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

更新时间:2022-01-15 07:51

城隍,汉语词语,拼音是chéng huáng,意思是城墙及护城河。泛指城池;守护城池的神。

解释

1.城墙和护城河。

2.泛指城池。

出处

晋书·石勒载记上》:“时城隍未修,乃於襄国筑隔城重栅,设鄣以待之。”

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南朝违约塞雁门,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此何意也?”

或专指护城河。《文选·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李善注:“城池无水曰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东侧有一湖。三春九夏,红荷覆水,引渎城隍,水积成潭,谓之东台湖。”

或专指城墙。

梁书·郑绍叔传》:“﹝高祖﹞令植登临城隍,周观府署。”

唐·寒山》之一六七:“侬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

宋·范仲淹《书碑阴》:“刺史暨官属州人咸欲弃城奔于南山,公按剑作色曰:‘奈何去城隍,委府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