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9 10:21
坊(拼音:fāng、fá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字形从土为形,方为声。“坊”本义指街巷、里弄,后引申指牌坊,又转指古代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即作坊。
形声兼会意字。“坊”字以“土”为形旁,表示地方、区域,“方”表示读音与此接近。《说文新附》:“坊,邑里之名。”“邑里”就是城镇中的街道里巷,这是“坊”的本义。古代城邑四周街道多呈方正布局,这样看来,“坊”字中的“方”不仅表音,也兼表义。
据考证,“坊”最初是城中棋盘块状的方正居民区,其名称可能起于皇宫中。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晋左思《魏都赋》中有楸梓坊。《元河南志》引《汉宫阁名》:“洛阳故北宫有九个坊。”坊作为城中街区划分的单位,始创于北魏的平城,其后,洛阳城也采用了坊制。从发掘情况看,魏晋时期的洛阳城设220个坊,一般是一里见方为一坊。
坊取代里,成为城中居民编户单位的正式名称,是从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开始的,当时的长安城除皇城和东西二市外,划分成108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坊”。坊四周筑有高墙,小坊设两个门,大坊设四个门。这种坊虽比汉魏的坊开放些,但仍较封闭。北宋的东京(开封)和南宋的临安(杭州)城对坊作了彻底的改革,取消坊墙,按街巷划分为若干“坊”,每个坊内都设置商业网及仓库、码头、街市。坊在人口管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每个坊都设有坊正(又称坊长或坊官),负责本坊的管理工作,相当于乡村的保长、甲长。坊又称街坊,街坊后来又指同一个坊的居民,即邻居,这个意义的“街坊”中的“坊”字读轻声。
“坊”还有另外几个意义。第一,“坊”是隋唐时期的官署名。隋代太子官署有左右坊、门下坊、典书坊等,唐以后改为左春坊、右春坊。坊的这个意义应由汉代皇宫的“坊”引申而来。
第二,店铺亦称坊。《正字通·土部》:“商贾贸易之所亦曰坊。”如茶馆称“茶坊”。宋耐得翁《古杭梦游录》:“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又如书坊。局、书店。政府和民间都掌握了印刷技术,民间书坊(即所谓“坊间”)刻印的书籍称作“坊本”“坊刻”,以区别于“官本”“书塾本”;而从事刻印、出售书籍的商人则称为“坊人”“坊贾”。
第三,“坊”还指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又称“作坊” (zuō·fang),这个意义的“坊”本有fāng、fáng二读,现由《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范为fáng。随着唐宋手工业的发达,出现了各种作坊,如酒坊(糟坊)、油坊、染坊、磨坊、粉坊、碾坊等等。由于宋代的街坊与商业设施是一个整体,所以店铺与作坊之“坊”应由街坊之“坊”引申而来。
读fáng的坊除了“作坊”以外,又同堤防之“防”。《礼记·檀弓上》:“吾见封之若堂者也,见若坊者也。”郑玄注:“形旁杀,平上而长。”孔颖达疏:“坊,堤也……”此“坊”字与街坊之“坊”来源不同。《说文·阜部》在堤防的“防”字下有重文“埅”,堤坊之“坊”可能由此省略而来。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卷十三】【土部】府良切(fāng)
邑里之名。从土方声。古通用埅。
符方切,平阳並 ‖ 方声阳部(fáng)
防,防御也。堤防也。
坊,上同,见《礼》。又音方。
府良切,平阳帮 ‖ 方声阳部(fāng)
坊,坊巷。亦州名,本上郡地,周于今州界置马坊,武德初置坊州,因马坊为名。汉宫有太子坊。坊亦省名。又音房。
《唐韵》府良切。《集韵》《韵会》分房切,并音方。邑里之名。《演义》:坊,方也,言人所在之里为坊。汉宫有九子坊。
又《官僚备要》:太子宫曰春坊。《唐书·高宗纪》:改门下坊为左春坊,改典书为右春坊。
又僧寺曰宝坊。《宋之问·登严庄寺阁诗》:闰月再重阳,仙舆历宝坊。
又地名。汉冯翊地,唐立坊州。
又姓。见《统谱》。
又《广韵》《集韵》《正韵》并符方切,音房。障也,堤也。《礼·郊特牲》:祭坊与水庸事也。注:坊祭为八蜡之一。《经解》: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坊记》:君子之道,譬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又《集韵》甫妄切,音放。堤也。
又符访切,房去声。《春秋序》:圣人包周身之坊。或作防。○按,坊、防字义虽同,音切应别。《正字通》:合方房二音为一,幷阙去声者,非。
【规范提示】“土”的末笔横改提。
【写法】“土”窄“方”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方”低。“土”,横笔在横中线上方。“方”,横笔与“土”的首笔横持平;𠃌(横折钩)从横中线下侧起笔,横段下斜,竖段左拐,钩尖近竖中线;末笔撇从横笔下起笔,撇尖伸向“土”下。
(参考资料:汉典)
(参考资料:汉典)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