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蚊

更新时间:2024-11-03 22:41

墨蚊是蠓科(学名:Ceratopogonidae)昆虫的俗称,又称“小咬”、“蠓”或“蠓柏子”,是一类很小的小型式双翅昆虫。截至2022年,世界已知蠓科昆虫有5亚科133属6502种,其中吸血蠓4属1764种。常见的有台湾拉蠓、明斑库蠓等。库蠓体型较小,长1-4毫米,通常为褐色或黑色。头部近似球形,有1对发达的复眼,呈肾形。刺吸式口器,触角丝状15节。胸部隆起,前翅发达,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动物学史

现代生物分类学的经典《Systerna Naturae》(Linnaeus,1758)将蚊、蠓归为同属,在此典籍中记述最早的一种蠓,即Culexpulicaris=Culicoides pulicaris,汉译名为灰黑库蠓,这是最早用双名法记述,广布古北区的吸血蠓种。如果从此算起,距今已有240余年历史。但蠓类在双翅目(Diptera)昆虫中成为独立的蠓科(Ceratopogonidae),是Malloch早于1915年对北美的蠓类进行了研究,1917年提出建立蠓科的倡议,1926年Edwards作了进一步阐述,有力地支持了Malloch的创见,从而促进了蠓科研究的发展。实际上在欧美各国对蠓类的研究远早于此,从现代昆虫分类学文献的追朔,在蠓仍作为1个属——赛蠓属(Ceratopogon)隶属于摇蚊科(Chironomidae)时起,Meigen自1800年开始的研究及Kieffer1899-1908年间的大量著述已为蠓科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蠓科正式独立距今虽80余年,但对其研究早在19世纪初已开始,至今也已进行了将近两个世纪。

1925-1953年间,Macfie是这时期主要的权威作者,他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供职,发表了一系列蠓科研究的论著,涉及除澳蠓亚科外的各亚科,从新种描述至生物学均有研究。1949-1973年间,Lane对新热带地区的蠓类作了许多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Carter,In,ram和DeMeillon等在非洲的研究及Saunders(1924-1964)对铗蠓的系统研究,都为蠓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蠓科发展的早期,Kieffer的贡献是突出的,他从1899年开始,也即在蠓科仍为摇蚊科中一个属开始,直至1927年间发表70余篇论著,由他描述的属即达40个,在现已确立属和亚属中,有28个是他所定,无论如何评论,他的研究在蠓科分类学的发展中是不可忽视的。

在生物学和防治方面,Fomtfini等(1956-1960)在巴西,Kettle,Lineley和Davies(1963-1973)在牙买加等地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研究。Downs(1950-1978)发表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蠓类生态习性的研究报告。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Tokunaga(1937-1959)在蠓科方面作了广泛的采集调查,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著,使蠓科研究日趋系统。

Atchley等(1980)搜集了1758-1978年间3527篇文献汇集成“蠓科文献索引”,从这221年间的文献量和内容来看,蠓科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蠓科学者,如日本的Tokunaga,印度的S.K.DasGupt,法国的J.Clastrier,澳大利亚的M.L.Debenham和D.J.lee,前苏联的A.V.Gutsevich和哈萨克斯坦的H.Remm等等。其中最主要,影响深远的是Willis W.Wirth,他自1949年开始涉猎蠓科研究,而后日渐深入,至1994年去世,发表200余篇蠓科研究论著,仅在他身后出版的《世界蠓种》中,在蠓科分类文献中他的文献占10%(BorkentandWirth,1997),记载了由他与其合作者命名的35属和819种蠓类,也就是说世界已知蠓种的15.4%是由他或与其合作者所发现,世界已知蠓种中,每7种就有1个种名是由Wirth作为命名者,成为迄今为止,发现蠓属、蠓种最多的学者。更重要的是他帮助了许多昆虫学者,使他们在蠓科研究领域内作出贡献:Debenham,Grogan,Linley,Spinelli等均与他合作,并继续在蠓科研究中开拓;ArtBorkent在他全力支持下,与他联名发表的《Worldspeciesofbitingmidges(Daptera:Ceratopogonidae)》(即《世界蠓种》),可说是蠓科分类研究的总结,也是蠓科研究史的纪实;在编著此书中,Borkent显示了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及Szadziewski在蠓科化石研究中也有突出贡献,阐明了蠓类至少在(88-93.5)百万年前就已存在,并从CulicoidesgrandiboeusBorkent的口器结构研究中,指出它可能刺叮恐龙,并认为细蠓可能是当时海滩盐碱地带常见的昆虫。

自1980年至1996年的16年中,经“LifeScience”检索与蠓类研究有关的文献即有2000余篇,而且在生态与疾病方面的研究发展明显,其中约70%是与家畜蓝舌病等重要蠓媒性疾病有关,显示了蠓科研究发展与畜牧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其中应用了现代遗传、免疫、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重要媒介蠓种的分类、遗传、致病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形态特征

墨蚊分头、胸、腹3部。头部近球形,一对很大复眼,无单眼,触角一般由15节组成,但鞭节(第3-15节)节数可减少至11-12节,因种类而不同;触角生有感觉器官,口器刺吸式,喙发达,一般与头壳等长,口器组成部分也与蚊类似。胸部有双翅目昆虫的特点,即仅中胸发达;前胸背板退化,为分列颈部的两骨片;中胸主要为盾片所占,其后为小盾片,并通常有暗斑和淡色斑,脉序简单,停息时双翅上下相叠。腹部由10节组成,末3节转化为外生殖器,主要包括抱肢和阳茎,抱肢分为抱肢基节和抱肢端节两部分。尾器形态是鉴别蠓种的重要依据。

栖息环境

墨蚊成虫多栖息于树丛、竹林、杂草、洞穴等避风场所。墨蚊的滋生地广泛,按生境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①水生:主要是库蠓,可滋生于各种水体、水质和水态;②陆生:铗蠓滋生于无阳光直接照射湿地的土壤表层;有的库蠓滋生于厩舍或旷场的禽畜粪中;③半水生:细蠓滋生于由地下水毛细作用保持潮湿的土壤中。

分布范围

墨蚊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生活习性

细蠓在20℃左右,卵期约为5天幼虫分4龄,在滋生地内活动,以微小生物如藻类、真菌、纤毛虫、鞭毛虫、轮虫等为营养,在20℃左右约经2周变为蛹,但越冬的幼虫可长达半年以上。蛹经3-5天羽化为成蠓。

仅雌蠓吸血,大多从动物体上刺吸血液,有少数种类从饱吸鲜血的昆虫腹部吸血,如嗜蚊库蠓(Culicoides anopheles)。蠓的吸血范围较广,一般没有严格的宿主选择性,但在不同的蠓种,也可看出对宿主有一定的趋向性。吸血的昼夜节律具有属和种的特性:铗蠓、细蠓在白天活动,可出现1-2个叮刺高峰;库蠓在白天和(或)夜晚活动。墨蚊的飞行力弱。吸血蠓类通常往返于滋生地、栖息场所和血食来源处之间,大多在200-500米半径内。雌蠓的寿命约1个月,多数蠓类以幼虫越冬,也有以卵越冬的。

生长繁殖

墨蚊为全变态,生活史中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卵香蕉形,大小(0.35-0.65)毫米×(0.04-0.07)毫米。成蚊的寿命约1个月,雌蚊产卵后不久即死亡,雄蚊交配后1-2日即死亡。卵产于水生植物或潮湿泥土中。墨蚊活动力不强,一般在日出前及日落后活动较多,吸血。

下级分类

截至2022年,世界已知蠓科昆虫有5亚科133属6502种,其中吸血蠓4属1764种。中国已知900余种,蠓科中常见而重要的吸血蠓有3个属,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

中国重要的吸血蠓是: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台湾蠛蠓(Lasiohelea taiwana)、原野库蠓(Culicoides homotomus)、福建库蠓(Culicoides fukienensis)、荒川库蠓(Culicoides arakawai)、日本库蠓(Culicoides nipponensis)、尖喙库蠓(Culicoides oxystoma)、北方细蠓(Leptoconops borealis)、杉本库蠓(Culicoides sugimotonis)。

危害与防治

物种危害

蠓吸血和骚扰,人体被叮刺部位常出现红点或红斑、丘疹、肿胀、水疱,严重者还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因叮咬部位剧烈痛痒,抓挠使皮肤破损,还可引起继发性细菌性感染。吸血蠓刺叮骚扰可引起人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睡眠。

吸血蠓类可携带多种病原生物,通过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的方式,传播多种人和动物的寄生虫病、病毒和细菌性疾病。库蠓可传播流行于非洲及拉丁美洲的链尾曼森丝虫病和欧氏曼森丝虫病。在中国,蠓与人体疾病的关系了解得尚不清楚。在福建和广东,曾于自然界捕获的台湾蠛蠓体内分离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但该蠓是否可作传播媒介,尚有待证实。

防治方法

当被蠓叮咬后,立即用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溶液或氨水外搽,可减轻局部反应的程度。也可外搽各种止痒剂,如1%薄荷炉甘石洗剂等治疗。

吸血蠓的种类多,数量大,孳生地广,在防治措施上,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采取综合防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