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17:34
城厢街道,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地处莱阳市中部,东与龙旺庄街道毗邻,南与古柳街道相连,西与冯格庄、柏林庄街道接壤,北与河洛、沐浴店镇为邻,辖区总面积44.3平方千米。2011年末,城厢街道辖区总人口13.7万人。
明中叶至清时,划为忠正、宣化、杏坛、迎仙、贤古、东北关6坊。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莱阳县第一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莱东县城关镇。
1952年,属莱阳县第十九区(城关区)。
1956年,划为莱阳县城关镇。
1959年,成立城厢公社。
1962年,析设柏林庄公社和泉水公社。
1984年4月,撤销城厢公社,设立城厢镇。
1989年4月,撤镇设城厢街道。
2011年末,城厢街道辖16个社区、35个行政村:富水、白龙、悦望、西苑、鸿达、金山、梨园、盛隆、公园、东盛、宝山、七星、龙门、阳光、天龙、蚬河、西至泊、城南村、宫家菜园、枣行、吴格庄、西石硼、吴家庄、东柳行、姚格庄、盖家疃、七里地沟、辛格庄、鱼池头、留衣庄、四真庄、东赵疃、儒林、和平、太平、市中、北关、南关、东关、西关、西柳行、东林格庄、西林格庄、水沐头、青山后、北庄子、岔道口、东亭山、西亭山、东马山、北郝格庄;下设530个居民小组、22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城厢街道辖8个社区、35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昌山路327号。
城厢街道地处莱阳市中部,东与龙旺庄街道毗邻,南与古柳街道相连,西与冯格庄、柏林庄街道接壤,北与河洛、沐浴店镇为邻,辖区总面积44.3平方千米。
城厢街道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东、北、西三面多丘陵,南部为平原。最高点为东部铎山耩,海拔137米;最低点为南部蚬河,海拔32.3米。
城厢街道境内主要河流有蚬河、白龙河,自北而南注入五龙河。
2011年,城厢街道有耕地面积9800亩。
2010年末,城厢街道辖区总人口172357人。
2011年末,城厢街道辖区总人口1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4万人,城镇化率97.4%。另有流动人口4.6万人。总人口中,男性6.9万人,占50.3%;女性6.8万人,占49.7%;14岁以下1.6万人,占11.8%;15—64岁10.5万人,占76.4%;65岁以上1.6万人,占11.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37131人,占99.91%;有回、满、朝鲜、蒙古等18个少数民族,共121人,占0.09%。2011年,人口出生率7.6‰,人口死亡率0.8‰,人口自然增长率6.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95人。
2011年,城厢街道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5亿元,增值税5488万元,企业所得税446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6%、3.9%.67.1%。人均财政收入2823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10547元。
2011年,城厢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2312万元。
城厢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855吨,人均16.6千克,其中小麦813吨,玉米204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水果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068亩,产量2547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芹菜、菠菜等;果园面积1971亩,水果产量3717吨,主要品种有桃、苹果、梨等,其中桃产量2679吨,苹果694吨,梨110吨。
城厢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7万头,年末存栏7916头;羊饲养量1532只,年末存栏694只;家禽饲养量16.4万羽,上市家禽10.8万羽。畜牧业产值912.3万元。
截至2011年末,城厢街道累计造林1300亩,其中防护林300亩,经济林1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植树26.2万株,林木覆盖率33%,活立木蓄积量1.1万立方米。
城厢街道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精细化工、针织服装为主。
2011年,城厢街道有工业企业423家,职工2.7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职工1.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0.8亿元,比上年增长26.2%。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优产品5个。
2011年末,城厢街道有商业网点2000个,从业人员6万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0亿元;城乡集贸市场17个,年成交额52.1亿元。
2011年,城厢街道外贸出口总额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主要产品有工程机械、生化制品、针织服装等,主要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2011年末,城厢街道境内有6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各项贷款余额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2011年末,城厢街道有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2560人,专任教师220人;小学8所,在校生3321人,专任教师1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92人,专任教师10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2011年末,城厢街道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68个,各类图书室32个,藏书10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84人。2011年末,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入户率98.2%。
2011年末,城厢街道有体育场地12个,90%的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0%。
2011年末,城厢街道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18个,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有病床1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2张,固定资产11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7人,其中执业医师1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0.2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4万人次,住院手术26台次,出院病人356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2011年,城厢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6户,人数408人,支出166.5万元,比上年增长18.6%,月人均340元,比上年增长13%;城市医疗救助156人次,民政部门参加合作医疗271人次,共支出2.3万元,比上年增长10.2%。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7户,人数217人,支出13.2万元,比上年增长2%,月人均101元,比上年增长1.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6万元,比上年增长13%。社会福利费14万元,比上年增长13%。敬老院床位12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5人。社区服务设施1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区服务站8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6万人,参保率92%。
城厢街道境内有204国道经过。
城厢街道因街道办事处驻莱阳城区而得名。
文庙
文庙建于唐朝会昌年间,原址在城西南隅。宋朝景定年间移建于城东南隅,元末毁于战火。经明清时期多次重修,规模越来越大。民国十七年(1928年),军阀刘珍年盘踞莱阳时部分被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时,文庙东西70米,南北220米,占地1.54万平方米。正门前有“万世宗师”五门牌坊,坊北有柏树林,林北有庙壁,壁北为先师庙。其建筑有大成门,门北依次为: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大成门与戟门之间右侧为乡贤祠。大成殿与明伦堂之间右侧为名宦祠和忠义孝悌祠。建筑系砖、石、木结构,屋顶多为琉璃瓦。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后,此处先后为《胶东日报》编辑部、县公安局、地区中心医院、城厢镇人民政府、县住宅公司驻地,大部建筑被拆除。大成殿毁于“文革”期间。
游仙宫
据《莱阳县志》记载,游仙宫建于唐代,位于今莱阳宾馆处。金、元、明多次续建和重修。前为大门,内有大殿5座,中为三清殿,左右为三官殿、真武殿,前后有龙虎殿、玉皇殿。元代道人马丹阳曾在此修炼。五座殿宇,壮丽辉煌,院落幽处,松柏满植,参天合抱,多有碑碣。一登其门,便觉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游仙避暑”为古莱阳八景之一。
“马山夕照”
马山位于莱阳城西2.5千米,山岗南北隆起,北端突起一山,形如奔马,故名马山。民国二十年(1931年)前,山左有“关帝庙”,山前有“马神庙”。满山松柏参天,楼阁映衬,甚为壮观。时红日西斜,金碧辉煌的庙殿和山形树影,都映入城内巷口粉壁墙上,可与蓬莱海市蜃楼相媲美。此景名为“马山夕照”。历代文人名士多有诗作赞誉。
左公祠
左公祠坐落于莱阳市七星路东,广场街南。清康熙四年(1665年)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县郝大伦重修。占地约0.13公顷,外围以砖墙,西向临街大门,门楼走兽飞檐。院内有客屋3间,厨房3间。东为戟门,北为殿祠,砖墙瓦顶,雕梁画栋。祠内塑左懋第像及仆人像两尊,今已圮废。
宋琬故居
宋琬故居位于城里大寺街中段东侧,为明末建筑。院内有4排正房,前两排各9间第三排殿堂5间,第四排9间,第三、四排东西两端有厢房11间。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知县张涵在此建卢乡书院。清光绪五年(1879年)知县茅芳廉立碑“宋荔裳故宅”于院墙北端。碑拆于“文革”期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故宅改为官立小学堂。民国十年(1921年)在此创办莱阳中学。1984年春街道拓宽将每排正房靠街一间部分拆除。1987年,宋琬故居被列为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4月,宋琬故居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宋琬故居辟为莱阳市博物馆。
左懋第(1601年—1646年),字仲及,号萝石,莱阳城里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任陕西韩城令、户科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等。南明时期晋为兵科都给事中、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等。清兵入关后,左懋第奉旨北上进京吊唁崇祯帝,被清廷拘禁于太医院中,在院门上题词曰:“生为大明忠臣,死为大明忠鬼”,画苏武像悬于壁间。清廷为劝降左懋第,软硬兼施,均未奏效。清顺治三年(1646年)从容就义。后人为褒扬他的高贵品格,在城内为他建祠,称颂他是明末的文天祥。
宋琬(1614年—1673年),字玉叔,号荔裳,清初著名诗人,莱阳城里人。与著名诗人施闰章并称为“南施北宋”。清顺治四年(1647年)中进士,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出任陇西道佥事,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升为浙江按察使。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授四川按察使,任上抑制豪强,改革陋习,受群众爱戴。宋琬诗词造诣甚高,著有《安雅堂集》。
2021年10月,城厢街道办事处被表彰为“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