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

更新时间:2024-06-17 22:17

埇桥区,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与苏鲁豫三省接壤,总面积2907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1月,埇桥区下辖12个街道、24个镇。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常住人口177万人。

历史沿革

秦朝一统后,置有蕲县【以楚国的蕲邑为名,《史记》载楚王负刍四年(前224年),秦将王翦破楚师于蕲南,杀楚将项燕】、符离县相县铚县等县,属泗水郡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属沛郡。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改蕲县为蕲城县,改符离县为符合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蕲城县、符合县复旧名蕲县、符离县。

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汉,改蕲县为蕲阳县。嘉平五年(253年),属谯郡。晋泰始元年(265年),复旧名蕲县。南朝宋,蕲县属谯郡南朝梁中兴二年(502年),置蕲郡领蕲县,属西徐州。北朝东魏武定六年(548年),改蕲郡为蕲城郡,改蕲县为蕲城县,蕲城郡领蕲城县。北朝北齐,蕲城郡领蕲城县,改属仁州南朝陈,蕲城郡领蕲城县。北朝北周,蕲城郡领蕲城县。

开皇六年(586年),废蕲城郡,改蕲城县为蕲县,蕲县属仁州。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仁州,蕲县属徐州;大业三年四月,改徐州为彭城郡,蕲县属彭城郡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治虹县(今泗县),辖虹县、蕲县、符离县;元和九年(814年),亳州属临涣县划入宿州。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废宿州;太和七年(833年),复置宿州,迁治埇桥(今埇桥区)。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为保靖军节度,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南宋时期,宿州沦陷,南宋孝宗隆兴年间,北伐中原,宋朝在宿州战败,史称符离之战。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置怀远军。宋金在淮河流域长期拉开割据战,南宋在宿州蕲县荆山镇设置荆山县,属怀远军(今怀远县)。

元至元二年(1265年),废蕲县、临涣县、符离县并入宿州。废萧县、永固县入徐州。泰定元年(1324年),黄河行故汴渠仍与徐州泗水合,至清口入淮。宿州汴渠湮没,埇桥亦废。

洪武元年(1368年),宿州(辖灵璧县)属临濠府,七年属凤阳府。洪武十二年(1379年),萧县、砀山县属南直隶徐州。

顺治十八年(1661年),宿州(降为散州)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

民国初期,宿州改称宿县,属安徽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25日),设宿城市。

1949年4月21日,宿县专署决定将宿城市、宿东县、宿西县合并为宿县,成立中共宿县县委、县政府。

1950年1月,政务院批准,将萧县东部的褚兰、张、桃山 3个区全部和北望、郝寨2个区部分计61个乡, 429个行政村,524个自然村,面积862.5 平方公里划入山东省徐州市铜山县。

1950年,由宿县重置宿城市。1950年9月20日,由宿县重置宿西县。

1950年11月13日,宿西县改为濉溪县。

1952年6月25日,政务院批准, 撤销宿城市,并入宿县,改为城关镇,宿县驻地也由老符离集迁驻城关镇。

1952年,将铜山县的桃山区、萧县的褚兰区划入宿县。

1964年,由宿县、灵璧县、怀远县、五河县衔接处各一部,析置固镇县

197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宿州市,以宿县部分行政区域为该市行政区域。(国务院1979年9月10日批准)

1992年,宿县和县级宿州市合并为新的县级宿州市。

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国函[1998]102号)同意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埇桥区。宿州市设立埇桥区,以原县级宿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埇桥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胜利路。宿州市辖原宿县地区的砀山县、萧县、泗县、灵璧县和新设立的埇桥区。

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埇桥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4年,埇桥区乡镇由29个调整为24个,将龙王庙乡整建制并入西寺坡镇;将桃园镇、北杨寨乡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桃园镇,镇政府迁往北杨寨集;撤销城东乡、三八乡、汴河镇,分别设立城东街道、三八街道、汴河街道,为埇桥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余乡镇保留不变。调整后,埇桥区辖11个街道、15个镇、9个乡。

2009年,经安徽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批复,将桃园镇的河拐、后付2个居委会,王桥、闫店、李桥、刘合、邵王5个村委会和三里湾街道的王徐居委会、陈营居委会以及城东街道的七里村委会划出,设立金海街道,金海街道办事处于4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辖4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办事处驻宿州经济开发区。

2014年2月11日,安徽省省民政厅(民地字[2014]28号)批复同意西寺坡镇更名为大泽乡镇。

2021年3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宿州市埇桥区顺河乡、蒿沟乡,分别设立顺河镇、蒿沟镇。12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宿州市埇桥区苗庵乡、解集乡、杨庄乡,分别设立苗庵镇、解集镇、杨庄镇。

2022年5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安徽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乡、桃沟乡、永镇乡、西二铺乡,分别设立支河镇、桃沟镇、永镇镇、西二铺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24年1月,宿州市埇桥区下辖12个街道、24个镇。埇桥区人民政府驻埇桥街道胜利东路63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埇桥区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灵璧县,西接濉溪县,南连怀远县,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接壤。介于东经116°51′—117°05′,北纬33°17′—34°06′之间,总面积29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埇桥区属于黄淮平原一部分,以平原为主,北部兼有丘陵岗地。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倾斜。

气候特征

埇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农业气候区,具备南北过渡气候类型的特点。受冷暖气流的影响,冬季干旱少雨、夏季多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雨量中等,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平均风速2.6M/S。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较为强烈,旱涝等自然灾害常有发生。

光照

埇桥区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400—2500h之间,日照百分率为50—60%,日平均≥00期间内的太阳辐射总量为123—127千焦/平方厘米,是全省光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热量

埇桥区年平均气温为14.4℃,最热月份为7月,月平均温度27.4℃,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温度0℃,年平均最高气温38.1℃,年平均最低气温-13.5℃。年极端最高气温40.3℃,年极端最低气温-23.2℃。活动积温5300℃,无霜期为210天。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适宜一年两熟制栽培。

降水量

埇桥区年平均降水量857.1毫米,年际、年内间变化较大,降雨的时空分布差异较大,降雨强度以每年八月份为最大,暴雨往往集中在七月和八月的数日中,月最大降水量达到960.8毫米,月最小降水量仅为57.7毫米。

水系水文

埇桥区属于淮河水系,流经埇桥区的有浍河、沱河、溜河、濉河、奎河、方河、新汴河等大小河流27条,河道总长560.5千米。

土壤类型

埇桥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砂礓黑土、棕壤土、潮土、褐土、黑色石灰土等5个土类。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14克/千克,全氮0.09—0.11%,速效磷10—15毫克/千克,速效钾113毫克/千克,pH值7.2左右,土壤耕层厚度20厘米左右。

植被条件

埇桥区为典型平原地区,植被分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林种为村庄、庭院的果树林、灌木林和农田防护林及四旁防护林。

自然灾害

埇桥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涝灾害、低温连阴雨、干热风、霜冻和冰雹等,其中旱涝灾害和低温连阴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灾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埇桥区属于淮北平原及丘陵少水区,水资源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地表水来自降水,与河流沟渠等储水工程有关,并受蒸发和渗透的制约。年均降水量为23.4亿立方米,但由于地表蒸发大和土壤渗透性强,地表径流深度仅为276毫米,占安徽省平均径流深度503毫米的54.9%,年均实际利用地表水只有2.04亿立方米,且年际和年内季节性变化很大,干旱年份和干旱季节地表水量很小,干旱缺水情况时有发生。

地下水储量丰富,埋藏较浅,补给容易,水质良好,便于开采和利用。埇桥区的地下水埋藏分为浅层潜水和中深承压水两组,其中浅层地下水埋藏30-50米以内,该层水质地下水多为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重度碳酸型淡水,pH值7—8,适于灌溉。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埇桥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埇桥区全区总面积为290745.37公顷,其中:

一、耕地184720.73公顷(2770810.95亩)。

其中,水田177.11公顷(2656.65亩)占0.10%;水浇地2775.97公顷(41639.55亩),占1.50%;旱地181767.65公顷(2726514.75亩),占98.40%。大店镇、桃园镇、夹沟镇、大泽乡镇4个乡镇的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区耕地的24.70%。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66486.70公顷(2497300.50亩),占全区耕地的90.13%;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6407.33公顷(246109.95亩),占8.88%;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803.63公顷(27054.45亩),占0.98%;位于1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23.07公顷(346.05亩),占0.01%。

二、种植园用地2843.42公顷(42651.30亩)。

其中,果园2825.49公顷(42382.35亩),占99.37%;其他园地17.93公顷(268.95亩),占0.63%。埇桥区园地主要分布在栏杆镇、桃园镇2个乡镇,占比39.42%。

三、林地17468.27公顷(262024.05亩)。

其中,乔木林地10250.60公顷(153759.00亩),占58.68%;竹林地1.72公顷(25.80亩),占0.01%;灌木林地436.06公顷(6540.90亩),占2.50%;其他林地6779.89公顷(101698.35亩),占38.81%。其中夹沟镇、符离镇2个乡镇的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区的林地面积27.04%。

四、草地2739.06公顷(41085.90亩)。

埇桥区草地全部为其他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褚兰镇、符离镇,占全区的草地面积42.55%。

五、湿地72.95公顷(1094.25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埇桥区湿地全部为内陆滩涂,没有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滩涂、沼泽地6种地类。湿地主要分布在祁县镇,占全区的湿地面积66.96%。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6817.19公顷(702257.85亩)。

其中,城市用地10074.95公顷(151124.25亩),占21.52%;建制镇用地2363.79公顷(35456.85亩),占5.05%;村庄用地32118.42公顷(481776.30亩),占68.60%;采矿用地1364.41公顷(20466.15亩),占2.9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895.62公顷(13434.30亩),占1.91%。

七、交通运输用地8473.93公顷(127108.95亩)。

其中,铁路用地751.70公顷(11275.50亩),占8.87%;公路用地3756.33公顷(56344.95亩),占44.33%;农村道路3963.77公顷(59456.55亩),占46.77%;港口码头用地0.54公顷(8.10亩),占0.01%;管道运输用地1.59公顷(23.85亩),占0.02%。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3060.25公顷(345903.75亩)。

其中,河流水面3456.77公顷(51851.55亩),占14.99%;湖泊水面1312.24公顷(19683.60亩),占5.69%;水库水面370.91公顷(5563.65亩),占1.61%;坑塘水面3675.21公顷(55128.15亩),占15.94%;沟渠9458.68公顷(141880.20亩),占41.02%;水工建筑用地4786.44公顷(71796.60亩),占20.75%。

矿产资源

一、石灰岩。品位高,为埇桥区单个矿种储量之最,总储量约为9.35亿吨。分布北部10个乡镇,具工业开采价值。

二、白云岩。总储量约为5.602亿吨,已查明的有3处,其品位多为Ⅰ、Ⅱ级品,主要集中分布在京沪铁路沿线。适用于冶金工业溶剂,耐火材料,玻璃行业、冶金金属镁及生产硅酸盐、硫酸镁,钾镁肥等。

三、页岩。埇桥区量大质优、且为独有的新型墙材原料。页岩全区约为2亿吨以上。页岩制砖具有质高、美观、保温等特点,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墙体材料。

四、乐石。其特点:颜色鲜艳,呈五彩,敲击有声,如乐器;石质软硬适中。用乐石制成的砚台为名家收用,同“四大名砚”齐名,是工艺美术雕刻“六具”的原料。

五、大理石。总储量2.4019亿立方米,主要品种有墨、灰云、彩云(豹皮)品种,另有小雪花等四个品种的花岗岩,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开采。

六、瓷石。储量约212.3万吨以上,是陶瓷工业的主要原料,尚未开发深利用。

七、药石。又称麦饭石,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矿物保健药石,含有人体多种需要元素,尚未开发。

八、矿泉水。埇桥区北、中部地区,不仅储有地下热水,还有优质矿泉水及特大型水源地。具有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温室大棚,矿泉水等广泛的工、农业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

九、煤矸石、高岭土。煤矸石除具有制砖用途外,还可以用于发电等。埇桥区煤多,已查明约为18.64亿吨,煤矸石为煤的主要附产品存量很大。高岭土,为煤的伴生矿种,储量可观,且品位较高。

十、煤炭。埇桥区最大的优势矿产,储煤总量约为1100平方千米,分布埇桥大部分乡镇,已查明的储量为18.64亿吨,主要为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煤质优良,低硫、低磷、高发热量。已有五大煤矿正在开采,年产原煤900万吨以上。

人口

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户籍人口193.8万人,其中:出生人口1.4万人,出生率为7.12‰;死亡人口1.2万人,死亡率为6.24‰;自然增长率为0.88‰。常住人口177万人。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埇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4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本级为76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3.5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0.9:30.5:5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085元,比上年增加1676元。

2023年,埇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20.8亿元,非税收入1.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2.5亿元,比上年减少2.5%。从重点支出项目看,教育支出增长4.2%,农林水支出增长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减少3.7%,卫生健康支出减少4.7%。

2023年,埇桥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2%。工业投资增长62.7%,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6.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民间投资下降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8.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3.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3%。

第一产业

2023年,埇桥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02%。其中,小麦面积14万公顷,增长0.4%;玉米种植面积8.38万公顷,下降4.2%。

2023年,埇桥区粮食产量138.01万吨,比上年增长0.19%。其中,小麦产量86.95万吨,增长0.74%;玉米产量43.24万吨,下降1.9%。油料产量2万吨,增长0.7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02.62万吨,增长5.5%。水果产量16.84万吨,下降32.18%。

2023年,埇桥区肉类总产量18.03万吨,增长5.05%;牛奶产量1.07万吨,增长4.22%;水产品产量1.54万吨,增长2.93%;禽蛋产量9.55万吨,增长5.07%。

2023年,埇桥区有农业技术人员243人,其中种植业技术人员111人。

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58.2万千瓦,增长0.07%,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1.39万台,增长4.5%,联合收割机保有量1.1万台,增长5.3%,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比1:3,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95%。

2023年,埇桥区耕地灌溉面积138.5千公顷;新增耕地灌溉面积4.67千公顷;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95千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2千公顷。

第二产业

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5家,比上年净增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5.04%,产销率为98.2%。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3%,高技术工业增加值下降21.5%,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7.5%。

2023年,埇桥区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下降16.6%;纺织服装业下降22.9%;板材家具业增长16.4%;医药化工业下降36.7%;新型建材业下降27.6%;机械电子业下降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3亿元,比上年下降8.3%;实现利润23.3亿元,下降14.7%。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82.12亿元,比上年增长7.2%。从行业类别看,房屋建筑业产值82.46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9.2%;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187.9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66.6%;建筑安装业产值1.9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0.7%;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产值9.86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5%。

第三产业

2023年,埇桥区服务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6.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3.4亿元,增长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4亿元,增长5.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6亿元,增长12.9%;金融业增加值55.05亿元,增长6.0%;房地产业增加值44.9亿元,增长3.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85.7亿元,增长6.6%。

2023年,埇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3.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6%。分城乡看,城镇增长8.5%;乡村增长9.4%。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5.4%。全区批发业销售额389.3亿元,比上年增长6.5%;零售业销售额489.3亿元,增长14.8%;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5.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0.4%。

2023年,埇桥区进出口总额2.0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8.6%。其中,进口总额0.24亿美元,下降59.9%;出口总额1.79亿美元,下降20.3%。外商直接投资0.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0.4%。

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01.1亿元,比上年增长8.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17亿元,增长9.5%。金融机构存贷比95.1%,比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交通

公路

京台高速公路贯穿埇桥区南北、206国道和5条省道穿境而过。盐洛高速公路于2012年底通车,形成了以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辐射的公路运输网络。

铁路

京沪铁路穿越埇桥区境。京沪高速铁路于2011年6月通车。宿淮铁路于2013年底通车。

水运

埇桥区境内浍河、新汴河可直通淮河、洪泽湖,东出海,南达江,运力分别达到500吨和300吨。

航空

埇桥区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70多千米,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200多千米。宿州机场项目推进中。

运输

2023年,埇桥区全社会公路货物运输量7535万吨,货物周转量1520286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51万人,旅客周转量4336万人公里。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27家。全区新登记各类科技成果234项。全区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8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 个,省级院士工作站4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个,企业技术中心11个。

2023年,埇桥区专利授权数131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42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11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共有小学239所,专任教师11619人,在校小学生176548人,其中:女生81582人;普通中学72所,专任教师10194人,在校中学生116042人,其中:女生53290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专任教师808人,在校生19371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量19.82万册。文化馆1个。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25.32%,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2%。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埇桥区拥有卫生机构714家。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4家(含25家镇卫生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家,其他卫生机构2家,公立医院6家,民营医院33家,矿医院4家。全区实有床位13568张,其中医院10270张,镇卫生院2945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1497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760人,注册护士7189人。全区社区服务中心12个,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

社会保障

2023年,埇桥区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82家,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12002张,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61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7898人。

2023年,埇桥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88.7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2.37万人,农村居民参保86.3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0.7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18万人。埇桥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54万人。埇桥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45.91万人。

环境保护

2023年,埇桥区PM2.5平均浓度为41.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72.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水量达标率均为100%。城市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均值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分别为52.7dB(A)和62.3dB(A)。

历史文化

埇桥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秦末,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在这里揭竿而;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将军领导的新四军在这块土地上与日军侵略者浴血奋战;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的炮声在这里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

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陈胜、吴广起义中的将领葛婴、朱鸡石,明朝开国皇后马秀英、将领康茂才等,都是埇桥区人。

唐宋时期,王绩、李白、韩愈、白居易、皮日休、苏轼、范成大、侯方域、曹寅、袁枚等都曾在埇桥为官、游历或寓居。

埇桥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马戏之乡”。

风景名胜

埇桥历史悠久,为古黄河流域的文化古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区内分布着众多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到2009年底,共有七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十余处县级文保单位,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特产

荣誉称号

2018年度,全国科技百强区排序70位

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98位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709位次

2019年12月,埇桥区入选“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第五批)”。

2020年2月,埇桥区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0年6月1日,埇桥区被授予“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

2020年6月30日,埇桥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埇桥区入选“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

2020年11月,埇桥区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4月,埇桥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3年3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