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秧歌

更新时间:2023-08-11 15:47

山西有许多种不同形式的“ 地秧歌”,如祁县“ 地秧歌”、汾阳“地秧歌”,商城、襄汾稷山的“高调秧歌”、曲沃、万荣等地的“跑圈秧歌”、文水的“凤秧歌”等,它们均系节日性的歌舞活动时所唱的歌。

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娱性的,自娱娱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各地均出现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秧歌艺人,很多民间艺人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

河北称“秧歌”为“地秧歌”,是汉族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在各地各民族花会中广为流行。因流传地域和民族不同,各有不同风格和特点。

北京的秧歌会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为高跷秧歌;一为地秧歌。高跷秧歌是演员脚底下绑上三四尺高的木棍,谓之“踩高跷”。地秧歌是不上跷的纯秧歌会,与高跷秧歌大体一致。地秧歌有它一套独特的角色结构和表演形式。角色共计十余人,除文扇、武扇、渔翁、樵夫外,其余均为双上(头陀、小二哥均为二人,锣鼓均为四人)。整个演出分“堆山子”、“走场”、“别篱笆”、“逗场”和“演唱”五部分。

地秧歌是秦皇岛、唐山一带农村广为流传的一种群众性很强的民间舞蹈。其历史比较集中的说法是兴于元代。晚清昌黎县人王作云首创“秧歌演戏”之后,以聂国和、宋阴村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秧歌艺人创造了“出子秧歌”; 民国年间以周国宝、周国珍、鲁凤春、张廉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秧歌艺人又把地秧歌推向一个高峰。在当地人民心目中,“闹秧歌”是欢乐吉祥的象征。大杆唢呐是地秧歌主要伴奏乐器。虽然乐器比较单一,但它的能量很大,唢呐一响,花扇一扭,乐中有舞、舞中有乐,深受群众欢迎。

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