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5 15:40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德语:Erich Maria Remarque,1898年6月22日—1970年9月25日),德国小说家,主要因著有《西线无战事》(1929)一书而知名。这部小说可能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雷马克家境贫寒,父亲在当地普雷勒工厂当书籍装订工人。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雷马克青少年时期一直在天主教会学校念书。从1912年起,雷马克读了天主教会办的师范预备班,1915年正式进入当地的初等师范学校,1916年11月从学校直接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他五次负伤,特别是最后一次在佛兰德战役中,他从火线救出一位受伤的战友时,在英军的突然袭击下,自己被好几颗手榴弹所炸伤,伤势相当严重,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总算只在右腕节上留下一个无法消褪的疤痕。
1927年下半年,雷马克开始写作他大战结束以来一直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完全利用业余的晚上,他仅仅花了六个星期就把小说写成了,可是那手稿却在抽屉里搁置了半年。一家书店不愿意出版这部作品,另一家出版社总算将他接受下来了。先在《福斯报》上连载,随后做了一些修改,印成单行本出版。连载的时候,那份报纸的销数一下子增加了三倍。1929年1月全书出版以后,更引起了德国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轰动。仅在德国国内,第一年就销售了120万册。同年3月,首先被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六周之内销售了27.5万册。把其他许多语种的译本一并计算在内,此书总发行量当在500万册以上,这在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种意外的成功,使雷马克从一个无名小卒的记者,一跃而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但他始终抱着置身世外的态度,既不愿意接见为此而来访的客人,更不愿意参与有关他作品的争论。而且他从来都以不问世事自居,他也确实从来不参加任何社会运动,不料到了1930年,纳粹党还是找到他头上来了。他们攻击他在对待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上采取反对英雄主义的态度,雷马克不得不离开柏林,甚至不得不离开德国。离开柏林以后,他到了瑞士,定居于马乔列湖上的龙谷港,纳粹政变的消息他就是在那里听到的。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雷马克的作品跟托马斯·曼、亨利希·曼、布莱希特等人的作品一起被公开烧毁,随后又因为他坚决拒绝回国而于1938年被剥夺了德国国籍。翌年,他转赴美国,到1942年为止,大部分时间都在好莱坞,把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1947年加入了美国国籍。雷马克虽然已经流亡国外,但是纳粹政权并没有放松对他的迫害。1943年12月,他那仍在德国的妹妹埃尔夫莉德以莫须有的罪名(诬控他不相信德国会取得胜利)被纳粹法庭宣判了死刑。
从1945年起,雷马克也常在瑞士居住。六十年代中期,他突然发作了几次心脏病,健康情况越来越差,1970年9月25日病逝于瑞士的洛迦诺,终年72岁。
雷马克一生写了十一部长篇小说和一个剧本《最后一站》(Die letzte Station,1956年)。十一部小说中,除《西线无战事》专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其余几部,如果按题材来划分,那么有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以及通货膨胀年代生活的,如《战后》(Der Weg zurück,1931年)、《三个战友》(Drei Kameraden,1937年)、《黑色方尖碑》(Der schwarze Obelisk,1956年)、《上帝没有宠儿》(Der Himmel kennt keine Günstlinge,1961年);有写流亡生活的,如《爱你的邻人》(Liebe deinen Nächsten,1953年)、《凯旋门》(Arc de Tfiomphe,1946年)、《里斯本之夜》(Die Nacht von Lissabon,1963年);有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如《生命的火花》(Der Funke Leben,1952年)、《生死存亡的年代》(Zeit zu leben und Zeit zu sterben,1954年)。
作家逝世后一年,又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天堂里的影子》(Die Schatten im Paradies, 19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