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8 16:18
基多位于厄瓜多尔的北部,离赤道仅24公里,为厄瓜多尔的首都,是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因地处高原,海拔高度2852米,是仅次于玻利维亚拉巴斯的世界第二高首都。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基多城(City of Quito)
入选时间:1978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
地理位置:N00 00 14 W78 30 00
遗产编号:2
遗产描述
基多城是厄瓜多尔的首都,位于该国北部,坐落在海拔3,000米的安第斯山脉的高原上,是在16世纪一个印加城市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基多城离赤道仅24公里。是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因地处高原,海拔高度2852米,是仅次于玻利维亚拉巴斯的世界第二高首都,基多城是个引人注目的历史中心,尽管历经了1917年的地震,但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变化最小的历史中心。
基多地势高峻,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许多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筑风格。新城座落在基多的北部,一片繁华景象。基多共有大小教堂和修道院87座,著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
197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v),基多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城海拔2850米,是在16世纪一个印加城市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尽管历经了1917年的地震,基多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变化最小的历史中心。圣弗朗西斯修道院和圣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亚的教堂和耶酥会学院,连同这些建筑华丽的内部装饰都成为了“基多巴洛克风格”的纯正典范,完美地融合了西班牙、意大利、摩尔人、佛兰德和当地艺术。
基多城是16世纪在印加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尽管经过1917年的地震,基多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改变最小的历史中心。圣弗朗西斯修道院和圣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亚的教堂和耶酥会学院,连同这些建筑华丽的内部装饰都成为了“基多巴洛克风格”的纯正典范,完美地融合了西班牙、意大利、摩尔、佛兰芒和当地艺术的精华。
城内保留着若干幢白房子,矮矮的,房顶盖着因年久而褪色了的红瓦。每幢房子都有一扇铁木结构的大门,通向宽敞的内院,院内的喷水池周围用灰色铺路石嵌入黄色牛骨组成各种几何形图案。从市中心起到近郊四野,沿着该城不拘一格的轮廓线,一条条窄窄的街道,两边布满幢幢小屋,像叉开的手指那样,曲曲弯弯伸展开去,直达几近3000米的云端高处。也许是空气稀薄的缘故,才使基多人采取了那种慢节奏,给人留下了那么闲暇的时间感。基多的旧城区在城南部,因为城里遗留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建筑,而被誉为“安第斯大博物馆”。这里的教堂、修道院、赤道纪念碑不管是在建筑上,还是在美学史上都具有较高价值。
印加文化的发祥地
基多是厄瓜多尔历史名城。现为厄瓜多尔的首都,皮钦查省省会。古时,印第安人在此曾建立基多王国。1487年并入印加帝国。15世纪末成为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534年为西班牙殖民者占领。1830年厄瓜多尔独立后定为首都。它以保存有大量殖民地时代建筑物和美术工艺品而闻名。
厄瓜多尔在公元1830年前叫基多,现基多为首都名。基多,西班牙语为“赤道”之意,因赤道穿过该国而得名。世界上虽有印度尼西亚、民主刚果等十多个国家都是赤道穿越之国,但唯独厄瓜多尔被人称为“赤道之国”。基多城西部原野上森林高大茂密,郁郁葱葱;东部高峻的群峰,终年积雪不化,阳光照射,银光闪闪。基多是拉丁美洲的一座古城,与秘鲁古城库斯科齐名,同为印加文化的发祥地。印第安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11世纪时这里为基多王国所在地。15世纪末,它已成为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有着光辉灿烂的印加文化遗迹,精致而豪华的宫殿、雄伟庄严的太阳神庙,无不显示了印加帝国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1534年,西班牙殖民者攻占了基多,使基多沦为殖民地,这一时期,城市又出现典型的拉美殖民地时代的文化艺术。基多有新旧城之分。旧城在西南部,依然保持着西班牙小城市的情调:低矮的房子,圆而尖的屋顶,屋前有个小花园,狭窄陡斜的街道,弯弯曲曲的小巷。新城在北部,是另一番景象。讲究的别墅式住宅,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典型建筑介绍
基多老城在西南部,街道用鹅卵石铺砌。市中心是独立广场,也称大广场。广场中央有英雄纪念碑。广场南面是基多86座教堂中最著名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550年,建成于 18 世纪,有灰石垒砌的回廊和绿瓦高圆顶阁。整个建筑是阿拉伯、波斯和摩尔人建筑风格的混合体。外墙上有以金叶镶嵌的基多城创造人的名单,围墙内有厄瓜多尔解放者苏克雷将军的坟墓。东北角为旧市政大厦。西北角有殖民地时代的各种建筑。在圣佛朗西斯科广场西北角的圣佛朗西斯科大教堂和天主堂,收藏有印第安人、欧洲人的雕塑和绘画名作,其中“基督的洗礼”群像极其珍贵。城东南有圣多明各广场,又称剧院广场或苏克雷广场,广场中心建有苏克雷将军的塑像。坐落在市中心的孔帕尼亚大教堂建于 1722~1766 年间,被誉为美洲巴罗克式建筑艺术的典范。此外还有圣奥古斯丁修道院、1535年建立的艺术学校、1769年建立的中央大学等。基多因地处赤道还有“地球中心”之称。1744年在基多城以北24公里处三面环山的高地上竖立了著名的“赤道纪念碑”,碑用赭红色岩石建成,连底座高10米,顶上有石刻地球仪。后又在27公里处竖立新赤道纪念碑。基多城的古迹反映了拉美不同时代的发展特色。
建筑师:群众
建筑方法:承重石砌建筑
气候类型:温和气候
建筑环境:高海拔地区
建筑风格:基多巴洛克式(Baroque School of Quito)
描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