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上村

更新时间:2022-08-11 15:34

坊上村位于山东省胶南市朱李路北0.5公里、镇驻地东北0.5公里处,东临吉利河,西靠“黄金”水道,南与凤墩村相接,北与雹泉庙村交界。村域东西长0.4公里,南北长1.5公里,面积0.6平方公里。全村现有耕地375亩,茶园45亩,林地面积160亩,并且建有大量白兔养殖基地。其中,林地占用耕地50亩。坊上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土地肥沃,一条“黄金”水道自北向南贯穿农田当中,农业生产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对能业发展起到了中重要。

村情概况

坊上村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特产颇多。村东是远近闻名的吉利河,河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河水清澈透明,没有污染,著名的中华绒毛蟹就出自这里。此外,河中还有大量的黄鳝、泥鳅等经济鱼类。河滩贮存着大量的沙子,是建筑用的上好材料。

河岸上是几十公里长的杨树林,林中牛羊奔跑,河中鹅鸭嬉闹,树下游人如织,树上飞鸟欢叫。每到夏季,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到这里来下河游泳,上岸乘凉,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据传,清初,该村及其附近不少土地都是诸城“下门前”李姓大财主的,李家曾在此设帐坊[房]管理佃户及收取地租,李家把在周围的韩姓、闫姓、张姓、潘姓、石姓、程姓的佃户迁来居住,渐成村落,因李家在此设立帐坊[房],故村名为坊上。现坊上村有115户,人口351人,除韩、闫、张、程、石、潘外,尚有刘、于、赵、姜、尚等居民。

坊上村历史上以农为主,解放前人多地少,多数人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因生产工具落后,技术缺乏,且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动乱等原因,造成村民生活十分困难。尤其是水患严重,每当洪水暴发年景,轻则造成庄稼被淹、内涝,粮食减产,重则冲毁房屋、树木,给村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一直到建国初期,水患都在无情地肆虐着,1953年夏秋,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席卷而来,冲倒村民房屋50多间,冲毁农田200多亩,村民财产损失无数。是年冬到翌年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治理河流,构筑了一条高标准大坝,从而根除了水患,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

1970年粮食产量突破500斤,到1980年粮食亩产超过1000斤。与次同时,其它各业也发展迅速,以麻纺为代表的工副业项目异常红火,1978年集体工副业收入达3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

改革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行各业有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种植业中,以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茶叶5项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油料作物有花生;蔬菜作物主要有大白菜、萝卜、土豆等;水果有“金瓶”柿子等。全村有无公害蔬菜300亩,优质水果30亩,优质茶叶45亩;优质扬树160亩;畜牧业方面,生猪年存栏800头,蛋鸡存栏700只,牛存栏5头,家兔存栏400只。2005年销售无公害蔬菜1500吨,优质“金瓶”柿子15吨;森林蓄积量约1000立方米;出栏肥猪1500头,家兔900只,肉食鸡20000只;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二三产业也成就显著。2005年从事工业加工人员3户,年创收入3万元;木材贩运人员4户,年创收入20万元;仔猪贩运人员3户,年创收入10万元;在外打工人员60人,年获收入50万元。无公害蔬菜、畜牧业、速生丰产林和二三产业已成为该村四大经济支柱产业。2005年实现社会经济总收入286万元,人均纯收入5280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全面发展,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全村拥有汽车5辆,农用机动车58辆,摩托车54辆;拥有彩色电视机84台,有54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有92户安装了电话;全村人均居住面积42米2。低收入家庭得到社会救助,五保老人受到集体供养,全体村民加入了新型合作医疗,老干部享受养老保险。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该村升入大中专学生63名,外工作副厅级干部1名,副处级干部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5名,在校学生65名。在政治生活中,村民积极参加村民自治活动,村级重大事项举行民主听证,村民真正享受到当家作主的权利。随着村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该村村民正满怀信心地努力工作,建设更高程度的小康社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