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9 15:10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山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0年,经广东省批准建立霸王岭黑长臂猿自然保护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霸王岭长臂猿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隶属广东省领导。
2009年,保护区隶属海南省林业厅管辖。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山区,地理坐标为北纬18°57′~19°11′, 东经109°03~′109°17′。
保护区地质构造上属华夏背斜,地貌形态以花岗岩为主,间有变质岩和沉积岩。保护区内有雅加大岭、斧头岭、黄牛岭三大山脉。地势南高北低,地形破碎复杂,多为山地、山谷,全境海拔350-1560米,最高岭为黑岭,海拔1560米。
保护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明显,受季风影响大。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干季,以东北季风为主,3、4月间偶有短暂的老挝热风影响;每年5月到10月为湿季,有雷雨和台风。年均温21.3℃,极端高温37.5℃,极端低温1.1℃。年平均降雨量1657毫米,主要集中在7-10月份。年平均相对湿度84.2%。
保护区内成土母质多为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土壤以砖红壤为代表类型,随海拔增高逐渐过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土体多为次生植被覆盖,坡地土层80-100厘米,石砾含量约30%,腐殖质层厚度约5-10厘米,枯枝落叶层厚约5厘米。
保护区地表水大部分属海南昌化江水系,部分属南渡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尧河、七差河、南七河。保护区内昌化江支流有雅加河、通天河、荣兔河、子宰河等,分别发源于雅加大岭、斧头岭、黄牛岭,迂于霸王岭林区山林盆地之间,注入昌化江汇入北部湾大海,流程短、坡降大,最终落差达1500米。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98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0540公顷,缓冲区面积为891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0530公顷。
保护区范围西北自昌江黎族自治县大章村及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农场,西南到昌江黎族自治县保芬老村、大炎老村及南方村,东到白沙黎族自治县子保村、打炳村和昌江、白沙两县行政区界。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海南长臂猿及其栖息地、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
截至2007年,保护区内有高等动物28目85科365种,昆虫14目134科2097种,菌类17目38科335种,蕨类植物36科73属131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海南长臂猿、云豹、孔雀雉、巨蜥、海南山鹧鸪、蟒蛇6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绿皇鸠、白鹇、原鸡、山皇鸠、虎纹蛙、小灵猫、猕猴、穿山甲、黑熊、巨松鼠等46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牛背鹭、绿鹭、大白鹭、黄嘴白鹭、松雀鹰、白头鹞、灰鹤、扇尾沙锥、大沙锥等42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彩鹬、金鸻、金眶鸻、大沙锥、针尾沙锥、矶鹬、白腰雨燕、林鹬等14种。
截至2007年,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0科967属2213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36科73属131种;裸子植物5科8属13种;被子植物179科886属2069种。
其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葫芦苏铁、坡垒、海南粗榧3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蕉木、油丹、海南风吹楠、蝴蝶树、金毛狗、水蕨、苏铁蕨、海南梧桐、蝴蝶树、山铜材、半枫荷、华南栲、海南紫荆木、驼峰藤、海南石梓、钩叶藤、药用野生稻17种。有菌类17目38科335种。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为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正处级单位;隶属海南省林业厅管辖,为独立的法人单位。管理局下设行政办公室、科研教育科、保护宣传科、计划财务科、项目办公室5个科室,9个管理站(监测站),11个管护点(监测点),4个瞭望台。
保护区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即管理局——管理站——管护点三级管理模式。
科学研究
1984-1989年,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山大学合作进行了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初步了解了保护区植被类型及重要树种分布状况。
1998年,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同原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进行了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及其分布专项调查,掌握了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状况。
旅游信息
保护区内霸王岭林区是海南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保护区内海南长臂猿是灵长类动物中数量最少、极度濒危的物种,斧头山一带是海南黑冠长臂猿生息的地方;有热带名贵兰花品种五唇兰、象牙兰、冬凤兰等。
保护区对掌握海南黑长臂猿个体、种群大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发展趋势等各方面信息,尤其是查清出海南黑长臂猿生态、繁衍的主要生态因子以及栖息地的动态变化,为制定切实可行性的海南长臂猿的保护计划以及为其适生环境的恢复、营建、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