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7 14:46
基础医学(Basic Medicine)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基础医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临床医学乃至整个现代医学发展的源泉。鉴于基础医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基础医学涉及的二级学科所属课程均为中国高等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高质量的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根本和重要保障。鉴于此,中国国内部分高校自20世纪90年代起陆续设立了基础医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既拥有基础医学知识,又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更知晓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基础医学教师队伍,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基础医学专业位列其中,属基础医学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00101*(专业代码后带“*”的表示目录内需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
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基础医学专业代码由100101变更为100101K。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础医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2020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基础医学专业与生物医学专业、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共同组成基础医学类专业,其中基础医学专业代码为100101K,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学制为五年。
基础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大的发展潜能,能在高等医学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能在医药卫生领域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专业人才。
基本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2)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3)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抄袭、剽窃,不弄虚作假。
(4)崇尚学术,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5)具有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敢于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具有团队意识、人际交往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7)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
(2)掌握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及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
(4)掌握基础医学的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
(5)掌握一定的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知识和思维方法。
(6)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实践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1)具有一定的医学科研能力,握基础医学基本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各种实验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熟练阅读、分析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及其科学意义。具备初步的信息获取、分析、应用和管能力。
(2)具有基础医学基本的教学能力,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常用的教学方法。
(3)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阅读和翻译英文专业文献,以及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校制订的该专业教育计划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协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必须依据国家医学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基础医学专业课程计划。
(2)制订课程计划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
(3)明确课程计划、设置模式及基本要求。
(4)该专业的课程计划在注重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重视相对完整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者之间的比例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课程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
(6)倡导采用横向或纵向整合的课程计划,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合理综合,优化课程体系。
(7)倡导双语教学,双语的比重可根据学校师资和学生情况而定。
(8)学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此职能机构承担课程计划的规划、制订、实施与调整,并负责采集和反馈教师与学生的意见。
(9)课程计划管理必须尊重教师、学生和各利益方代表的意见。
(1)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倡导采取小班和小组方式进行教学,倡导采用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交互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基于小组的学习法以及科研为导向法等教学方法。
(3)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见习、实习和科研训练等。
(4)倡导研究型教学。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及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活动。鼓励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尽早进行科学方法、基本科研素质及教学能力的学习和实践,并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指导和支持。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方法,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与特长创建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与思维的教学方法。
研究型教学指的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科研环境中,在实施项目研究中使学生获得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学习研究策略和研究技术,提高岗位胜任力。倡导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早期进入实验室。倡导建立导师制,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为该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也为创新实践提供实验室平台。
该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必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该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自然科学课程,为学生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打下基础。
自然科学课程通常包括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科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必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实验教学提倡以综合性、探索性实验为主。
基础医学课程通常包括基础医学导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还包括体现这些基础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不少于0.5学年临床医学数学,包括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其中临床实习不少于3个月,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临床知识和技能。
倡导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早期了解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基础医学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课程通常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及医学影像学等课程的内容和临床见习,还包括体现这些临床医学知识的整合课程等形式。
临床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以及临床思维等。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量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有关内容。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课程计划中应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文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医学史学、医学法学、医学伦理学、交流与沟通技能等学科知识。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及外语等内容。
课程计划中倡导开设如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课程,必须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计划中必须开设一定的围绕培养科研核心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技能和学术道德而构建的课程,如实验动物学、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方法学和生物安全等课程,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实验技能。
课程计划中应开设一定的拓展课程,可以根据情况为学生开设交叉学科相关课程和传统医学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和创新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交叉学科相关课程通常包括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再生医学、放射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及法医学等。
传统医学课程包括中医中药概论等。
(1)学校必须将科学研究训练作为培养该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2)在课程计划中应当把科研训练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3)倡导该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早期进入实验室。
(4)要求各高校建立导师制,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为该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以及实验室平台。
(5)科研训练必须有合理的考核机制,包括毕业实习的科研实践,必须要有文献学习与课题选题实验研究、中期报告、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等评价环节。
(6)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撰写和发表论文。鼓励学生参加区城和全国的大学生科研竞赛活动。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与特点开展该专业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
基础医学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不少于1学年的毕业实习,包括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确保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临床医学课程计划中临床实习不少于3个月,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临床知识和技能。
各高校必须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配备适当数量的教师,保证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适应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需求;必须明确规定教师职责;被聘任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与其学术等级相称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承担相应的课程和规定的教学任务;必须定期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估检查。
教师数量必须符合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目标定位,满足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医科教学人员与非医科教学人员、全职与兼职教师、教师职务及学位比例等,该专业的本科生导师需具有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和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
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研究能力,承担相应的科研项目,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和教学项目;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教材、专利和获奖成果。
各高校必须提供条件使数师可有效履行教师职责,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有明确的师资政策并能有效执行,保证教学、科研及服务职能的平衡,认可和支持有价值的业务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必须建立教师直接参与教育计划制订和教育管理决策的机制,使教师理解教学内容和课程计划调整的意义;必须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数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师资交流应包括教师在该学科领域内、学科领域间以及校际和国际交流,特别强调医学院内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
(1)必须有教育专家参与基础医学教育的决策、实施情况的总结评鉴和定期审查修订,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2)建立与教育专家联系的有效途径,能体现教育专家在师资培养和基础医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基础设施
(1)必须有足够的供师生教学活动使用的基础设施,并定期进行更新及添加,以确保教育计划得以完成。
(2)使用先进科学仪器装备实验室,保证医学实验教学及技能训练的完成。
(3)必须有足够的基础医学研究实验室,为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提供保障。
基础设施应包括各类教室及多媒体设备、小组讨论(学习)室、教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临床示教室、临床模拟技能实验室及设备、教学考核设施、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和互联网接人、文体活动场所及学生公寓等。
基础医学研究实验室,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措施,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实验室对该专业学生开放,使其在导师的指导下实施创新研究活动。
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应有供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的基础医学实践基地。
(1)科研训练基地
1.必须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公共教学实验室、公共研究平台、教学和科研共建实验室及基础医学研究实验室等场地作为科研训练基地。
2.应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定期为该专业学生开展学术活动,拓宽科研视野,创造学术氛围。
3.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全面为该专业学生开放上述实验室,以保证科研训练的实施
(2)教学训练基地
各学科、教学实验室或实验教学中心应为该专业学生安排一定的数学实践,培养教学能力,使该专业学生对大学本科的教学实践有直接的初步的认识和体会。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试讲、辅导、组织课堂讨论和指导实验等。
(3)临床医学实践基地
1.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临床教学活动的医院应该为该校附属/教学医院
2.建立该专业专门的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体系、管理人员与协调机制。
临床教学基地必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临床教学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图书及信息服务
必须拥有维护良好的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设施,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使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够有效地用于教学,使师生能够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获得信息,进行自学和从事研究。
(1)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和可靠的经费筹措渠道。教学经费投人必须保证教育计划的完成且应逐年增加。
(2)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教育预算和资源配置的责任与权利,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3)应配备支撑科研训练的经费。
学校收取的学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其中教学经费及其所占学校当年会计决算的比例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教育经费预算视各高校或区域的预算惯例而定。鉴于医学教育成本较高,医学院校生均拨款额度标准应高于其他学科。
(一)学业成绩评定体系
(1)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
(2)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应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3)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能力考核及考核方法、方式的创新,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和能力。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作业、回答课堂问题、课堂点评、小组讨论、实验记录、实习手册、问卷调查和课余活动等方式,进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通过课程结束考试、毕业论文和(或)毕业综合考试等方式进行学习结果的评价。
(二)考试与学习的关系
(1)评价活动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岗位胜任力。
(2)倡导分阶段的综合考试,以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提倡制定多样化考核方案,以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倡导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
考试频次和类型应注意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导向作用,避免负面作用。
(三)考试分析与反馈
在所有考试完成后必须进行基于教育测量学的考试分析,应将分析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有关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并将其用于改进数与学。
考试分析包括试卷分析、试题分析、考生个人分析,涉及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参数
(四)考试管理
管理部门必须制定有关考试的具体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规定专门人员负责。学院应对教师开展考试理论的培训,以提高命题和考试质量。
(一)教育评价机制
(1)必须建立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确保教育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2)教育评价必须覆盖各个教学环节,并建立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其重点是对教育计划、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检测。
(二)教师和学生的反馈
必须确定相应机构,建立多渠道评价反馈系统,系统地搜集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获得有效的教学信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利益方的参与
(1)教育评价必须有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参与。
(2)评价必须有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毕业后受教育机构的积极参与,充分考虑他们对专业设置、教育计划、教学质量监控及就业等各方面提出的改进意见,并让他们获知教育评价的结果。
(四)毕业生质量
(1)必须建立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毕业生质量进行调查,并从毕业生用人单位搜集改进教育质量的反馈信息。
(2)必须将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及就业情况等有关信息,作为调整教育计划和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开设基础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建立医学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制订数学计划和督导教学活动等职能。
(2)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及操作程序。
(3)设立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审议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及研究等相关的重要事项
(一)学校领导
学校必须明确主管医学教育的领导在组织教育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合理调配教育资源等方面的责任和权力。
(二)行政管理人员
学校必须建立和发展结构合理的行政管理队伍,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计划及其他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与政府部门的相互关系
学校必须主动与社会及政府的有关部门加强联系、交流和合作,努力争取有关部门在各方面对人才培养的支持。
学校必须定期回顾和检查自身发展规划,适应国家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及医学科学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学校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努力加强对学校的教育政策、制度及规划等方面的定期审查和修订工作,以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必须定期调整培养目标、教育计划、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考核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学校必须依据教师数量和结构、经费投人、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配置和基础医学发展需求情况,定期调整招生规模,保持基础医学专业的适宜招生数量,以促进基础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以医学协同创新平台特区建设为试点,建立了科研机制体制改革先行区。致力于将这一特区打造成为“政策配套高地、人才集群高地、交叉融合高地、协同创新高地、临床转化高地”,成为引领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
该中心有三大特色:一是在建设模式上,制定了“1+X”模式建设计划,“1”就是“1”个跨学科的从基础到临床的全周期大型协同创新平台。“X”就是数个特色建设方向,比如肿瘤、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影响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二是在建设宗旨上,坚持以协同、开放、交叉、融合为宗旨,打破学院和医院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学科边界,促进创新要素有效汇聚,实现相关学科深度协作,协同发展。三是在政策支持上,设立特色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支持示范性特区建设。取消中心行政级别,设立首席科学家制,首席科学家享有相对独立的人才引进、人事管理及财务自主权。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中心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等实施多元化管理制度。
在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天津医科大学积极探索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早在2005年学校就在临床医学七年制基础上开设了基础医学方向,培养高素质基础医学人才。2014年学校开设基础医学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基础医学拔尖人才为目标,创办基础医学朱宪彝班,每年招收20人。实施本博贯通培养模式,采用精英培养,小班化教学,双语授课,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全程导师制,助力学生实现“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开展专业荣誉项目,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基础医学专业在2017年获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在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代表院校: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4个1”模式,即1个方式:“LGSL”学习方式,1个举措:“早研”举措,1个模式:“结对”研究模式和1个体系:保障体系完善。“4个1”模式,聚焦解决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四个方面共性问题
(1)研究生对高质量原创性科技工作理解认识欠缺。
(2)对团队科研工作和科研技能熟悉掌握不够。
(3)开展高质量系列研究时间不足,难以形成高质量研究体系。
(4)保障体系建设不足。
分别采取针对性方案,并结合培养方案完善、平台建设、团队建设等其他措施,以达到最终提升研究生对科研创新的认识和系统开展原始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能力,服务国家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1)“LGSL”学习方式: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方式(Literature-guiding self- Learning)。让研究生以高质量的领域科技文献为对象,培养研究生对高质量原创性科研工作的认识,引导研究生主动学习、主动分析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2)“早研”举措: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和早进平台开展研究。让研究生在新生录取后,尽早进入实验室,尽早加入导师团队学习和尽早进各级实验平台。以方便其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提前接触和了解今后团队的科研项目开展情况,提早锻炼实验技术能力。
(3)“结对”研究模式:通过高年级和低年级研究生结对,围绕同一领域重要科技问题,开展系列研究,不仅可发挥高年级研究生传、帮、带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低年级研究生尽快熟悉科研工作,有利于系统性高质量原创性科技工作的开展。
(4)“保障体系”完善: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同时,通过学术道德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研究生对科研创新过程中的学术道德和规范的理解,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认识和素养,通过学术规范来引导科研创新,为科研创新保驾护航。
代表院校:遵义医科大学
该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基础医学先进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事业单位人员、科研人员、化验/检验科医师、公务员(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省级机关)、医疗管理人员、公务员(区县级及以下机关)、考研、内科医生、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公务员(地市级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