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2 19:08
复旦大学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以近代“旧海关文献”(即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史料为支撑,以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经济与中国社会的变迁。早在1934年,经济史家郑友揆先生便指出:旧海关出版物,“因其内容精确,所占地域广大,已成为研究我国经济之唯一可靠而系统的资料。”
2016年2月27日,复旦大学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复旦大学史地所吴松弟教授任所长。
复旦大学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之所以成立,一个重要背景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几年前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发现了一批旧海关资料,并与哈佛燕京图书馆、广西师大出版社共同促成了这批资料的整理和出版。
2016年2月27日,由复旦大学中国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海关文献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中国海关学会会长李克农等分别致辞。复旦大学文科处处长陈玉刚主持开幕式及揭牌仪式。
复旦大学中国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国海关学会会长李克农、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为“复旦大学中国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揭牌。
会上还发布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第二批新书。
复旦大学中国海关史和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吴松弟教授指出,学术研究是学者的职责与乐趣,学术文献与成果是天下的公器,中心期待能够成为新的桥梁,从前近代至后明天、从旧文献到新学识、从旧海关到新生活,贯通历史、现在与未来。中心将竭诚欢迎国内外对中国海关文献和中国海关史有研究的专家,以及有兴趣及成果需求的朋友和单位进行合作。
吴松弟团队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整理与研究》的支持下,已经系统地整理出旧海关的内部出版物,并已经出版283大册、正在整理出版60大册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分别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
在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黄洋、复旦大学上海史研究中心主任熊月之、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滨下武志、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任戴一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玉茹、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等对中心成立表示祝贺。来自中国海关学会、复旦大学以及国内外各大研究机构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就旧海关文献简介、旧海关文献研究与应用、海关史研究、海关史研究和海关与近代中国等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1859年中国海关开始建立包括统计和出版在内的海关管理制度。此后赫德努力扩大海关业务,逐步形成了规范、完整、有序的编印发行的制度,留下大量的海关文献。当然,这些资料并非时至今日才受到学界的关注,早在1934年,经济史家郑友揆先生便指出:旧海关出版物,“因其内容精确,所占地域广大,已成为研究我国经济之唯一可靠而系统的资料。”
近年吴松弟教授一直致力于旧海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在此次研讨会上他专门介绍了旧海关出版物的内容和学术价值——吴教授坦言,近些年自己多次在各类演讲场合宣传旧海关文献的学术价值,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和利用这类资料,“谁先利用了这些资料,谁就占得了研究的先机。”
就内容方面而言,旧海关文献资料有医学报告、各地经济调查、水陆交通调查、船舶报告、中国关税和金融研究、海洋事务报告、海关管理报告、国际关系、中国在1905年以前参加历届世界博览会的参会报告、邮政报告、常关报告、语言学著作,以及黄河下游治河工程的相关报告、1905-1938年间有关气象工作的通令,还有反映山河面貌、商品产地、交通路线、城市分布、城市街区等多方面内容的地图和图表。总的来说,涉及内容极其丰富,宛如一部区域百科全书。
举例来说,旧海关文献中的医学报告,有1871年—1910年各地海关的西医医官每半年向总税务司署汇报所在城市和关区传染病的流行和扑灭,以及西医西药的传播等情况。共80期。各地经济调查共30余种书,分为两类。一类是蚕丝、土产鸦片、茶叶、大豆、人参等产品及其产地和产、运、销的过程;一类是对重庆、西江流域、腾越、九龙、岳阳、常德、沙市等地开埠前的商务调查,以及在云南、东北拟开口岸地区的旅行记。除了关注经济和商务,对边疆的人文和自然地理也有所涉及。
另外,旧海关文献资料方便进行学术研究的一大特点是其科学性和连续性。以贸易数据来说,其体量巨大,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统计标准,且统计时间长达80余年,而且可以达到逐年、逐季、逐月,甚至一些资料可以达到逐日的统计。
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林满红教授是较早利用旧海关文献进行经济史研究的学者,在近史所的口述历史丛书中,林教授讲述其研究历程的口述文章标题就是“海关资料开启的四十年研究”。谈及这方面的研究经历,她颇有体会。
首先,海关资料确实好用。在接触海关资料之前,林教授利用档案、官员奏稿等传统典籍进行经济史研究,一大遗憾就是这些资料零散而不成系统,经过刘翠溶教授指点,她开始接触海关资料,长时间序列、科学严谨的统计标准,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研究经济史的理想资料。其次,林教授也感慨,自己第一次来大陆就是到厦大的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去查看海关资料。与今日之技术、条件相比,早年利用海关资料颇费工夫,林教授当年在台湾查阅海关资料看的是微缩胶卷,比起翻看新近出版的海关资料,实在是费力很多。
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学院张学良副院长,主要研究区域经济。近年他的研究团队对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故事进行记录,建立GIS的数据库,解说中国改革空间试验场的故事。张教授说,李伯重教授1996年解释当时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时曾说,这个奇迹的答案在中国内部,甚至认为要认识西方炮舰进入之前的中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张教授非常认同这一看法,并说海关史是研究近代中国的关键问题之一,西方炮舰进入中国之后,被动的开放和的变革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更为关键。虽自称是“海关史研究门外汉”,张教授结合当代中国经济问题,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他对于近代中国以及接触海关资料的心得和思考。
“例如,中国现在的城市等级体系是不是内生于1840年以来近代海关对城市变迁的影响?孙中山在治国方略中说,要建设东方大港,北方大港和南方大港,其实就是今天的上海、天津和广州,这三者依托的就是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也是设立海关最多的区域。1978年之后,中国以主动的开放促改革,这与1840年被动的开放促改革有何异同?再如,1990年代上海开发浦东,长三角用不到十年的时间超过了比它早起步十年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学家张五常说这是一个奇迹,我也这么认为。而从海关数据上看,上海开埠以后,也是用不到十年的时间超过了开放时间更长的广州,这也是一个奇迹,那么两个奇迹哪个奇迹更精彩?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更翔实的史料支撑,经济学研究强调用数据说话,史学界以及经济学界都认为近代海关贸易数据是研究近代经济最值得依赖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数据。”