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15:02
坤甸红木,既坤甸木。是龙脑香科坡磊属(Hopea spp.)重(硬)坡磊类木材,不属于红木科目,近年来多被不良商家作为红木销售。商品名为贾姆木(Giam),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和印度等地。多为小至中乔木,稀见大乔木。约24种。 俯重(硬)坡磊(Hopea nutens)树高18~30m,最高可达37m;树径130cm左右,分布于马来半岛及加里曼丹岛等地。心边材色区分困难:心材黄色,新鲜时绿色,久则材色转呈黄褐色或深红褐色;边材黄色,厚约1cm,新鲜面长时间暴露于大气中,材色并不显著转深。生长轮不明显。管孔在肉眼下可见,略少,大(颇一致);导管中侵填体丰富。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纹理深交错;结构中,均匀。干缩小至中;木材尺寸稳定性良。木材重量重至甚重,很硬;气干密度0.87~1.22g/cm3。强度甚高。木材耐腐,干燥慢易开裂。干燥后锯切、钻孔、车旋都很困难。
干燥前易开裂,干燥后木材强度高,耐久性强,心材可以不必进行防腐处理。宜做造船材,特别适合制做航海木船(如龙骨)、大型游艇、桥梁、电杆、枕木、车厢、卡车车架等。还可做啤酒、葡萄酒酒桶、黄油搅拌桶等。
印尼加里曼丹岛西加里曼丹的首府坤甸(Pontianak)位于赤道正下方,是卡布亚斯江(Kapuas)与兰达河(Landak)的合流处。在1770年阿拉伯海盗与商人阿都拉曼(Abdul Rahman) 建立了这座城市。后来随着离此以北几公里的金矿的发现,坤甸迅速发展起来,这里也成为了华侨集中地。据说过去广东从坤甸进口的这类木材较多,因而人们称之为坤甸木。
坤甸木因其结构细匀,材质硬重,强韧耐腐,抗蛀力强,且不怕潮湿、置于潮湿处不会腐蚀,而浸于水中则越坚实,是船只内外龙骨的极佳用材,清代广州船舶业多采用坤甸木。当时广州造船业都在广州珠江南岸一带,采用坤甸木制作家具的作坊也集中于此,而制作酸枝花梨家具的作坊则集中于广州内城与外城之间的玉带濠(护城河)附近,所以广东家具行业又有花梨行和坤甸行的区分,两者的作坊和团体泾渭分明。 珠江三角洲一带,人们常用坤甸木来制作竞渡的龙舟,竞渡过后,人们即将它深埋于河沙之下,因坤甸木忌北风和日晒,待来年端午节再挖出重新启用。当地也有用坤甸木为建筑用材的,如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大型宗祠建筑群——麦氏宗祠,于广州四大名祠中位居第三。该宗祠中梁柱尤为高大粗壮,直径均在30~60cm,这些木料就是坤甸木,据说都是当年从缅甸运过来的,数百年来未被白蚁咬食,保存至今没有腐朽。 坤甸木色泽黄褐至棕褐色,结构细致匀称,纹理多斜行,为有名的高强度结构用材,其优点是木材坚硬,油漆后光亮性好,而价格比酸枝便宜。广作家具中,富裕中上层人家多用酸枝木、花梨木等材质;中下家庭使用坤甸木。一般广作椅、凳、床、榻等家具都可使用坤甸木来制作。在广作家具中,坤甸木因其古拙的色泽与厚重的造型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