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30 18:11
坏疽性皮炎(Gangrenous dermatitis)是一种细菌性散发病,可引起鸡和火鸡的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的坏死。
发病自然病例常无典型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腿软、共济失调或运动障碍、厌食等。病程短,多在24h内,常不表现任何明显症状而呈急性死亡。死亡率1%~60%不等。
17d到20周龄的鸡和火鸡常爆发坏疽性皮炎,而4~8周龄的肉鸡更为多发,土壤、粪便、灰尘、污染的垫料和饲料以及肠道内容物中均有梭菌分布,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是无处不在,正常鸡的皮肤、粘膜、养禽场舍、畜产品加工厂以及各种用具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所有这些及患病禽、带菌禽均可成为传染源。
本菌常继发于某些引起机体抵抗力或免疫力降低的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腺病毒感染、呼肠孤病毒感染及鸡贫血因子等。至少,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诱发坏疽性皮炎的一个重要条件。鸡、火鸡均可试验感染坏疽性皮炎,皮下或肌肉注射三种细菌混合物或单一细菌培养物均可引起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理变化。混合感染较单一细菌引起的感染更为严重。实验证明,火鸡肌肉注射鸡源分离到的腐败梭菌培养物,可在24h内导致死亡,并伴有局部组织的明显病变。
坏疽性皮炎的主要病原为腐败梭菌、A型魏氏梭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两者分别在葡萄球菌病及坏死性肠炎中叙述,在此主要介绍腐败梭菌。
腐败梭菌为专性厌氧菌,呈细长的两端钝圆的大杆菌,其大小为3~10×0.6~1.0μm,在肝脏表面触片的标本中,本菌呈长丝状或长链状,在组织内侧呈膨大的柠檬状。芽胞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有鞭毛,能运动,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
本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均可生长,而加有葡萄糖的培养基可促进生长。可采取病变肌肉、皮下组织等病料作为分离培养材料,将病料直接划线接种于葡萄糖琼脂平板上,37℃厌氧培养24h,菌落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呈粗的树枝状,突起的、有分枝的孤立菌落,初期透明,逐渐变为灰白色,不透明。若平板潮湿,也可长成薄膜状。
本菌分离的最适培养基为含2.5%琼脂的血琼脂培养基。将病料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37℃厌氧培养1~2d,则在平板表面形成薄膜状生长。若培养时间较长,则开始几天有α型溶血出现,以后转变为β型溶血。
腐败梭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和水杨苷,不发酵蔗糖和甘露醇。糖发酵实验的主要产物为乙酸和丁酸。能液化明胶,使牛乳产酸凝固,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产生靛基质,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不产生吲哚。不产生卵磷脂酶和脂酶,能产生致死毒素、坏死毒素、溶血毒素和透明质酸酶等,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此菌繁殖型的抵抗力不大,常用浓度的普通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可将其杀死。但芽胞的抵抗力强大,在腐败尸体中可存活三个月,在土壤中可以保持20~25年不失去活力,煮沸2min即可杀死,0.2%升汞、3%福尔马林在10min内可将其杀死,对磺胺类及青霉素敏感。
常见翅下、胸、腹、腰部、腿部及末梢部位皮肤呈现黑色湿性坏疽,患部皮下呈血样水肿,或有气体产生,病变深部肌肉呈灰色或灰褐色,肌束间有水肿或气体。少数病例表现肝脏病变,肝呈浅绿色或棕色,并可见有白色的灶性坏死区。
其特征性组织学病变为皮肤及皮下组织水肿、气肿、坏死,并伴有大量嗜碱性大杆菌,有时也可见小球菌。骨骼肌常见充血、严重出血和坏死。肝脏有时可见凝固性灶性坏死,在坏死组织中可检出病原菌。
根据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
坏疽性皮炎常发生于鸡感染其他疾病之后,因此有必要进行病原学研究。Allen,Howard等认为其他梭状芽胞杆菌也能引起坏疽性皮炎。
坏疽性皮炎常继发于某些能导致家禽免疫力降低的疾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可减少坏疽性皮炎的发生。
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及硫酸铜,或饲料中拌加氯霉素、痢特灵等,对坏疽性皮炎可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