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1 19:09
明朝时,因商贾云集、手工作坊众多而得名。
1958年,成立坊镇公社。
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保留原建制。
2002年,撤乡并镇,将原伏六乡并入坊镇。
2011年,坊镇机构改革将知堡乡(政府驻南知堡村)并入坊镇。
截至2011年末,坊镇坊东、坊西、坊南、乾落、颜家坡、高家坡、王家庄子、北渤海、南渤海、西清善、东清善、贺家庄、赵家、福德、南岳庄、灵泉、大伏六、东雷、中雷、东蒙、中蒙、西蒙、和阳、灵井、小伏六、北伏蒙、大里、坤龙、南伏蒙、曹家坡、段家洼、西桌子、南知堡、白灵、马家庄、殿下、马家岭、大原头、田家河、杨家坡、前咀、西里村、临皋、北知堡、耀贤、后咀、新庄、项村、孟家庄、鹅毛、中马村51个行政村;下设24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坊镇下辖9个社区、9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坊镇街中部。
坊镇地处合阳县东北部,东接洽川镇,西连城关街道;南邻新池镇,北靠百良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1千米,总面积114.10平方千米。
坊镇地处渭北旱塬东部,属二级台塬区,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地形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等。
坊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偏少、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旱;夏季炎热多雨、常有伏旱,秋季气温凉爽多变、多连阴雨,冬季寒冷干燥雪雨少。多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553.3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8月最多。
坊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
坊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连阴雨、冰雹等。
截至2011年末,坊镇辖区总人口6247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600人,城镇化率10.6%。另有流动人口8000人。总人口中,男性31860人,占51%;女性30610人,占49%;14岁以下5800人,占9.3%;15—64岁48370人,占77.4%;65岁以上8300人,占13.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0.2人。
截至2018年,坊镇户籍人口42147人。
2011年,坊镇财政总收入423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企业所得税118万元。
2018年,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5个。
2011年,坊镇耕地面积13.64万亩,人均2.2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粮食生产2.6万吨,人均620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烟叶、水果、蔬菜。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坊镇生猪饲养量3.1万头,年末存栏0.7万头;羊饲养量0.78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牛饲养量0.75万头,年末存栏0.54万头,家禽饲养量5.1万羽,上市家禽3.6万羽。2011年,坊镇生产肉类4100吨,其中猪肉2240吨,牛肉1370吨,羊肉220吨;禽蛋2011吨,鲜奶1800吨。
截至2011年末,坊镇累计造林1.6万亩,其中防护林9100亩,经济林69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5万株。2011年,坊镇水果种植面积9000亩,产量11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美国红提葡萄、桃、杏,其中苹果1500吨,葡萄610吨,桃、杏80吨。
2011年,坊镇各类工业企业362个,工业总产值3720万元。
截至2011年末,坊镇商业网点220个,从业人员800多人。2011年,坊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9600万元,比上年增长9.3%;各项贷款余额7400万元。
坊镇境内合(阳)洽(川)公路横穿东西,坊(镇)百(良)、坊(镇)新(池)公路贯穿南北。108国道从辖区经过,90%以上的行政村道路硬化。
截至2011年末,坊镇文化站1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3个,农家书屋9个,藏书1.5万余册。截至2011年末,坊镇公益电影放映达到一村一月1场电影。
截至2011年末,坊镇幼儿园31所;小学20所,在校生2700人,专任教师4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综合高中1所,在校生3100人,专任教师460人。2011年,坊镇教育经费达24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坊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个,其中镇卫生院1个;公立卫生机构床位5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专业卫生人员28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执业医师(助理)0.3人、注册护士0.1人。2011年,坊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万人次,住院手术38台次,出院病人8.5万人次。2011年,坊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9万人,参合率94%。
坊镇境内,明万历年间修建的福山古建群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泉村明清故居,古城墙,于佑任挚友党晴梵先生故居均保存完好,东雷均上锣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艺术有东清、渤海民间社火。
福山
合阳福山的地貌十分特殊,整座山就像一只翘尾东行的大蝎子趴在沟壑中,所以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蝎子山”,民间有“聚宝盆、福寿山,蝎子趴在盆中间”之说。2001年航拍洽川景区时,从没来过洽川的拍摄人员开始还担心在空中找不准福山,可是飞到这里,一眼就看到一只祥云缭绕、活灵活现的大蝎子,他们马上认准了这就是福山。
福山让人称道的,不仅是它独特的造型,关键在于它的“三教合一,和睦相处”。在这座山上,供奉着佛教的释迦牟尼,道教的老子,还有儒教的孔子,这种奇特的现象十分罕见。
福山上有一组精美的古建筑群,紧凑玲珑,错落有致。福山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至康熙六年(1667年)间,屡加修葺。清同治六年(1867年),前后殿和两庑俱毁于战火,光绪八年(1882年)进行了重修,恢复了原有的建筑,并新建了三清阁、奎星阁、土地亭和奎星塔。现存的古建筑群亭阁、殿宇、牌坊错落有致。
“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
踅面,是陕西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食品。在合阳,在东府都是相当有名。而在合阳当地流传着“没吃踅面没看线(戏),没有到过合阳县”的说法,就更加说明了踅面在合阳人生活中的重要。
踅面的来历
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汉朝初年,魏王豹反汉,韩信奉命出兵平叛,准备在洽川的夏阳渡军。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让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踅”即“折足”,是个会意字,在关中方言中是“转来转去”的意思。因为踅面从和面、摊饼到下面、捞面甚至放调料的每一个程序,都有“踅”的动作在里边,因而得名。
“踅”字的读音
说起来,这个“踅”字也是有一段故事的,“踅”字本身是个冷僻字,清代合阳有人编了一本《土音杂字》,出于好心,找了一个古音又读“xué”的“页”字来为“踅”字注音。但不想知知道这个古音的人实在太少了,结果弄巧成拙,大家都按本音读“yè”,而没有人读“踅xué”,外地人到合阳更是按字读音,这样一来,便把“踅面”弄成“页面”了,实在是一大误会。
踅面的做法
合阳踅面是用七成荞麦面与三成小麦面混合制作的一种面食。食用虽然方便,制作过程却比较复杂,要求也比较严格。须选上等荞麦与上等小麦,磨成上等面粉。和面叫做盘面,要用扁担或木棒搅和,小伙子干这活也会出汗。将面盘硬后加水,逐步搅成稀糊状。备两个平底鏊锅,其形状中间略高而四周缓慢变低。将面糊倒入鏊锅,迅速用刮板由中间向四周摊刮,再由外沿向中心摊刮,使其成为大约一个铜元厚的圆饼。见圆饼将干时尽快移至另一个鏊锅烤烙,要烙熟,却不要焦黄。这需要有相当经验,能够掌握好火候。面饼的直径在一尺八到二尺一之间。烙好后先要一张张垒好,叫做“合”,目的是避免水分消耗,保持柔软状态。然后再一张张摊开,在木椽上晾凉。然后折三折,切成不足一厘米宽的面条,整齐地放在一种特制木箱里,盖上干湿布,准备食用。这样的踅面,冬天可保存十天半月,夏天可保存两三天。
踅面的吃法
制作好的踅面好比方便面。吃时在开水锅浸泡两分钟,捞出,放进碗里,加少许粉鱼,调盐、醋、葱花、花椒面,再淋上辣椒油及熟猪油即成。粉鱼讲究用绿豆粉制作,这是最好的。用小麦面、玉米面也行。但通常多用红薯面制作粉鱼。合阳盛产优质红薯,干甜适口,制作粉鱼也不错。合阳人吃踅面,喜欢多放辣椒油和猪油,这样,吃起来,又绵,又润,又辣,香味浓烈,颇觉过瘾。也可以伴着喝一碗粉鱼汤。有干有稀,符合卫生营养要求。而且荞麦又有清热利尿之功效,当地群众在原来简单食用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改进,把大饼切成细条,吃时在锅里稍煮,捞出来加上调料,更加好吃。
2019年12月24日,坊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