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电影

更新时间:2023-09-25 18:06

墨西哥电影始于19世纪末。 工程师S.托斯卡诺和I.阿吉雷于1896年开办了电影院,并放映卢米埃尔,L.的影片《工厂的大门》等。

早期发展

1898年托斯卡诺在许多地方开设了电影院,1899年从巴黎带回了梅里爱,G.的影片,托斯卡诺还是墨西哥第一位导演和制片人。他自编、自导的《唐胡安·特诺里奥》(1898)是墨西哥第一部无声短故事片。他拍摄并保存下来 5万米关于墨西哥革命运动和主要政治事件的新闻素材。1947年,他的女儿D.C.托斯卡诺将这些素材剪辑成一部优秀的影片《一个墨西哥人的回忆》。

1917年,M.德拉班德拉导演了第一部长故事片《》。该片摄影师E.卡拉斯科运用了当时先进的技术。

1910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动了早期电影的发展。1917~1920年是墨西哥无声电影富有成果的年代。1917年建立了阿斯特卡电影公司,年产量达10部左右,其中E.罗萨斯导演的《灰色汽车》(1919)细腻、清新,成为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影片。此外,1910~1915年墨西哥的纪录像片蓬勃发展,拍摄了不少反映当时政治和军事事件的纪录像片。如《墨西哥的暴动》、《委拉克鲁斯的革命》等。

1921年M.孔特雷拉斯·托雷斯导演了第一部影片《工头》以后,又摄制了《赤热的灵魂》(1923)、《黄金、血和太阳》(1925)等。由于他参加过革命战争,所以在他导演的影片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20年代末期,由于美国电影垄断了墨西哥市场,无声电影陷入了困境。

1930年墨西哥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影片《高于责任》,由于缺乏技术力量,该片成为失败之作,次年,A.莫雷诺导演的《圣洁的女人》被视为墨西哥有声电影的开端。

1931年,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和A.亚历山大洛夫等来到墨西哥,拍摄了《墨西哥万岁》。爱森斯坦这部作品的美学观念及艺术手法对墨西哥电影起了很大的影响。

1932年,墨西哥藉好莱坞停止生产外语影片的机会,加速了民族电影的生产,1933年生产了21部影片,在西班牙语系的国家里居首位。1938年,年产量达到38部。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有《渔网》(1934,由E.G.穆列尔和奥地利人齐纳曼导演)。影片描写了渔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大庄园》(1936)是一部受到拉丁美洲观众欢迎的民间喜剧片,为墨西哥电影开辟了新的市场。导演德富恩特斯是墨西哥电影界的一位先驱,他拍摄的《门多萨老兄》(1933)描写一个地主从参加革命到背叛革命、屠杀革命者的经历。评论界认为该片是当时的最佳影片。J.布斯蒂略·奥罗执导的《两个修士》(1934)风格与众不同,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该片充分利用了服装和布景的表现力。

这一时期以民间喜剧和催人泪下的情节剧为主,智利籍导演J.博尔、古巴籍导演R.佩翁以及多产导演J.奥罗尔的作品是这些题材的代表。

1938~1944年被誉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其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好莱坞和欧洲各国的电影业都处于萧条、停滞阶段。西班牙发生了内战,其影片退出了拉美市场,此时墨西哥国内的政治、经济比较稳定,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1939年西班牙内战结束,一些知名的电影工作者移居墨西哥,如布努艾尔,C.贝罗,阿尔科利萨等。与此同时,在好莱坞工作的墨西哥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回国拍片。因此墨西哥影片在拉美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较快发展

1934~1940年墨西哥政府为了促进本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宣布了有关放映单位必须放映国产片、违者处以罚款的规定。随后又建立了国家电影银行,用贷款方式支持制片人。1941年制定了电影检查章程。在这个时期,墨西哥建立了许多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公司。其中最大的是墨西哥电影公司和克拉萨影片公司。1945年成立了墨西哥电影生产劳工工会,下设各专业协会。1948年,墨西哥艺术和电影学院效仿美国奥斯卡奖的形式,设立了一年一度的阿列尔奖。40年代末期,墨西哥成立了电影总局,领导全国的电影事业。由此,墨西哥电影有了较快发展,年产量达到80~100部。

发展阻力

墨西哥电影发展的时间不长就遇到了阻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及欧洲的电影开始复苏。为了保住已取得的优势,墨西哥大量拍摄在商业上确有保证的影片。在竞争中,虽然墨西哥的电影工作者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国际市场还是日趋缩小。

在墨西哥电影的发展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影工作者。费尔南德斯,E.于1943年导演《野花》获得成功。从这时起,他与摄影师菲格罗亚合作,共同拍摄了一些影片:《玛丽娅·坎德雷利娅》(1943)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珍珠》(1945)是根据美国作家J.斯坦贝克的小说改编的,以浓重的笔墨表现了印第安人的贫困生活和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在第 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 4项奖;《热恋的女人》(1946);《躲藏的激流》(1947);《被遗弃的人》(1944)等等。菲格罗亚是墨西哥著名的摄影师,有较深的艺术造诣,他与费尔南德斯合作拍摄的影片节奏舒展,构图优美。

著名作品

布拉乔,J.因导演了《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1942)而一举成名。他拍摄的《异样的黎明》(1943)、《心直口快的人》(1945)都受到观众和电影评论界的重视。加瓦尔东,R.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茅屋》(1944)问世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早期较成功的作品有《另一个女人》(1946)、《桥上的影子》等。此外,C.乌鲁埃塔执导的《玛雅人的夜晚》(1939)以其优美的音乐和画面而获得成功。世界著名导演布努艾尔,L.在墨西哥拍摄了18部影片,其中50年代拍的《被遗忘的人们》(1950)描写了墨西哥流浪儿童的悲惨处境,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国际评论奖和最佳导演奖;《纳萨林》(1958)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国际奖。

这一时期,由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及墨西哥国内进步思想的影响,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相继问世。如B.阿拉斯拉基导演的《命根子》(1953),获1955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论奖;侨居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C.贝罗(《命根子》的编剧)拍摄的《斗牛士》(1956),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论奖;其它如《偷渡的苦工》(1953,加林多,A.导演)、《我们这些穷苦人》和《你们这些有钱人》(1947、1948,均为I.罗德里格斯导演)等,反映了下层社会人民的现实生活。

M.巴瓦查诺·庞塞是《命根子》、《斗牛士》等片的制片人。他为布努艾尔拍摄的《纳萨林》提供了一切条件。墨西哥评论界认为:庞塞是为使墨西哥拍出优秀影片而不断奋斗的制片人,应在墨西哥电影史上占一席重要的地位。

在这一阶段拍摄的影片仍以情节剧为主,此外也拍摄了不少喜剧片。这些喜剧多由深受观众欢迎的喜剧演员坎丁弗拉斯,M.M.主演。由于拉丁美洲广大人民生活贫困,很多人是文盲,因此这些喜剧片颇受拉美各国人民的欢迎。

60年代

60年代的墨西哥电影影片生产下降,生产不景气,1963年仅生产了25部,商业片占领了电影市场。1965年墨西哥电影劳工者工会举行了第一届实验电影竞赛,未能扭转电影业的萧条局面,但在竞赛中涌现了一批有才华的新导演,如R.加梅斯导演的《秘密公式》在竞赛中获头奖,该片对墨西哥社会的现状进行了批评。A.伊萨阿克执导的《这个村庄没有贼》获得好评。

阿尔科利萨,L.在60年代导演了几部重要的影片,并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如《特拉尤坎》(1961)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捕鲨鱼的人》(1962)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塔拉乌马拉》(1964)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布努艾尔60年代拍的影片《比里迪亚娜》(1961)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沙漠中的西蒙》(1965)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雄狮奖”。

50~60年代电影俱乐部运动和独立电影运动蓬勃发展。一些电影工作者独立制片,拍出了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长片和短片。值得重视的长片有:《消失的琴声》(1960)、《跟斗》(1960)、《空旷的阳台》等。其中G.阿斯科特导演的《空旷的阳台》反映了西班牙内战时的情景,该片在1962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获评论奖。

70年代

1970年,R.埃切韦里亚被任命为墨西哥国家电影银行行长,负责电影业。埃切韦里亚在40~50年代曾当过电影演员,他了解墨西哥电影业中存在的弊病,他力图使墨西哥电影在数量、质量以及在影响方面达到过去兴旺时期的水平。为此,他采取了以下措施:墨西哥国家电影银行购买私营的美洲电影制片厂,使电影工业进一步国有化;成立国家电影制片公司,国家向该公司以及与国营公司合作的独立制片公司优先贷款;成立国家电影资料馆;建立短片生产中心;在首都及其它城市建立新的电影院,并重新开放了多年来已停映的影剧院,以扩大国产片的放映阵地;设置 3家专门负责向国内、外发行墨西哥影片的电影公司;相应放宽审查制度,有些过去由于政治原因禁演的影片,如:《白玫瑰》等片与观众见面了。在此期间,为扩大墨西哥电影的国际影响,墨西哥积极参加国际电影节,并和一些国家相互举办电影周。

70年代墨西哥故事片的年产量平均为70部左右,影片题材多样,有反映社会问题、政治事件的影片,有家庭伦理片、喜剧片、凶杀片、色情片等。一些中青年导演虽然过去属于不同的流派,此时却都开始在题材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他们成为墨西哥电影队伍的主力军。阿尔科利萨在70年代改变了风格,拍摄了两部轻喜剧片《民族工匠》(1972)和《有生力量》(1975)。《有生力量》获第4届拉科鲁尼亚国际幽默片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74年,他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共同编剧,他导演的《预兆》,在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特别奖,在卡塔赫纳国际电影节获拉丁美洲最佳影片奖。F.卡萨尔斯导演的大部分影片是反映政治及社会问题的,《在那些年代里》(1972)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奖,《卡诺阿》(1975),涉及了社会制度问题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而后,他又导演了反映墨西哥社会问题的影片《瘟疫年》(1978)、《牢房》(1976)等。A.里普斯坦在1972年拍摄了反映家庭问题的影片《纯洁的城堡》(1972),获“阿列尔”奖。他执导的《没有边界的地方》(1977),在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在国内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J.H.埃莫西略导演的《失事》(1977)、《狗的生日》(1974)均在国?获奖。他于1979年拍摄的《我亲爱的玛丽娅》是根据哥伦比亚著名作家G.加西亚·马尔克斯提供的素材改编的。影片揭露了疯人院的非人条件。该片在第21届卡塔赫纳国际电影节获大奖。青年女导演M.F.比奥兰特于1983年导演的《神秘》描写了一位电视女演员的私生活。该片在国内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T.戴维森是位老导演,他拍摄的大部分影片是文艺性较强的情节剧,他导演的《玛丽娅》(1971)在拉美引起了轰动。小雷内·卡多纳经常拍摄以墨西哥特有的自然风光及情节紧张来吸引人的影片,如《新鲁宾孙飘流记》(上、下,1968、1971)、《幻想的气球旅行》(1974)、《飓风》(1977)等。1979年,他拍摄了描写美国人民圣殿教九百多人集体自杀事件的影片《圭亚那──本世纪的罪行》(1980),影片上映后,受到各国的注意。J.丰斯导演的《泥瓦匠们》(1976)在第27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R.阿赖萨导演的反映夫妻问题的影片《陷阱》(1978)在国内获最佳影片奖。P.莱杜克导演的《里德,暴动的墨西哥》(1972)是70年代初最重要的独立制片的影片。该片反映了墨西哥革命,在国内获最佳影片奖。

墨西哥电影在70年代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取制,并未达到预想的目的。70年代后期,影片的质量每况愈下,有不少影片描写色情、乱伦等。据统计,墨西哥2000家左右的电影院80%上映外国片。由于外国影片的冲击,墨西哥影片只能在外省和小城市上映。

墨西哥广播、电视和电影总局负责管理电影业,该局受内政部领导。1976年后,墨西哥的电影机构不断变化,电影银行一度关闭。由于经济问题,电影业缺少资金,国营的墨西哥电影公司几乎年年亏损。一些私人制片商为了追求上座率并与外国影片争夺市场,便拍摄色情、凶杀、打斗等所谓刺激性强的影片。

80年代

80年代以来,墨西哥影片产量下降,电影业日趋萧条,电影制片的重点放在与外国合拍片上,如与苏联合拍了根据J.里德的作品改编的《红钟》(1982),与法国、西班牙合拍了《安东尼叶塔》,与美国合拍了《在火山下》等。墨西哥电影工作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一些制片人为了赚钱,为合拍片提供良好的条件,而对国产片却十分苛刻。这些合拍片的编剧、导演、演员大都由外国人担任,因此湮没了本国的电影人才。但由于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特技,合拍片影片拍得场面大,大都上座率高。较有影响的影片是:F.卡萨尔斯导演的《路斯的动机》(1984),在1985年的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获“银壳奖”;P.莱杜克执导的《弗里达》(1985),在“新拉美电影节”获大奖;《货车女郎》(1985)、《非法移民》等,也受到观众的欢迎。80年代以来,墨西哥电影院减少,外国影片垄断了电影市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