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葡萄

更新时间:2024-10-08 16:36

变叶葡萄(Vitis piasezkii Maxim.)是葡萄科葡萄属的木质藤本植物。嫩枝和叶枘被褐色柔毛;复叶的中央小叶菱状椭圆或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宽心形,侧生小叶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偏斜,圆或宽楔形,下面被疏柔毛和蛛丝状绒毛;圆锥花序基部分枝发达,花序梗被稀疏柔毛,花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花瓣呈帽状粘合脱落;果球形;种子倒卵圆形;花期6月;果期7~9月。因其叶子多变,故而得名“变叶葡萄”。

植物学史

因其叶子多变,故而得名“变叶葡萄”。

变叶葡萄叶片分裂与否多变,有单叶、浅裂、深裂至3~5小叶者,叶片下面毛被变化较大,有仅被疏柔毛至覆盖有一定程度的绒毛,特别在四川东部和陕西南部可见有此逐渐变异之现象,曾经发表的小复叶葡萄(V. tiubaensis Niu L X)和麦黄复叶葡萄(V. baihensis Niu L X)即为其中不同个体或居群之变异。

形态特征

变叶葡萄是葡萄科葡萄属的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嫩枝和叶枘被褐色柔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3 5小叶或混生有单叶者,复叶者中央小叶菱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心形,外侧小叶卵椭圆形或卵披针形,长3.5~9厘米,宽3~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不对称,偏斜,近圆形或阔楔形,每侧边缘有5 20个尖锯齿,单叶者叶片卵圆形或卵椭圆形,长5~12厘米,宽4~8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心形,基缺张开成钝角,每侧边缘有21~31个微不整齐锯齿,上面绿色,几无毛,下面被疏柔毛和蛛丝状绒毛,网脉上面不明显,下面微突出;基出脉5,中脉侧脉4~6对;叶柄长2.5~6厘米,被褐色短柔毛;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疏散,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长5~12厘米,花序梗长1~2.5厘米,被稀疏柔毛;花梗长1.5~2.5毫米,无毛;花蕾倒卵椭圆形,高1 2.5毫米,顶端圆形,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外面无毛;花瓣5,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5,花丝丝状,长0.7~1毫米,在雌花内完全退化;花盘发达,5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圆形,花柱短,柱头扩大。

果实球形,直径0.8~1.3厘米;种子倒卵圆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卵圆形,种脊微突出,表面光滑,腹面中棱脊突起,两侧洼穴呈宽沟形,向上达种子上部1/4处。

生长环境

变叶葡萄常生山坡、河边灌丛或林中,海拔1000~2000米处。

分布范围

变叶葡萄分布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浙江、四川等省地。

生长习性

变叶葡萄喜光照充足的生态环境,较耐旱。花期6月,果期7~9月。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或压条繁殖。

主要变种

少毛变叶葡萄(变种)(学名:Vitis piasezkii var. pagnucii):该变种与原变种区别在于小枝和叶片无毛或几无毛。产中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海拔900~2100米。模式标本采自陕西秦岭。

主要价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