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头村

更新时间:2022-07-03 08:56

塘头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2000年全村农业人口1440人,共441户;种养总面积2290亩,其中水稻380亩,蔬菜285亩,香蕉914亩,木本水果173亩,荫生植物50亩,其它40亩,鱼塘448亩。2000年全村工业总产值为5210万元,农业总产值1768万元,村集体纯收入29.8万元,全村劳平收入10627元,人平收入6000元;村文明户358户,村文明标兵户37户,区文明标兵户1户。

地理环境

塘头村位于化龙镇中心毗邻墟镇、镇政府,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自然片,塘头、村心街、西街、下街,10个生产队。

风景名胜

化龙镇塘头村有一处气势恢弘、建造奇特的古建筑,虽处一片民居的包围之中,但丝毫不能掩盖其光华,由于结构与经历酷似澳门的“大三巴”,因此被誉为化龙镇的“大三巴牌坊”。

澳门的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罗教堂遭遇一场大火后残存的前壁,因外表像牌坊而得名。而化龙镇的“大三巴牌坊”过往是一个祠堂,名为后山黄公祠,25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将祠堂摧毁,只留下前壁屹立风雨而不倒。圣保罗教堂建于1637年,而后山黄公祠上清晰刻录着明朝崇祯元年季夏立,即1628年,据今已有380年的历史。

塘头村钟灵毓秀、古色古香,是化龙镇有名的文化村落,村中曾诞生过春满杏林的岭南名医黄省三、物理学家黄巽等多位名人,而村中的古屋祠堂更是比比皆是。后山黄公祠就位于塘头村的村心大街。在向导带领下,记者穿过几条麻石古巷,当还在感叹周围古式民宅保存完好时,眼前一个貌似城门的建筑令人窒息。说她是祠堂,却与周围的古祠堂风格迥异;说她是牌坊,也不是,牌坊不应有厚厚的墙。正当记者疑惑时,向导提醒她就是后山黄公祠,心中暗叹化龙的“大三巴牌坊”果然名不虚传,于是仔细打量起她。

后山黄公祠处于一片民宅之中,与其他祠堂相比,有着鲜明的建筑风格。普通的祠堂前檐突出,有柱子顶立,但后山黄公祠却没有一根柱子,她更像是一个城门。一般祠堂前壁都是由青砖砌成,而后山黄公祠则由一块块两米长的方形麻石砌成,这也许是她经历几百年而屹立不倒的原因。后山黄公祠最独特之处,莫过于前壁上那些形似浪花、环环相连的屋檐,它由白色石灰雕砌而成,一层圆形一层菱形交叠组合,由于菱形组合时形成一定角度,因此整体就向外倾斜。这些建筑美观且大方,远远望去既像是海风吹拂荡起的波浪,又像是一朵朵圣洁的莲花。如此标新立异的造型,在众多祠堂中实属少见。同时在莲座的下面镶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百兽灰雕,几张石雕壁画精美生动,颇具艺术功力。

后山黄公祠高约7米,长达25米,前壁成对称的三级阶梯状,这是典型的牌坊样式,因此村民更习惯把她称之为牌坊。祠堂正门大约4米高,3米宽,正门之上用行楷书着“后山黄公祠”5个大字,左下方刻着崇祯元年季夏立。墙壁上的一张告示牌显示她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前壁呈灰白色,气势恢弘、雄伟磅礴,造型的独特不仅极具观赏性,更添威严气势,在人们看惯千篇一律的清代祠堂时,后山黄公祠犹如一个天外来客,新奇俊美,卓尔不群。

据村里掌管祠堂的黄叔介绍,在明清时期,能修建祠堂的人非富即贵,后山黄公祠的主人就是黄后山,其祖辈曾在朝廷当过大官,在祠堂前有两面石鼓表明他也曾是个文官。几十年前,后山黄公祠还保存完好,其豪华气派的样貌,让黄叔依然历历在目,“祠堂建造得非常漂亮宏伟,在这一带是首屈一指的。”但25年前的一场飓风将祠堂吹倒,只留了光秃秃的前壁,“倒下的柚木柱,十几个人才能抬得动,按照当时的财力是无法修复的。”经历一场天灾后,文革时期,后山黄公祠又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为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村民们急中生智,用牛粪混合水泥覆盖在祠堂表面,这才躲过一劫。文革后,清理掉混合物,祠堂又恢复了原貌,如今,村民们对祠堂更加爱护。祠堂之后是一块平地,村里按照原来的大小修建了围墙,它依然是村民聚会、开展活动的场所。

经济建设

2009年全村农业人口1451人,共515户; 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为1.56亿元,农业总产值0.26万元,村集体纯收入87万元,全村劳平收入13430元,人平收入9491元。种养总面积1793亩,蔬菜35亩,木本水果68亩,荫生植物1032亩,其它302亩,鱼塘356亩。至2009年底我村经多年来在区委、镇政府支持帮助下投入80多万元,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加大力度,做了大量工作得到村民很满意,得到一定的成绩,今后要再接再厉,投入资金,将我村两个文明建设,搞得更好。村主要工业有:联洪汽车配件厂、新兴隆达、真真手袋厂、雄会服装厂等。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