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

更新时间:2023-12-12 15:20

《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是201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克罗斯。

丛书概况

过去的几十年,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让中国读者能领略到在人类学理论、研究方法、实证发现和应用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正是这些激动人心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这场具有深刻而持续影响力的变革。

用中国人习惯的说法,这套丛书将有助于全面矫正人类学在中国知识分子和技术专家眼中的形象和面貌。它不仅是对哈佛人类学研究的一次展示,更重要的,是向读者推荐一些在人类学界内外已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思想和新看法,如文化亲熟说、地方性的道德世界、社会的疾痛体验、生命文化过程等等。这套书,还展示了都市人类学、中国乡村研究以及行政机构的田野考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将展示人类学方法在精神医学领域,包括像政治性创伤、医学伦理及医学人文等方面的最新应用和研究。我们希望通过齐心协力,能在中国创造出全新的人类学领域,同时,鼓舞中国的同仁们为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学探索和发现,奉献出激动人心的成果。

小玩意

出版时间: 2010-01-01

《小玩意: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以19世纪末美国现代玩具业的兴起为起点,讲述了美国孩童在过去百年来所玩过的种种玩具。这些各色各样的小玩意,向我们诉说着20世纪美国人丰富的童年生活、多变的育儿观念,以及日益勃兴的现代消费社会史。玩耍是孩子的工作,而玩具就是他们的工具。玩具向年轻一辈传递了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期望,也向父母诉说着年轻人寻求的认可和自由。玩具在唤醒成年人童年记忆的同时,其日益商业化的影响,又使人不无焦虑。

道德的重量

译者: 方筱丽

作者: [美] 阿瑟·克莱曼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一位越战英雄,在离开战场三十年后,家庭圆满、事业有成,却为何自责悔恨、郁郁而终?

一位在非洲从事人道救援的年轻女性,在经历战乱、腐败、贫穷和疾病的威胁后,为何仍能鼓足勇气,继续艰难的奉献工作?

一位在文革时期被好友出卖、受尽磨难的医生,当有机会复仇时,为何会选择将手中的刀剑轻轻放下?

美国知名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医师阿瑟?克莱曼,费时数年对这些“苦难经验”细致观察和体验,并以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并超越地方性价值观所带来的的限制,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人类学家在田野

译者: 龙菲

作者: [澳] 林恩·休谟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作为民族志研究的核心方法,参与观察,要求研究者在观察的同时尽可能地参与他们所意图记录的社会活动。

参与,让研究者能够更切近地体验和理解“局内人”的观点;同时,观察所需要的理性和反思,又要求研究者随时保持“局外人”的身份。因此,好的参与观察者,善于在亲熟和距离、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保持某种有意识的平衡。

本书集结了十六位人类学家的田野体验,从墨西哥都市中的色情场所,到修道院中的揭密与互动;从底特律街头的黑帮毒贩,到州立监狱中的看守与囚犯。通过他们对观察者和参与者、自我与他人、主观与客观的关注与反思,我们发现,往往那些令人不安的田野经验、尴尬的社会空间,正是参与观察方法具有潜在创造力的场所。

邻里东京

译者: 国云丹

作者: [美]西奥多·C·贝斯特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月

本书是研究日本东京一个普通社区微观生活的力作。作者通过人类学见微知著的观察研究,首次对当代日本都市邻里的社会结构和内在动力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察,从而消除了人们对战后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原有成见。

本书作为当代都市人类学的代表之作,于1990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都市与社区研究大奖。

疾痛的故事

译者: 方筱丽

作者: [美] 阿瑟·克勒曼 (Arthur Kleinman)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4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

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

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

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

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兄弟并不平等

译者: 时丽娜

作者: (美)鲁比·沃森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长期以来,中国世系群一直是人类学家的兴趣所在,也是他们的调查对象之一。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很少关注继嗣制度和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书作者鲁比·沃森运用现有的历史资料和实地收集的证据,对位于香港新界的厦村这个有着6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世系群作了社会历史的解读,并通过描述几个14世纪的散居家户如何成为18世纪之后的地区权力主体的过程,阐述了世系群在社区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沃森博士认为,虽然父系世系群的意识形态高唱手足情意和平等之美德的赞歌,但实际上世系群促成了一个地主和商人构成的精英阶层的形成、发展和维系,该阶层的经济地位虽已然衰退,却依然在政治上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尽管世系群成员在祖先的眼里可能是平等的,但他们在涉及土地所有和政治权力的日常生活中根本无平等可言。

图书介绍

译者: 许烨芳

作者: (美)佩特里纳 等著,许烨芳 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1-01

时至今日,个人的健康与安乐,日益与其获取药物的情况息息相关。2003年,全球制药业的销售额达5000亿美元。这个利润丰厚的产业,伴随著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正在将个体的健康与幸福,重写为一种商品。一些迎合生活方式的治疗市场被建立(如抗抑郁剂销量的急剧上升),同时,一些关系到人们基本生存的急需的市场却刻意被忽略(如非洲艾滋病药物市场的发展缓慢)。本书收录文章来源於哈佛大学第三届里弗斯年度研讨会,集结了医药学领域内顶尖的人类学家和药学史家的最新田野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