设3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7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据悉,未来五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是:力图在5年内,每2000到3000人服务人口,配备一名全科医生和至少一名社区护士,每2000名服务人口配备一名预防、保健人员。到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将达到百分之百全面覆盖城乡社区,按照基本满足城镇、远郊平原和山区居民分别出行15、20和30分钟以内可及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2024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旨在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方案》要求,到2025年,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达到能力标准,全国达到推荐标准的机构达到20%以上,其中东、中、西部省份分别达到30%、20%和10%以上;服务人口不足1万人或机构人员少于10人的,对照标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全国每年新增社区医院500个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国累计建成社区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达到30%以上。
在2009年中国召开的两会上,北京团部分代表建议,社区首诊不应强制,以免对病患造成漏诊和误诊。
对此,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如今卫生部正在探索社区医院首诊制,但还是准备通过政策杠杆,如报销比例等来调节。对代表们的顾虑,陈竺表示,实现社区医院首诊制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社区医院的水平也需要提高,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放心。陈竺还透露,下一步将重点建设中西部城市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不仅要解决数量还不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员队伍的建设,使社区医院成为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