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3 13:49
短颖鹅观草(学名:Elymus burchan-buddae (Nevski) Tzvelev)是禾本科、披碱草属植物。秆基部丛生,高可达60厘米。叶鞘疏松,光滑;叶片内卷,无毛或上面疏生柔毛。穗状花序下垂,穗轴细弱;颖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外稃长7-10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稍短,脊间贴生微毛。
多年生草本,秆基部丛生,直立或倾斜上升,高10-60厘米。叶鞘疏松,光滑;叶片长2-10(-18)厘米,宽1-4毫米,内卷,无毛或上面疏生柔毛。
穗状花序下垂,长4-11厘米,穗轴细弱;每节1个小穗,无柄或近无柄,有白霜,长(10-)14-35毫米,小穗含2-5(-7)小花;颖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或短尖,第一颖常具3脉,长1.5-5毫米,第二颖具3-5脉,长3-5(-7.5)毫米;外稃狭披针状椭圆形,多少贴生微毛,上部具较显明突起的5脉,第一外稃长7-10毫米,成熟时芒强烈反曲,长1-3厘米;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稍短,脊间贴生微毛,脊上部粗糙至具短纤毛;花药黄色至深紫色或黑色,长1-2毫米。花果期7-8月。
垂穗鹅观草的颖果,常在穗上由小枝相互粘连,影响播种,所以播种前要重新脱打成单粒,去除杂质后播种。播种期与保苗关系很大,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必须在保证一定生育期的前提下抢墒播种。中国北方春旱地区种植垂穗鹅观草,应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也就是土壤解冻层达预期深度即播种。如果土壤墒情不好,也可错过旱季,雨后播种。东北中、南部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雨后播种;华北、西北等地于早秋播种,都能抓住苗,小苗也能安全越冬。在草荒地种植,最好清除杂草后再播种。
单播:垂穗鹅观草竞争力强,形成草层快,多采取单播。行距30-40厘米,条播,播种量每亩1-1.5千克。机械播种。播深3-4厘米。播后镇压1-2次。大面积也可飞机撒播,但种子体轻,落种不好,必须拌入肥料中制成颗粒,在无风或少风天气播种。
混播:垂穗鹅观草适宜与紫花苜蓿、沙打旺、野豌豆、红三叶等豆科牧草混播,借助豆科牧草固氮作用,促进垂穗鹅观草良好生长。可1:1或2:2隔行间种,或1:1混种。垂穗鹅观草竞争力强,混播时很快压倒豆科牧草,所以要适当增加豆科牧草的播种量。与紫花苜蓿混播时,播种量为垂穗鹅观草0.5千克/亩,紫花苜蓿0.75千克/亩。混合播种或各自单播均可。
选地:垂穗鹅观草选地不严,退化草地、退耕牧地、山坡草地、林间草地等,均可种植。在房宅周围和圈舍旁等肥水充足地种植更为适宜。在冲刷沟壁、渠堤被面、固定沙丘、路基斜面等处种植。
施肥:垂穗鹅观草为喜肥牧草,又为1次种植多年利用,所以要多施肥。需氮较多,单播尤为迫切。供给充足的氮肥时,叶片宽大肥厚,颜色浓绿,生长快,分蘖多,产量和品质都好。
除草:苗期生长较慢,要及时除草。种植第2年的垂穗鹅观草,前1年中耕除草1次,亩产鲜草1936.7千克,而未中耕除草的为1266.6千克,减少34.6%。通常要在分蘖至拔节期间,及时中耕除草1-2次。
适时刈割:刈割时期选择在抽穗至开花期,留茬5-10厘米以利再生,一般情况下1年可刈割2茬。刈割后追施氮肥。割下后可直接饲喂或就地摊成薄层晾晒,有3-4天就能干好。也可用木架或铁丝架等搭架晾晒。一般每50千克鲜草,可晒得20-25千克干草。干后叶片不内卷,颜色深暗,但草质柔软,不易散碎,是家畜的优良储备饲草。
采收种子:垂穗鹅观草播种当年一般不宜采种,第2-3年生长发育最旺盛,种子产量高,适于采种。收种的适宜时间为穗色变黄时的种子成熟期。
垂穗鹅观草质地柔软,茎叶茂盛,返青最早,在中国黑龙江省3月下旬即可返青,5月中旬株高可达54厘米,可刈割饲喂,且蛋白质含量高可达23.89%。是早春缺草季节饲喂牲畜不可或缺的优良牧草。开花期前茎叶柔软,马、牛、羊最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