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14:19
城郊街道,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位于乌兰浩特市四周城乡结合部,东与乌兰哈达镇相邻,南、西南、西与科尔沁右翼前旗隔河相望,西北、北与义勒力特镇毗邻,东北与义勒力特镇、乌兰哈达镇相接。2011年末,城郊街道辖区总面积41.9平方千米,总人口34987人。
1958年,成立红城公社。
1980年,乌兰浩特市复建后改称城郊公社,同时将科尔沁右翼前旗归流河公社所辖的三合大队(现羊场子嘎查、民合嘎查)划归城郊公社。
1984年,改城郊乡。
1999年12月,城郊乡改为永联镇。
2006年7月,撤销永联镇,将其管辖的查干、民合、羊场子3嘎查划出置永联办事处。
2007年7月,改为城郊街道。
2011年末,城郊街道辖红联巷、联管、园丁、环山、兴北5个居民委员会;红光、红联、红星、红城、红胜、联军、永联7个嘎查村民委员会;下设19个居民小组、50个村民小组,办事处驻乌兰浩特至察尔森镇公路南段路东。
2020年6月,城郊街道下辖5个社区、6个行政村。
位置境域
城郊街道位于乌兰浩特市四周城乡结合部,东与乌兰哈达镇相邻,南、西南、西与科尔沁右翼前旗隔河相望,西北、北与义勒力特镇毗邻,东北与义勒力特镇、乌兰哈达镇相接。2011年末,城郊街道辖区总面积41.9平方千米。
2010年人口普查,城郊街道总人口36187人,其中男性18071人,女性18116人;14岁以下4085人,15—64岁29982人,65岁以上2120人。
2011年末,城郊街道辖区总人口3498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386人,城镇化率78.3%,另有流动人口2182人。总人口中,男性17521人,占50.1%;女性17466人,占49.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2682人,占64.8%;有蒙古、满、回、朝鲜等17个少数民族,共12305人,占35.2%。超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满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509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1.4%;满族1146人,占9.3%。2011年,人口出生率7.3‰,人口死亡率1.9‰,人口自然增长率5.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5人。
城郊街道农业耕地面积500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
2011年,城郊街道生产粮食15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7.5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芹菜,其中大白菜4吨;生猪饲养量5000头,年末存栏2000头;羊饲养量5000只,年末存栏3000只;牛饲养量7900头,年末存栏6000头;家禽饲养量13万羽,上市家禽1万羽;生产肉类135吨,其中猪肉97.28吨,牛肉12.4吨,羊肉25.68吨;禽蛋450吨,鲜奶1256吨。
截至2011年末,城郊街道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00亩,义务植树800亩,封山育林5200亩。
2011年,城郊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2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
2011年末,城郊街道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6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藏书10200册;棋牌室等娱乐设施。
2011年末,城郊街道有小学2所,在校生875人,专任教师12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高职(专科)院校1所,在校生4036人。
2011年末,城郊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卫生院1个;专业卫生人员6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
2011年,城郊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2‰、1‰、1‰。
2011年末,城郊街道有体育场地2处;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排球赛、篮球赛、老年门球赛。
2011年,城郊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09户,人数3061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061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32户,人数2024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7人。自然灾害受灾人口800人,救灾支出1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人。新增就业人员450人,有2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2%,全年共帮助4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00人,参加失业保险860人。
城郊街道境内有省际通道G111,北侧有集阿高速经过,西侧有省道S101经过。
名称来历
城郊街道因所辖区域位于城乡结合部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